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我待!各地“一號文件”奏響春天奮進曲
中新網2月3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新春開年,“全力拚經濟”成為(wei) 各地共識,開局起勢的衝(chong) 鋒號已然吹響。
新一年工作如何做?各地的新春“一號文件”可謂是對全年重點工作提綱挈領的部署。近來,諸多省份已印發“一號文件”,對新一年的經濟工作明確發力點、叩響發令槍。
力促消費
消費是穩定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春節假期,供需兩(liang) 旺的消費市場喜迎“開門紅”,為(wei) 消費信心的穩步回升與(yu) 經濟活力的持續迸發開了好頭。
趁熱打鐵,消費在多個(ge) 省份的“一號文件”中被列為(wei) 全年重點任務。
2022年GDP邁上12萬(wan) 億(yi) 新台階的江蘇省,在《關(guan) 於(yu) 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的若幹政策措施》中提出涉12個(ge) 方麵共42條政策措施,旨在提振發展信心,推動經濟運行率先好轉。
著力恢複和提振消費,對於(yu) 江蘇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意義(yi) 重大。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介紹,江蘇將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協同發力,供給端重點是加快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ti) 係,促進供需良性互動;需求端重點是提升消費促進活動的帶動效應,持續釋放消費潛力。
基於(yu) 此,江蘇明確著力恢複和提振消費,除了大力促進文旅企業(ye) 恢複發展、創新發展,還重點提出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綠色智能家電下鄉(xiang) 等促消費活動,以及延續實施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
同樣給新能源汽車市場吃下“定心丸”的還有上海。《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共推出十項行動32條政策措施。其中提出,對個(ge) 人消費者今年6月底前置換購買(mai) 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萬(wan) 元財政補貼,對消費者購買(mai) 綠色智能家電給予支付額10%、最高1000元一次性補貼。
同時,上海還將通過購物節、文化節、藝術季、會(hui) 展行業(ye) 等消費場景多管齊下,全麵恢複和提振消費。
東(dong) 北經濟第一省遼寧同樣重視對消費場景的打造,在《遼寧省進一步穩經濟若幹政策舉(ju) 措》中,提出著力打造消費新場景、加大對縣域商業(ye) 和重點商貿流通市場主體(ti) 支持力度等多項措施,多元化的消費補貼、豐(feng) 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也已提上日程。
力擴投資
“從(cong) 近年穩增長工作實踐看,擴大有效投資始終在其中發揮著關(guan) 鍵作用。”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2023年上海將繼續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wei) 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的重要舉(ju) 措,作為(wei) 優(you) 化供給結構的重要手段。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麵,上海將開展全球招商引資活動,舉(ju) 辦“潮湧浦江”係列投資推介活動、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hui) 和上海城市推介大會(hui) ,組織專(zhuan) 業(ye) 化招商團隊赴海外精準開展專(zhuan) 題招商推介活動。
遼寧提出加大引進外資支持力度。對新設5000萬(wan) 美元以上、增資3000萬(wan) 美元以上的優(you) 質外商投資項目,按實際到位外資額不高於(yu) 2%的比例給予獎勵,最高獎勵金額1000萬(wan) 元人民幣。
江蘇的“一號文件”則指出,要加大對省級及以上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可由地方政府根據職責權限作出承諾,製定並試行用地承諾製,在地方政府承諾兌(dui) 現排汙總量指標來源、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的前提下,可實施項目環評承諾製審批。
力穩樓市
“房地產(chan) 仍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chan) 業(ye) 。”歲末年初,這一論斷多次在重要場合被提及,引起市場極大振奮。各地也把提振住房消費納入到新一年經濟發展框架之中。
江蘇從(cong) 個(ge) 稅、公積金、動遷安置、價(jia) 格備案等角度落實了購房需求提振的支持,將2022年的房地產(chan) 政策持續向下滲透落地。“調整優(you) 化限製性政策和土地出讓政策”等表述也讓人期待接下來的更多政策的推出。
遼寧則鼓勵二手房交易和新建商品房銷售享受同等補貼支持政策,且提出了二手房“帶押過戶”等具體(ti) 措施。
上海除了明確支持合理住房消費、滿足房企融資需求外,還提出了啟動10個(ge) 城中村改造項目。
“從(cong) 2022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對於(yu) 房地產(chan) 的基調有所調整,穩增長、促內(nei) 需的權重上升了,可以說政策扶持的力度超出預期。”廣東(dong) 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wei) ,基於(yu) 此,各地借著政策紅利的東(dong) 風,既可促進房地產(chan) 平穩健康發展,也有利於(yu) 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力保民生
北京和河北則將“一號文件”聚焦到民生。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2023年辦好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分工方案》,涉及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共33項,包括優(you) 化基本公共服務、改善群眾(zhong) 居住條件等八個(ge) 方麵。
其中提出的今年將新增中小學學位2萬(wan) 個(ge) 、優(you) 化90條信號燈綠波帶、建設100公裏森林步道等內(nei) 容引發關(guan) 注。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河北省2023年民生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在全省繼續實施民生工程,包括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816個(ge) ,建設改造農(nong) 村公路7000公裏,其中“對接路”330公裏等。
梳理發現,不少地方的“一號文件”也深刻體(ti) 現了當地的“重要特色”。
例如,作為(wei) 畜牧大省,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2023年1號文件——《支持生豬、家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指出生豬和家禽產(chan) 業(ye) 是吉林省畜牧業(ye) 的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豬肉和禽蛋是居民“菜籃子”的重要消費品。文件就鼓勵和支持生豬、家禽產(chan) 業(ye) 提出多項具體(ti) 措施。
能源大省山西則發布《山西省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做好2023年安全生產(chan) 工作的通知》,這也是自2009年起,山西省政府連續15年以“一號文件”安排部署安全生產(chan) 工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