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東淄博:花燈會又“鬧”起來了

發布時間:2023-01-31 16:18:00來源: 光明網

  本報駐山東(dong) 記者 孫叢(cong) 叢(cong)

  今年73歲的淄博花燈會(hui) 項目國家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張向仁,近來正忙著在山東(dong) 各地裝扮燈展,讓各式花燈添彩春節的夜空。他細數一下,至少有兩(liang) 件事值得高興(xing) ,一是前不久,淄博花燈文旅融合項目入選了“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ang) ”建設典型案例;再就是人們(men) 有了出行意願,淄博花燈會(hui) 又可以“鬧”起來了,當地花燈訂單也在持續上漲。

  “南有自貢恐龍燈,北有哈市冰雪燈,東(dong) 有淄博鬧花燈。”淄博是中國傳(chuan) 統花燈的故鄉(xiang) 之一,久而久之,民眾(zhong) 中形成了辦花燈會(hui) 的習(xi) 俗。除製作寓意吉祥的燈組外,在五光十色的燈影下,民間戲劇、傳(chuan) 統工藝、民俗扮玩集中亮相,是這項節會(hui) 活動的重要看點。“淄博花燈會(hui) 突出一個(ge) ‘鬧’字,以往每年農(nong) 曆正月十四到十六是鬧花燈的日子,現在春節前一些活動就陸續開始了。” 張向仁說。

  驅車穿行淄博老城區張店區,記者見到,許多街道已經掛起彩燈,有些大型商超門前也設置了兔年主題燈組,節慶氛圍撲麵而來。一路往東(dong) ,在去往玉黛湖生態鄉(xiang) 村莊園的路上,坐落著多家燈企的大型廠房,張向仁就是在這裏將他的花燈設計落地的。從(cong) 神話、花鳥、生肖、戲劇故事中選好主題,設計出一個(ge) 個(ge) 靈動的形象後,他要把各個(ge) 圖形畫在地上。“這叫‘放大樣’。”張向仁解釋道,“現在製作的大多是明年的單子,今年春節要用的燈很多提前就做好了。”邊說著,張向仁給記者算了筆賬——各個(ge) 流程下來,完成一個(ge) 人物或卡通形象大約需要10天,一個(ge) 燈組以3個(ge) 形象計,再加上相應配飾,耗時少則幾十天,多達上百天。

  52歲的徐依艾是名花燈裱糊工。見到她時,她正把剪好的綢料貼合在鐵絲(si) 勾出的造型上。“花燈工藝複雜,一個(ge) 人根本忙不過來,單是裱糊一項,也需好幾個(ge) 人分工配合才行。”徐依艾說,她是張店杏園街道北焦宋村人,一同來燈企打工的還有本村10多名姐妹,每人每月收入約5000元。

  從(cong) 燈企出來,不多會(hui) 兒(er) 路程,就是景色秀美的玉黛湖生態鄉(xiang) 村莊園了。園區董事長郝博說,從(cong) 2017年起,這裏連續舉(ju) 辦淄博花燈藝術節(會(hui) ),通過“花燈+”融合發展,不僅(jin) 吸引了多家燈企來周邊落戶,園區內(nei) 還建成淄博花燈會(hui) 博覽園,盤活“吃、住、行、遊、購、娛”旅遊要素,累計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000多萬(wan) 元。

  生肖玉兔、民俗人物、絲(si) 絹宮燈……從(cong) 正門進入,可見園區內(nei) 以往供遊樂(le) 、休閑的場地設施與(yu) 進場安裝的幾十組燈組、千餘(yu) 盞景觀燈相映成景,愈發明媚、生動起來。郝博告訴記者,2023年淄博花燈會(hui) 在春節當天亮燈,還有鑼鼓展演、國潮演藝等多場配套活動,以“沉浸式”展示方式,邀約遊客納福“鬧”春。

  民俗活動“鬧”起來,也正如張向仁所願。與(yu) 看到自己設計的花燈被點亮的滿足感相比,他更期待節慶活動中的滿滿儀(yi) 式感。在他看來,火紅燈影下、載歌載舞中,不僅(jin) 傳(chuan) 遞著民眾(zhong)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創新表達,更寄寓著千家萬(wan) 戶對新一年平安順遂、團圓美滿的熱切期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