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迎春節“開門紅”,為何強勢回暖?
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3.08億(yi) 人次,同比增長23.1%,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3758.43億(yi) 元,同比增長30%,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73.1%。
旅遊行業(ye) 何以實現“開門紅”?
“2023年春節假期是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政策實施後首個(ge) 長假,旅遊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大家在這個(ge) 假期旅遊的熱情高漲。”陝西省社會(hui) 科學院文化旅遊研究中心主任張燕表示,期間旅遊管理部門實施了一係列優(you) 惠政策刺激旅遊,釋放了旅遊業(ye) 發展的信心,擴大了居民旅遊的意願。旅遊業(ye) 迎來了全年旅遊經濟“高開穩增,持續回暖”。
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各地紛紛出台相應舉(ju) 措刺激消費,深圳、長沙等超過40個(ge) 城市宣布發放消費券,其中就包含旅遊領域。
春節假期,多地旅遊市場呈現穩步複蘇態勢。樂(le) 山大佛景區連續4天門票售罄;黃山風景區共接待14.18萬(wan) 人,同比2019年增長了12.36%;西安舉(ju) 辦城牆新春燈會(hui) ,今年遊客接待量大幅超過2019年水平。
人民網“強觀察”欄目梳理發現,今年春節假期出遊天數及出遊距離增長趨勢都較為(wei) 顯著。
飛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境內(nei) 長線遊訂單量同比增長超500%;另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今年春節假日期間,遊客平均出遊距離206.9公裏,同比增長57.0%;目的地平均遊憩半徑11.2公裏,同比增長34.4%。
“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成為(wei) 了一個(ge) 市場亮點。”張燕介紹,全國多地聚焦“不夜城”特色,激發夜間消費活力。公開數據顯示,243個(ge) 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客流量5212.2萬(wan) 人次,平均每個(ge) 集聚區每夜3.06萬(wan) 人次。
“未來,不僅(jin) 國內(nei) 旅遊將迎來複蘇,出境遊也將逐漸步入正軌。隨著國際航班逐漸複航,出行便利度愈發提高,預計隨後的中小長假能看到明顯的市場爆發。”張燕表示,在春節假期期間,出境遊已成為(wei) 一種廣泛選擇。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出入境人員超過287萬(wan) 人次,日均41萬(wan) 人次,較去年春節同期增長120.5%。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泰國、印度尼西亞(ya) 、菲律賓等成為(wei) 出境遊熱門選擇。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wei) ,預計今年下半年應該會(hui) 圍繞節假日有數波高峰,國慶長假可能是2023年消費旅遊市場的高點。
旅遊業(ye) 此番複蘇,將迎來怎樣的新發展?
張燕分析,隨著散客化時代的到來,團隊旅遊、旅遊景區、星級酒店等傳(chuan) 統旅遊業(ye) 思維範式和管理模式遠不能滿足遊客需求,今後都將以大眾(zhong) 旅遊的平民化為(wei) 導向,建設旅遊目的地,完善現代化旅遊接待、治理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