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焦點訪談丨合力打通“出山路”

發布時間:2023-02-06 17:3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xiang) 曾經是深度貧困地區,被認為(wei) 是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這裏地處大石山區,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山高窪深,石多地少,不僅(jin) 缺土,還缺水。當地有句民諺:一水三用貴如油,洗菜洗腳又喂牛。這樣的自然條件很難發展生產(chan) 。現在的七百弄鄉(xiang) 不僅(jin) 脫了貧,而且還打造出了七百弄雞的品牌,產(chan) 業(ye) 規模越做越大,這離不開東(dong) 部發達地區的幫扶。

  在深圳,在整個(ge) 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些高端超市,七百弄雞是生鮮櫃台的主打,因為(wei) 在深山裏養(yang) 殖,七百弄雞富硒高鈣低鈉,肉鮮味美,頗受消費者青睞。

  然而,七百弄雞並不是本地所產(chan) ,它來自千裏以外的大山深處。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xiang) ,這裏的雞一直是當地的特產(chan) ,七百弄雞也因此得名。

  作為(wei) 廣西曾經的極度貧困縣之一,大化縣在過去一直把七百弄雞作為(wei) 當地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推動脫貧攻堅的一個(ge) 重要抓手。2016年以來,當地出台了多項政策,獎勵、補貼養(yang) 雞的村民,並以各種方式扶持相關(guan) 企業(ye) 。2020年,大化縣在各方努力下實現了脫貧摘帽,而七百弄雞的養(yang) 殖規模也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慢慢地逐年擴大。

  藍誌平是帶動七百弄雞規模化養(yang) 殖的領跑人。為(wei) 了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當地決(jue) 定做大做強養(yang) 雞產(chan) 業(ye) ,帶著大夥(huo) 一起致富。而藍誌平也一直琢磨著要把七百弄雞的養(yang) 殖規模進一步擴大。然而,缺水讓這一切難以實現。

  大化是喀斯特地貌,雨水順石縫直接滲透到地下,地表難以存水。

  2020年,當地政府和廣東(dong) 支援廣西的粵桂幫扶工作隊扶持村民修建了集中供水點和水櫃,通過在多雨季節存儲(chu) 雨水,讓飲水問題得到基本解決(jue) 。但是,在七百弄雞有了一定的養(yang) 殖規模以後,缺水問題再次凸現。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七百弄鄉(xiang) 弄雄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藍誌平:養(yang) 雞一天要用七八噸水,一噸也就是一車,7噸500塊。

  一天僅(jin) 用水成本就500多元,這極大地阻礙了當地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的進一步發展。

  幾年前,受廣東(dong) 省委組織部選派,藍亦輝從(cong) 深圳來到廣西河池市大化縣,參與(yu) 脫貧攻堅、全麵推進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工作。

  經過調研論證並與(yu) 大化政府會(hui) 商,粵桂協作工作隊決(jue) 定建一座水庫。

  2021年11月,水庫完工驗收。

  同時,粵桂協作資金又投入1500多萬(wan) 把紅水河水通過幾級加壓,輸送到海拔800~1000米的高山地區,15900多名村民和藍誌平的雞場用上了幹淨的紅水河水。

  七百弄雞的養(yang) 殖規模逐漸擴大,成為(wei) 當地的主導產(chan) 業(ye) 。但是,要想把七百弄雞的產(chan) 業(ye) 做強做大,僅(jin) 靠規模還是不夠,受地域和推廣渠道製約,七百弄雞以活禽銷售為(wei) 主,市場占有率低。作為(wei) 當地主導產(chan) 業(ye) ,該如何發展、提升?如何通過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帶動村民的收入持續增加?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掛職副縣長 藍亦輝:對於(yu) 我們(men) 廣東(dong) 幫扶,更多是怎樣讓雞產(chan) 業(ye) 能夠走向市場,而不是說完全靠政府的幫扶,以市場化導向來引導七百弄雞的產(chan) 業(ye) ,能夠走得更遠,把好的產(chan) 品賣出好的價(jia) 錢,讓老百姓有更多的收益。

  江魚團隊的雞場養(yang) 著幾萬(wan) 隻雞,幾年前,她響應大化縣政府和粵桂協作聯合招商,開始運營七百弄雞電商銷售。但是,他們(men) 發現村民散養(yang) 的七百弄雞沒有標準,有些消費者的體(ti) 驗並不好。

  七百弄雞養(yang) 殖過程分散、小農(nong) 經營,產(chan) 品標準化、品牌化非常困難,沒有好的標準,很難打造出與(yu) 當地生態養(yang) 殖環境、七百弄雞優(you) 質品種相匹配的高端雞品牌,產(chan) 品賣不出好價(jia) 格,銷售量也不理想,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難以為(wei) 繼。而這個(ge) 局麵僅(jin) 靠當地養(yang) 殖戶和養(yang) 殖企業(ye) 的單打獨鬥很難改變。為(wei) 此,江魚的公司向粵桂協作工作隊發出求助。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掛職副縣長 藍亦輝:怎麽(me) 來扶持企業(ye) 呢?主要還是加強品牌的塑造。

  如何打出品牌?經過考察,粵桂協作工作隊決(jue) 定把七百弄雞納入“圳品”體(ti) 係。“圳品”是深圳高質量城市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經過對供深圳農(nong) 產(chan) 品安全認證,達到標準才能獲得“圳品”認證。而隻有獲得了“圳品”認證,產(chan) 品才有進入深圳廣闊市場的資格。

  想要加入“圳品”絕非易事,“圳品”對照國際標準,對產(chan) 品從(cong) 農(nong) 田到餐桌都有一個(ge) 高標準體(ti) 係,實施審核、認證以及退出全鏈條監管模式,對企業(ye) 要求非常嚴(yan) 格。

  廣西匯君農(nong) 牧公司董事長 江魚:我以前隻是養(yang) 雞,現在你要把你的這個(ge) 飼料入庫的時候是什麽(me) 型號,投放的時間、次數都要列好。

  這隻是對企業(ye) 運行的管控,“圳品”有複雜地對產(chan) 品品質進行控製的標準體(ti) 係,對產(chan) 品生產(chan) 各個(ge) 環節都有要求。

  廣西匯君農(nong) 牧公司董事長 江魚:雞喝的水必須經過淨化,所以我們(men) 連雞喝的水都是要送過去檢驗化驗,不合格的話是要整改的。

  江魚說,當時自己這個(ge) “草根”公司的內(nei) 部操作手冊(ce) 還都不完善,麵對細致嚴(yan) 格的高標準,團隊產(chan) 生了不同聲音。

  廣西匯君農(nong) 牧公司董事長 江魚:他就會(hui) 覺得,這不是折騰我們(men) 嗎?我們(men) 一輩子養(yang) 雞,也沒有見過給雞喝的水還要淨化的。

  公司多次開會(hui) 動員員工說,深圳的高標準和經驗是對大家的支持。特別是,指導製定標準的深圳標準促進會(hui) 的工作人員也在傾(qing) 力相助,帶動大家共同配合。

  2020年5月,經專(zhuan) 家組評定,七百弄雞及雞蛋符合“圳品”標準,成為(wei) 廣西第一個(ge) “圳品”產(chan) 品,同年獲供深“菜籃子”基地認證。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掛職副縣長 藍亦輝:這是它最大的品牌價(jia) 值,首先通過標準化,然後實現了品牌化,最後推動養(yang) 殖規模化。

  拿到“圳品”認證,隻是獲得了進入深圳市場的資格,粵桂協作工作隊帶著江魚團隊到深圳推介,要把七百弄雞打入高端商超。而高端商超對生鮮產(chan) 品的品質有更高要求,比如冷鏈運輸等等,江魚一個(ge) 企業(ye) 難以實現,大化縣政府對此快速回應。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農(nong) 業(ye) 局副局長 劉興(xing) 瑛:進入人家的市場,你要按照人家的市場標準化來做。我們(men) 就用粵桂幫扶資金,將近80萬(wan) 元,對冷鏈中心雞的生產(chan) 線進行了改造升級,改造以後我們(men) 有幾家企業(ye) 來使用。

  經過“圳品”認證,七百弄雞開始走向廣東(dong) 和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當年,江魚公司的銷售擴大了四五倍,“圳品”認證也帶動了大化縣七百弄雞產(chan) 業(ye) 的發展。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農(nong) 業(ye) 局副局長 劉興(xing) 瑛:通過“圳品”的要求,我們(men) 養(yang) 的雞更嚴(yan) 格了,更按標準化,我們(men) 的雞蛋也出來,我們(men) 的能人、大戶、合作社跟脫貧戶就按照規範來養(yang) 殖。

  村民韋承貴,不僅(jin) 自己照著公司模式養(yang) 殖七百弄雞,還帶動了附近39戶脫貧戶跟著他一起做標準化養(yang) 殖。標準化養(yang) 殖就這樣在大化山裏傳(chuan) 播。七百弄雞的產(chan) 業(ye) 鏈就這樣一步步完善,規模也越來越大。

  當年大化縣七百弄雞養(yang) 殖規模達到近400萬(wan) 羽,擴大了近一倍。七百弄雞的品牌效應很快就顯現出來,但是,粵桂協作工作隊並沒有滿足於(yu) 品牌的提升,隻有在養(yang) 殖的基礎上拓展產(chan) 業(ye) 鏈條,才能給當地百姓帶來最大化的長期收益,夯實脫貧攻堅的成果。

  廣西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掛職副縣長 藍亦輝:我們(men) 覺得,加工端還是要提高七百弄雞的產(chan) 品附加值,要推出更多適合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的、多樣化的加工產(chan) 品。

  為(wei) 此,粵桂協作工作隊協助當地利用廣東(dong) 幫扶資金建設了食品加工廠房。大化縣陸續推出七百弄鹽焗雞、七百弄雞絲(si) 月餅等深加工產(chan) 品,深圳人的菜籃子豐(feng) 富了,七百弄雞的產(chan) 業(ye) 鏈條進一步延伸。

  2021年以來,七百弄雞累計實現營業(ye) 額達1300萬(wan) 元,帶動9個(ge) 鄉(xiang) 33個(ge) 村731戶脫貧戶1210人增收。七百弄雞產(chan) 業(ye) 很快形成大化縣的示範性模式。這就是政府協助打造標準,以市場機製為(wei) 引領,打造、延伸產(chan) 業(ye) 鏈。

  目前,廣西已有94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圳品”認證,121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基地被認定為(wei) 供深農(nong) 產(chan) 品示範基地。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底線任務。而發展產(chan) 業(ye) 則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guan) 鍵。脫貧隻是第一步,有合適的產(chan) 業(ye) 模式,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才有紮實的根基;而東(dong) 部發達地區的幫扶,則會(hui) 助推當地產(chan) 業(ye) 可持續發展,形成優(you) 勢互補、多方共贏的局麵。包括大化縣在內(nei) ,我國現在一共有160個(ge) 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目前,國家正采取各種措施,強化對這些地方的支持力度。像七百弄一樣,把品牌做響,把產(chan) 業(ye) 做旺,讓民眾(zhong) 生活越過越好。

  製片人丨劉雪鬆 黃潔

  編輯丨李景梅 傅琦恩

  攝像丨李陽陽 王守城

  策劃丨崔辛雨

  責編丨溫娜 馬汝濤

  剪輯丨周維 鄭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