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早安,隆回》走紅 袁樹雄想當“大衣哥”

發布時間:2023-02-01 10:3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短視頻獲得數百億(yi) 播放量 央視春晚舞台上再次唱響

  《早安,隆回》走紅袁樹雄想當“大衣哥”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陪伴我一路前行。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早安,我的隆回……”2022年世界杯期間,一首《早安,隆回》配著梅西手捧大力神杯的鏡頭在網絡上走紅,之後獲得數百億(yi) 的播放量。創作者、演唱者袁樹雄為(wei) 此登上了湖南衛視跨年晚會(hui) 的舞台,成功走進了大眾(zhong) 視野。2023年央視春晚,《早安,隆回》再次唱響,袁樹雄也出現在演播室現場。

  袁樹雄在十幾年前就是職業(ye) 歌手,曾在酒吧駐唱,也曾發過專(zhuan) 輯,當年甚至都做好了出名的準備,卻遺憾落空,想不到十幾年後,因為(wei) 一首《早安,隆回》“一夜成名”。 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zhuan) 訪時,袁樹雄講述了創作《早安,隆回》的始末。

  沒想到“老歌”煥發第二春

  《早安,隆回》引發關(guan) 注是在2022年世界杯期間——阿根廷奪冠的視頻被各路博主不約而同配上《早安,隆回》的背景音樂(le) ,梅西的小碎步和《早安,隆回》的節奏完美卡拍,一時間點燃了網友們(men) 的情緒,使得這首歌曲成了夢想、勵誌的化身。一天之內(nei) ,這首歌的全網播放量突破100億(yi) ,飆升各大音樂(le) 網榜單首位。

  半個(ge) 月後,創作者袁樹雄受邀登上了湖南衛視跨年晚會(hui) ,現場演唱了這首《早安,隆回》。這首歌從(cong) 此火遍全國。除夕之夜,也就順理成章地在央視春晚舞台唱響。

  《早安,隆回》創作於(yu) 2020年。袁樹雄自己也沒想到,這首“老歌”還能煥發第二春。袁樹雄回憶,2020年年底,人們(men) 經曆了一年的疫情,希望這個(ge) 寒冬早點過去,黎明早日到來,“彷徨也好,失落也好,就是總盼望這一切早點過去。”作為(wei) 一名專(zhuan) 業(ye) 的音樂(le) 人,還是隆回的形象大使、政協委員,袁樹雄覺得這個(ge) 時候應該用音樂(le) 來記錄、表達一些什麽(me) 。

  “寫(xie) 什麽(me) ?寒風早點過去,黎明早日到來,所以寫(xie) 早安最好。想過寫(xie) 早安中國,最後想一想,還是寫(xie) 早安,隆回吧。因為(wei) 隆回是我的家鄉(xiang) ,一個(ge) 小縣城都見到陽光了,那我們(men) 中國不是更加溫暖了嗎?”

  創作習(xi) 慣先寫(xie) 詞再譜曲

  袁樹雄的創作習(xi) 慣是先寫(xie) 詞,再譜曲。構思醞釀了一個(ge) 星期,在一個(ge) 周末的晚上,半夢半醒中,他的腦海總浮現著星星、黎明、太陽的場景。淩晨三點,袁樹雄醒來,寫(xie) 下了一直回旋於(yu) 腦海中的詞句。歌詞完成之後,旋律也基本形成了,袁樹雄再度入睡。天亮以後,他抱著吉他、看著歌詞,歌曲小樣在幾分鍾之內(nei) 就完成了,後來又幾度修改,《早安,隆回》就出爐了。

  譜曲時,袁樹雄就考慮怎樣的旋律能夠傳(chuan) 唱,哪部分需要合唱,“節奏盡量讓人心情放鬆,感到愉悅;高潮部分一定要合唱,旋律不能跨度太大,否則不適合傳(chuan) 唱;切分音不要太多,盡量比較平。”

  盡管袁樹雄當時堅信這首歌會(hui) 在隆回當地傳(chuan) 唱開來,但確實沒想過有一天它能火遍全國。個(ge) 中原因,他認為(wei) :一是因為(wei) 世界杯這一契機;二是疫情三年防控放開之後,大家對於(yu) 重拾對生命、生活信心的心情越來越迫切,需要一首這樣的歌來提升自己的能量。“這首歌充滿了正能量,是當今社會(hui) 非常需要的。所以這首歌是生逢其時,雖然創作於(yu) 兩(liang) 年前,但還是有生命力的。”

  憑原創歌曲成簽約歌手

  袁樹雄出生於(yu) 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從(cong) 小就愛好唱歌、表演。兒(er) 時的袁樹雄就自認為(wei) 在音樂(le) 上有天賦。他告訴北青報記者,三四歲的時候父母帶他去看演出,回到家,他能把自己看過的和聽過的劇情再演一遍給家人看,“我家裏的藝術氛圍很濃:爸爸媽媽很愛唱歌,哥哥姐姐都會(hui) 拉小提琴和二胡。到了我這裏,我就彈吉他了。”

  小學四年級時,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袁樹雄得知省專(zhuan) 業(ye) 劇團招演員,便萌生了去考試、工作的念頭。沒想到,竟然考上了!當時父母很高興(xing) ,說:我的小兒(er) 子竟然可以領工資了。但家中長姐覺得還是讀書(shu) 重要,最後袁樹雄選擇繼續上學,沒有進劇團。盡管如此,那一次的經曆,讓袁樹雄發現自己很享受在舞台上唱歌、表演的狀態,而那一次的成功,也為(wei) 他日後參加比賽、獲獎打了個(ge) 前站。

  15歲時,袁樹雄第一次參加湖南的省級音樂(le) 比賽,獲得了三等獎——這讓他更增添了在音樂(le) 上的自信,並且確定未來要走音樂(le) 之路。大學他選擇了作曲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做了職業(ye) 歌手,在各地的酒吧、歌廳駐唱。在那期間,他創作了一首歌叫《苦咖啡》,無意間被廣州一家唱片公司的老板聽到,後來就成為(wei) 了那家公司的簽約歌手。

  “藝人想走出來非常難”

  做了職業(ye) 歌手後,袁樹雄才體(ti) 驗到這個(ge) 職業(ye) 的艱辛。2004年簽約唱片公司,到2007年年初才發表唱片——兩(liang) 年多的時間,公司每月隻發2000塊錢的生活費,袁樹雄的生活有些捉襟見肘,因為(wei) 家裏已經是上有老下有小,都等著他寄錢過日子。他想到去酒吧駐唱賺錢,但公司不允許,因為(wei) “怕掉身價(jia) ”。如此一來,那些日子,袁樹雄隻能貸款給家裏寄錢,“那兩(liang) 年生活比較困難,令我終身難忘。”

  所以,袁樹雄想以自己的經曆給年輕人一些忠告:做歌手很難,不要輕易走藝術這條路,除非你特別喜歡。畢竟藝人想走出來非常非常難——需要機遇和其他很多因素,而且很燒錢。

  2007年,袁樹雄終於(yu) 苦盡甘來,首張個(ge) 人原創專(zhuan) 輯《苦咖啡》發行,得到了廣泛好評,單曲《苦咖啡》還獲了不少音樂(le) 獎項。之後兩(liang) 年內(nei) ,他又先後發行了《傷(shang) 情歌》等4張音樂(le) 唱片。

  《苦咖啡》雖然很成功,袁樹雄卻錯過了一次成名的機會(hui) 。當年《苦咖啡》成了中國126家音樂(le) 電台聯盟主辦的中國聯盟音樂(le) 總榜第一名的候選。當時,北京的文化公司說,如果《苦咖啡》奪冠,就邀請袁樹雄去北京參加頒獎晚會(hui) ,會(hui) 力捧他。公司甚至告訴袁樹雄要做好火遍全國的準備。為(wei) 此,袁樹雄還特意去找了簽名大師設計自己的簽名。

  結果,那年快樂(le) 女聲譚維維一首《雪飄的聲音》獲得了第一,《苦咖啡》屈居第二。袁樹雄“火遍全國”的願望落空了。袁樹雄說,當時的心情,很尷尬,“後來也釋然了,知足常樂(le) 、順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你看十幾年之後,我還是迎來了這份肯定,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這一點還是很欣慰的。”

  希望歌曲帶火家鄉(xiang) 旅遊

  就在袁樹雄迷茫彷徨之際,2010年,他收到隆回縣縣委領導的邀請,以特殊人才的身份回到隆回,成為(wei) 縣文化館的音樂(le) 骨幹,開始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袁樹雄重拾音樂(le) 信心:在《早安,隆回》之前,他創作了如《大隆回》等很多歌頌家鄉(xiang) 、推廣隆回的歌曲,並先後獲得了“隆回形象大使”“文藝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稱號。袁樹雄告訴北青報記者,回到家鄉(xiang) 是他人生做出的最重要、最明智的選擇。

  除了政府的盛情邀請,促使袁樹雄回到家鄉(xiang) 的原因,還有孩子。“孩子那個(ge) 時候剛剛小學畢業(ye) ,要讀初中了,我這個(ge) 做爸爸的是時候回來陪伴他了。因為(wei) 孩子小時候成績不好,性格孤僻,內(nei) 向膽小。”

  在袁樹雄的陪伴下,孩子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初中三年成績逐步提升,排名最終進入了前幾名,並且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現在孩子都考上研究生了,所以爸爸的陪伴非常重要。我一直覺得養(yang) 不教父之過。孩子沒教育好,父親(qin) 是第一責任人。一個(ge) 好爸爸勝過100個(ge) 好老師。”

  《早安,隆回》讓袁樹雄“一夜成名”,但在“知天命”的年紀,袁樹雄並沒有太大的驚喜。這些年的經曆,已經讓他可以做到寵辱不驚。“到我們(men) 這個(ge) 年齡,見多了。我十幾年前就發行了好幾張唱片。我寫(xie) 過一首歌叫《生活禪》:名利丟(diu) 兩(liang) 旁,善字擺中央。一個(ge) 人要心地善良,多做善事,不要太追逐名和利。”

  但《早安,隆回》的走紅還是讓袁樹雄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袁樹雄喜歡一個(ge) 人在家,點上檀香,泡點茶,放著音樂(le) ,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現在,有各種活動的邀約,有各種商演的邀請,有各處寫(xie) 歌的邀請,有各路媒體(ti) 的采訪——袁樹雄一下變得忙碌起來,累到“不成樣子”。

  袁樹雄說,未來他還會(hui) 繼續創作正能量、值得傳(chuan) 唱的音樂(le) 作品,等隆回的旅遊業(ye) 火了,他還打算把自己的家做成一個(ge) 網紅基地,就像“大衣哥”那樣,附近的村民可以來,外麵的人也可以來,“我相信這首歌會(hui) 帶動很多後續的產(chan) 業(ye) 。”(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