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開新局丨上調·增持·看好——三個關鍵詞解讀外資金融機構緣何看好中國經濟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題:上調·增持·看好——三個(ge) 關(guan) 鍵詞解讀外資金融機構緣何看好中國經濟
新華社記者
持續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大量增持中國境內(nei) 股票債(zhai) 券、看好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在諸多外資金融機構眼中,當前世界經濟麵臨(lin) 複雜挑戰,中國經濟是為(wei) 數不多提振全球預期的積極因素,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推動力”。
關(guan) 鍵詞一:“上調”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nei) 容,大幅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至5.2%。
不隻是IMF,大型國際金融機構也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摩根士丹利從(cong) 5%上調至5.7%,高盛集團從(cong) 4.5%上調至5.5%,野村證券從(cong) 4.8%上調至5.3%。摩根大通、瑞銀集團、德意誌銀行等同樣都上調了對中國經濟的預期。
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是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信心最直白的表現。
相比之下,國際金融市場各方對2023年的全球經濟前景展望卻沒有如此樂(le) 觀:IMF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為(wei) 2.9%;聯合國日前發布的《2023年世界經濟形勢與(yu) 展望》預測為(wei) 1.9%。世界銀行更是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至1.7%。
“今年中國經濟複蘇可能是對全球經濟衰退風險的主要對衝(chong) 。”花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餘(yu) 向榮說。
其實,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三年間,中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2020年,中國成為(wei) 全球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2021年,中國經濟規模突破110萬(wan) 億(yi) 元,占當年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8.5%,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1%;2022年,中國經濟克服重重困難實現同比增長3%,快於(yu) 多數主要經濟體(ti) 。
現在,中國經濟再次被寄予厚望。“中國是全球唯一有望在明年(2023年)實現企業(ye) 利潤和GDP體(ti) 麵增長的主要經濟體(ti) 。這對全球經濟來說是個(ge) 好消息。就在美歐經濟放緩之際,它提高了世界經濟避免衰退的可能性。”國際知名財經刊物《巴倫(lun) 周刊》於(yu) 去年12月在其網站上如此寫(xie) 道。
關(guan) 鍵詞二:“增持”
今年1月,北向資金在滬深交易所累計淨買(mai) 入1412.9億(yi) 元人民幣,淨買(mai) 入量超過了2022年全年規模。同期,明晟(MSCI)中國指數上漲近12%,連續三個(ge) 月累計漲幅超過40%。
增持中國有價(jia) 證券,成為(wei) 當下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經濟前景展望最直接的表達。
在過去三年間,外資金融機構始終高度關(guan) 注中國市場。2020年,外資總體(ti) 淨增持國內(nei) 股票和債(zhai) 券超過2000億(yi) 美元;2021年末,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nei) 上市股票和債(zhai) 券的總市值累計達12984億(yi) 美元,較2020年末增長23%。
盡管在2022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蕩,導致資金大規模從(cong) 歐洲、亞(ya) 洲、南美等地流出,但如今,外資金融機構普遍認為(wei) ,那些對他們(men) 造成巨大壓力的因素正在不斷減少,這進一步刺激他們(men) 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投資。
美國銀行將中國股市轉入“戰術性增持”;摩根士丹利看好中國股市,“建議利用目前的機會(hui) 逢低買(mai) 入”;高盛股票策略團隊已於(yu) 近兩(liang) 月連續上調2023年MSCI中國指數盈利增長的預期,由8%最終上調至17%……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22年12月,境外投資者淨增持境內(nei) 債(zhai) 券和股票分別為(wei) 73億(yi) 美元和84億(yi) 美元。2023年1月上半月,外資淨買(mai) 入境內(nei) 股票債(zhai) 券合計約126億(yi) 美元。
關(guan) 鍵詞三:“看好”
外資金融機構看好中國經濟,不隻是因為(wei) 中國經濟的恢複性增長,更是因為(wei) 中國經濟展現出的韌性與(yu) 實力,以及未來蘊含的潛力。
看好中國經濟在於(yu)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中國正在從(cong) 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品質。”高盛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溫澤恩去年12月表示,“高盛始終是中國市場的重倉(cang) 投資者,未來也會(hui) 繼續重倉(cang) 投資中國,我們(men) 非常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
看好中國經濟還在於(yu) 中國持續擴大金融開放。“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在更高水平基礎上持續推動金融開放,這為(wei) 外資金融機構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渣打銀行(中國)總裁、行長兼副董事長張曉蕾介紹,特別是過去三年,渣打中國依托中國的發展和開放機遇,業(ye) 績實現持續穩健增長,並在多個(ge) 業(ye) 務板塊取得突破性增長。
看好中國經濟還在於(yu) 中國經濟未來的美好藍圖。德意誌銀行大中華區宏觀策略主管劉立男提到,中共二十大報告裏提出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未來十年間,中國將繼續遵循以創新驅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數字化轉型也仍將是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劉立男說。(記者劉開雄、李延霞、吳雨、有之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