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開足馬力穩經濟 超百項“政策清單”密集發布
今年以來,多地開足馬力穩經濟,超百項“政策清單”密集發布,政策利好接踵而來。記者觀察到,山東(dong) 、內(nei) 蒙古等在近期紛紛出台相關(guan) “政策清單”,不少惠企利民的政策在發布之日立即生效。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不少地區已經確定了2023年5%左右的經濟發展目標,並積極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等重要精神,出台各類支持政策、迅速推動重大項目開工。
多地“政策清單”出爐
重點聚焦減稅、消費、投資
2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八次全體(ti) 會(hui) 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時要求繼續鞏固和拓展經濟運行回升態勢。在2022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也強調,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記者梳理發現,從(cong) 各地已發布的“政策清單”看,涉及減稅降費、提振消費、擴大投資等方麵的內(nei) 容較為(wei) 密集。例如,2月5日,山東(dong) 省印發《關(guan) 於(yu) 促進經濟加快恢複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二批)》(以下稱《政策清單》),提出37項新政策聚焦聚力促進經濟加快恢複發展。其中加大援企惠企力度有8條,主要通過落實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以全力保障企業(ye) 複工達產(chan) 實施;加快恢複和提振消費有5條,主要以擴大文旅消費等入手;擴大有效投資有10條,主要包括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等。這三方麵的舉(ju) 措約占整體(ti) 政策清單的六成。
葉銀丹認為(wei) ,從(cong) 減稅降費相關(guan) 政策看,雖然各領域經濟呈現恢複勢頭,但當前經濟恢複基礎尚不牢固,市場主體(ti) 信心恢複、經營狀況修複等仍需要過程。各地繼續實施各類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包括保持一定的減稅降費力度,利用財政專(zhuan) 項資金、財政補貼直接支持相關(guan) 市場主體(ti) ,利用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財政貼息幫助企業(ye) 融資和持續降低企業(ye) 融資成本等,有利於(yu) 提振企業(ye) 信心和激發市場活力。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短期內(nei) 各地財政部門有可能進一步加大消費補貼發放力度。同時,針對汽車、住房等大宗消費,各地各部門也將出台階段性的定向支持政策。2023年伴隨消費修複,預計各地金融機構將圍繞教育、文化、體(ti) 育、娛樂(le) 等重點領域,開發更多適銷對路的金融產(chan) 品,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消費信貸有望在促消費方麵發揮一定撬動作用。
葉銀丹進一步表示,從(cong) 擴大有效投資角度看,預計2023年投資尤其是基建投資仍將在助推經濟恢複中發揮關(guan) 鍵性作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在加大對重大項目中長期資金支持的同時,還有利於(yu) 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條件下,引導金融機構發放中長期低成本配套貸款,疏通貨幣政策傳(chuan) 導機製,進一步撬動更大規模的基建投資。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zhuan) 家、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各地強調“拚經濟”,促進消費、帶動當地就業(ye) 增長的背景下,預計各地後續對小微企業(ye) 、創新型企業(ye) 和環保企業(ye) 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將較大。
首發上市企業(ye) 將獲千萬(wan) 元獎補鼓勵發揮產(chan) 業(ye) 龍頭帶動作用
不少地區的“政策清單”中明確表示了對上市企業(ye) 的鼓勵和培育計劃。例如,1月19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印發《內(nei) 蒙古自治區2023年堅持穩中快進穩中優(you) 進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主要包括五大部分120條。其中明確提出,鼓勵更多優(you) 質企業(ye) 改製上市。對在內(nei) 蒙古證監局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的企業(ye) ,給予100萬(wan) 元獎補;對向中國證監會(hui) 、滬深北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報材料並獲得受理的企業(ye) ,給予200萬(wan) 元獎補;對在滬深北交易所實現首發上市的企業(ye) ,給予1000萬(wan) 元獎補;對在境外(香港、紐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ye) 獎補500萬(wan) 元。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nei) 蒙古銀行研究發展部總經理楊海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數量是地區經濟活力的重要體(ti) 現,培育上市企業(ye) 就是培育具有整合和帶動能力的產(chan) 業(ye) 龍頭。通過發揮上市企業(ye) 的帶動作用,地區能夠形成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預計各地在培育上市企業(ye) 方麵會(hui) 持續發力。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cong) 資本市場角度看,各地出台的政策將直接或間接給當地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上的機構帶來更多的營收、盈利。在具體(ti) 的政策舉(ju) 措中,很可能包含通過政府引導基金、多元化產(chan) 業(ye) 基金等對優(you) 質項目(如基建、技改等)進行支持。這將為(wei) 資本市場參與(yu) 到促進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進程中提供良好契機,也將有利於(yu) 相關(guan) 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提高營收,快速發展。
在葉銀丹看來,積極出台相關(guan) 政策促進資本市場回升具有多方麵的積極意義(yi) 。首先,與(yu) 普通企業(ye) 相比,上市公司對於(yu) 所在地區、所在行業(ye) 具有引領作用,在穩經濟、穩就業(ye) 、穩民生方麵也有著舉(ju) 足輕重的作用。其次,資本市場是居民財產(chan) 性收入的重要來源,豐(feng) 富和規範居民投資理財產(chan) 品、穩定資本市場財產(chan) 性收入預期等措施不僅(jin) 能夠順應近年來高速增長的居民理財需求,也有助於(yu) 增強居民消費能力、驅動消費升級。此外,資本市場表現回升有助於(yu) 提振全社會(hui) 對今年經濟恢複、收入上漲的信心,也有利於(yu) 形成信心恢複、消費投資擴張、需求回升、經濟複蘇的良性循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