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青年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我們(men) 這邊大部分村兩(liang) 委幹部的工資比較低,加上鄉(xiang) 村交通、教育、醫療條件相對落後,普遍存在年輕人畢業(ye) 後不留鄉(xiang) 、留鄉(xiang) 後待不久的現象。”廣西南寧市興(xing) 寧區昆侖(lun) 鎮團委書(shu) 記韋昌政說出了目前鄉(xiang) 村青年人才引進難、留住難的困境。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在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的背景下,民族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缺乏什麽(me) 樣的青年人才?影響鄉(xiang) 村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意願的因素有哪些?青年對於(yu) 農(nong) 村人才引育政策又有什麽(me) 期待?前不久,團廣西區委聯合廣西社科院針對上述問題展開調查,試圖找出答案。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急需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青年人才
在日前舉(ju) 辦的2023年廣西“共青團與(yu)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麵對麵”活動中,廣西社會(hui) 科學院社會(hui) 學研究所所長姚華發布了團廣西區委和廣西社科院聯合開展的“民族地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人才現狀與(yu) 需求調查”。該項調查於(yu) 2022年11月麵向廣西18-35周歲青年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高校、鄉(xiang) 鎮人民政府、村兩(liang) 委工作人員開展,回收有效問卷4293份。
調查結果顯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人才需求呈多元化,對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青年人才的需求最為(wei) 旺盛。在被問及“您認為(wei) 本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缺乏哪種青年人才”時,44.65%的受訪者認為(wei) 是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青年人才,其次為(wei) 鄉(xiang) 村規劃建設青年人才(18.89%)、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科技青年人才(18.31%)、鄉(xiang) 村治理青年人才(11.81%)和鄉(xiang) 村公共服務青年人才(6.34%)。
在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休閑農(nong) 業(ye) 示範園裏的農(nong) 莊內(nei) ,擺放著精美的字畫、木雕和金屬藝術品。農(nong) 莊的主人黃華龍學過藝術,於(yu) 2016年大學畢業(ye) 後返鄉(xiang) 創業(ye) ,在莊園內(nei) 打造了蔬果采摘、休閑垂釣、戶外卡丁車等休閑旅遊項目。他表示,近年來,廣西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較快,特別是在南寧等城市周邊呈現出較旺盛的發展勢頭,催生大量相關(guan) 人才需求。
“在我的家鄉(xiang) ,由於(yu) 鄉(xiang) 村條件比較艱苦,有一定知識和經濟基礎並自願返鄉(xiang) 創業(ye) 的青年很少,反而那些在外麵難以發展而被動返鄉(xiang) 的比較多。但後者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和情懷,建設家鄉(xiang) 的過程不那麽(me) 順暢。”黃華龍說,目前他打算在農(nong) 莊的基礎業(ye) 務上再承接民宿項目,但團隊裏能長期堅持在農(nong) 村的年輕人隻有6人左右。“團隊現在很需要一些管理類、運營類的青年人才,但真正願意紮根基層的比較少”。
姚華表示,此次調查發現,農(nong) 業(ye) 創業(ye) 創新帶頭人是最急需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青年人才類型,占82.27%,農(nong) 村電商人才(56.88%)、合作社帶頭人(56.42%)也占比較高,鄉(xiang) 村手工業(ye) 者和傳(chuan) 統藝人等鄉(xiang) 村工匠、家庭農(nong) 場經營者、農(nong) 業(ye) 經理人、返鄉(xiang) 農(nong) 民工也占有一定比例。這表明,從(cong) 青年人才素質結構上看,鄉(xiang) 村目前仍普遍缺乏致富能手、電商經營和創業(ye) 創新的人才。
姚華建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鄉(xiang) 村振興(xing) 部門等要著重麵向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人才,提供適合他們(men) 創業(ye) 發展需要的項目,鼓勵青年通過家庭農(nong) 場、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形式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和自主創業(ye) ,讓青年人才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同頻共振。同時可以持續實施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培育工程,對高素質農(nong) 民、家庭農(nong) 場經營者、農(nong) 村創業(ye) 創新帶頭人等“新農(nong) 人”開展精準實用技術培訓,提升青年創業(ye) 能力。
農(nong) 村公共服務人才缺乏問題應被重視
根據此次調查結果,僅(jin) 有6.34%的受訪者認為(wei) 本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缺乏公共服務青年人才。但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社會(hui) 建設委員會(hui) 副主任委員張虹看來,農(nong) 村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人才缺乏的聲音也需要被聽見,因為(wei) 鄉(xiang) 村公共服務的發展與(yu) 廣大村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關(guan) 。她舉(ju) 例說,在之前的疫情衝(chong) 擊中,農(nong) 村地區的老人是弱勢群體(ti) 。青年人才的加入,能有效增強村衛生室對村民進行居家健康監測、對症用藥治療的能力。
除了農(nong) 村醫療問題,如何更好實施鄉(xiang) 村教師支持計劃也是與(yu) 會(hui) 者關(guan) 注的議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dang) 委教育工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胡壽鵬認為(wei) ,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應教育先行。而當前鄉(xiang) 村教師群體(ti) 中,較多麵臨(lin) 薪資待遇低、老齡化突出、職業(ye) 素養(yang) 較低、知識陳舊等瓶頸問題。
胡壽鵬介紹,為(wei) 穩定廣西農(nong) 村教師隊伍,推進廣西農(nong) 村教育均衡發展,廣西從(cong) 2011年開始承擔了國家教育體(ti) 製改革試點項目“農(nong) 村中小學教職工保障性住房和周轉房試點”工作,努力讓鄉(xiang) 村教師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家。同時,完善城鄉(xiang) 教師的對口支援製度,促進城鄉(xiang) 教師交流崗位,切實解決(jue) 農(nong) 村地區老師“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問題。
姚華建議,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wei) 抓手,加強鄉(xiang) 村公共服務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比如加快鄉(xiang) 村衛生室的建設,進一步完善麵向鄉(xiang) 村醫生的專(zhuan) 項計劃和政策,引進更多優(you) 秀的醫學畢業(ye) 生服務鄉(xiang) 村;采取應屆畢業(ye) 生招聘、特崗招聘、定向招聘等方式,吸引一批青年人才到鄉(xiang) 村任教,在職稱評定、績效分配、生活保障等方麵向青年鄉(xiang) 村教師適當傾(qing) 斜,解決(jue) 青年教師的後顧之憂。
解決(jue) 發展機會(hui) 與(yu) 空間問題,增強政策吸引力
“由於(yu) 資源缺乏和配套設施落後,目前鄉(xiang) 村青年創業(ye) 就業(ye) 的機會(hui) 和平台很少。”廣西桂潔農(nong) 業(ye) 開發有限公司員工李妹說。2012年返鄉(xiang) 後,李妹見證了這家農(nong) 業(ye) 企業(ye) 的發展壯大,她也從(cong) 一個(ge) 辦公室文員成長為(wei) 財務部經理。但隨著公司的發展,李妹發現鄉(xiang) 鎮企業(ye) 很難擁有優(you) 秀的一線員工,“因為(wei) 鄉(xiang) 村資源缺乏和配套服務薄弱,很多年輕人隻會(hui) 短期參與(yu) 農(nong) 村工作,無法紮根農(nong) 村”。
此次調查顯示,在青年不願意到鄉(xiang) 村工作或創業(ye) 的原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鄉(xiang) 村沒有創業(ye) 環境、機會(hui) 少”(76.15%)、“鄉(xiang) 村生活節奏慢、薪資待遇低”(65.06%)、“大城市工作、創業(ye) 機會(hui) 多”(63.01%)。受訪者中,53.2%的人月收入為(wei) 2001-4000元,2000元及以下的受訪者占31.49%,兩(liang) 者占比超過了八成。
“對於(yu) 青年來講,對未來的展望是非常重要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法製委員會(hui) 委員、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慧說,每年該校法學院學生報名“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都很踴躍,如果他們(men) 的待遇可以不斷提升,擁有對未來的希望,在基層工作會(hui) 更有成就感。她認為(wei) ,青年人才的生存與(yu) 發展雙重需求較為(wei) 突出,要吸引青年人才到鄉(xiang) 村就業(ye) 創業(ye) ,應提供充分的發展機會(hui) 和空間。
調查組在開展調研時注意到,針對上述問題,近年來不少地區積極探索村幹職業(ye) 化試點工作,提高基層農(nong) 村黨(dang) 組織的保障水平。如桂林市按照不低於(yu) 當地上年度農(nong) 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的標準,為(wei) 該市村黨(dang) 支書(shu) 落實報酬;百色市在2020年拿出8個(ge) 鄉(xiang) 鎮行政編製和78個(ge) 事業(ye) 編製,定向招錄村兩(liang) 委幹部。這些措施,既提高了農(nong) 村幹部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也為(wei) 青年幹部的成長提供了機會(hui) 。
“此次調查發現,很多受訪者認為(wei) 政策吸引力不足,是目前實施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青年人才開發行動最需要改進的地方。”姚華建議,創新青年人才引進機製,結合本地區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工作需求,完善人才引進工作方案,提高政策對農(nong) 村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讓更多複合型的專(zhuan) 業(ye) 人才積極投身“三農(nong) ”發展事業(ye) ;建立健全鄉(xiang) 村青年人才培育機製,創新鄉(xiang) 村青年人才評定激勵機製,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青年人才服務期滿紮根基層的政策,鼓勵更多青年人才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領域開拓創新,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實習(xi) 生 石鮮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