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瞭望 | 一顆蘋果裏的甘肅故事

發布時間:2023-02-08 15:09:00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2022年,靜寧蘋果作為(wei) 補給品,伴隨“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出征南極

  正是借助技術創新對蘋果種子種質的改良,靜寧蘋果產(chan) 業(ye) 的“樹根”才越紮越穩

  循著靜寧蘋果的升級之路,記者聽到一顆顆蘋果走出大山深溝、土特產(chan) 越來越洋氣的故事,看到甘肅現代農(nong) 產(chan) 品的未來模樣,也感受到群眾(zhong) 借一顆小蘋果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信心。既有立足鄉(xiang) 土優(you) 勢、本地資源的品質品牌之“品”,又有成長起一批有現代市場理念、熟練運用金融工具的鄉(xiang) 村“CEO”,積極對接先進生產(chan) 方式、科學技術和金融市場,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前途大好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梁軍(jun) 王朋 張睿

  春節前夕,《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驅車來到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徜徉在溝壑連連的黃土高原上,目光所及,梁峁溝川盡是蘋果樹。沒有花白果翠,卻發現了小蘋果的另一麵:這個(ge) 西北“土特產(chan) ”也愛趕時髦,積極擁抱科學技術、資本市場和大數據等,不僅(jin) 走上轉型升級之路,而且不斷推動城鄉(xiang) 融合發展。

  靜寧蘋果也因此成為(wei) 甘肅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代表。圍繞一顆小蘋果,當地建起現代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體(ti) 係,農(nong) 村設施服務延伸增效,既留住了鄉(xiang) 風鄉(xiang) 韻鄉(xiang) 愁,又讓農(nong) 民就地過上現代化生活。包含靜寧蘋果在內(nei) 的“甘味”品牌,已經連續兩(liang) 年榮登中國區域農(nong) 業(ye) 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100強榜首。

  “土特產(chan) ”走出技術範

  在靜寧縣蘋果標準化分選中心,一顆顆紅彤彤的蘋果,在傳(chuan) 輸帶上挨個(ge) “拍照”。

  “蘋果身上一些針尖大的黑點,人工很難分辨,在現代化分選線上,它們(men) 會(hui) 很快被影像技術識別出來。”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nong)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田選賓說,接下來這些蘋果會(hui) 接受內(nei) 部檢查,好比給蘋果拍“胸片”,篩選出黑心病、糖度低的劣果,確保客戶拿到優(you) 果。

  因為(wei) 酸甜多汁、品質上佳,這幾年靜寧蘋果走出西北山壑的土園子,遠銷澳大利亞(ya) 、俄羅斯、東(dong) 南亞(ya) 等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2022年,靜寧蘋果作為(wei) 補給品,伴隨“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出征南極。

  靜寧蘋果叫得響、賣得旺,得益於(yu) 從(cong) 田間、育苗、種植、儲(chu) 存、分選、銷售各環節,實現了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化現代化生產(chan) 。

  在城川鎮的矮化密植果園裏,果農(nong) 將果樹的主幹搭載在梯形架子上,枝條繩索固定,形成葡萄藤一樣的結構生長。“這樣能保證光照充足,通風達到最佳,可升降式采摘平台能自由進出,這也是未來蘋果采摘半機械化的發展方向。”田選賓說,矮化密植是國際最為(wei) 先進的生產(chan) 方式,可以讓果實攝入充足的營養(yang) ,如今,這一種植模式在靜寧隨處可見。

  靜寧蘋果還使用大數據、互聯網、衛星遙感技術,不斷向智慧農(nong) 業(ye) 加速轉型。

  2021年,靜寧縣城川鎮建起現代果業(ye) 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配套建成智慧果業(ye) 大數據中心,通過分點布設氣象監測站及土壤、病蟲害監測設施,實時分析現場各類數據,並將預警信息及時發布到村民手中。

  “以前都是憑經驗施肥、澆水、除蟲,現在有了智能化監測,果樹缺啥果農(nong) 補啥,成本節省很多。遇到霜凍、大風天氣,還能提前幾個(ge) 小時做準備。”城川鎮“土專(zhuan) 家”吳進軍(jun) 說,大數據中心還經常開辦線上課堂,果農(nong) 們(men) 嚐到了技術更新的甜頭,主動學習(xi) 、請教的次數也變多了。

  “一顆小蘋果告訴我們(men) ,標準化、現代化、數字化是農(nong) 業(ye)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方向。”田選賓說,蘋果生產(chan) 鏈、流通鏈、銷售鏈都在進化,涉果企業(ye) 必須以適應國內(nei) 外蘋果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和消費結構升級為(wei) 方向,推動蘋果從(cong) 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現代農(nong) 業(ye) 轉變。

  從(cong) “苗”到“果”的全鏈條蝶變

  在靜寧蘋果種苗研發組培繁育中心,一株株高1厘米到4厘米不等的嫩苗,長在裝有培養(yang) 基的玻璃瓶裏。這些長得像蔬菜苗的“小不點”,最後能長成碩果累累的大樹。

  技術人員裴霞霞詳細講述組培技術是如何培育種苗的:取果樹莖尖最嫩部分,通過脫毒無菌操作,接種到培養(yang) 基上,通過繼代擴繁、基質生根,培育成完整的種苗,整個(ge) 流程兩(liang) 到三個(ge) 月。

  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所長李建明介紹,病毒可致果實畸形、果園減產(chan) 。傳(chuan) 統的嫁接、分株繁殖的苗木,也會(hui) 攜帶一種甚至多種病毒。脫毒無菌操作就是采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yang) 技術獲得無病毒苗木。

  “我們(men) 常說的重茬障礙,主要致病機製也是這個(ge) 原因。”他說,脫毒苗木肥水利用率高、抗逆性強、結果早,是防治果樹病毒病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

  “脫毒苗木代表靜寧蘋果產(chan) 業(ye) 的明天。”李建明介紹,靜寧縣發展蘋果產(chan) 業(ye) 近40年,有30萬(wan) 畝(mu) 果園存在重茬障礙。目前組培技術在靜寧已經起步,並且靜寧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果樹脫毒苗木繁育體(ti) 係。截至目前,靜寧縣推廣脫毒苗木已有2萬(wan) 多畝(mu) 。

  據介紹,組培繁育中心可容納瓶苗3萬(wan) 多瓶,滿負荷可每年生產(chan) 苗木200餘(yu) 萬(wan) 株。不僅(jin) 能滿足靜寧縣對脫毒種苗的需求,還能輻射帶動黃土高原蘋果最佳優(you) 生區。

  借助技術創新對蘋果種子種質的改良,靜寧蘋果產(chan) 業(ye) 的“樹根”越紮越穩。不隻如此,靜寧還因地製宜提出“一年定幹,二年重剪,三年拉枝細管,四年成形掛果,五年豐(feng) 產(chan) ”的栽培管理技術,推廣免耕覆膜、矮砧密植等切合靜寧蘋果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的技術,還為(wei) 小蘋果建設了院士專(zhuan) 家工作站。

  金融工具為(wei) “小蘋果”遮風擋雨

  “幹部在冬季下鄉(xiang) ,隨身都會(hui) 帶一把果枝剪,幫果農(nong) 修剪枝幹。在這片土地上,蘋果已成為(wei) 幹部與(yu) 農(nong) 民群眾(zhong) 拉近關(guan) 係的重要載體(ti) 。”在楊咀村村委會(hui) 圍爐漫談時,靜寧縣金融辦副主任李小強的這句話,令在場的記者印象深刻。

  靜寧縣位於(yu) 甘肅中部,六盤山以西,屬於(yu) 半幹旱氣候。“倒春寒”、幹旱等自然災害多發,“因災減產(chan) ”“豐(feng) 年難豐(feng) 收”等難題長期困擾著果農(nong) 。除了天氣因素,價(jia) 格和生產(chan) 成本波動等市場風險也對農(nong) 民收益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2020年的一場“倒春寒”,讓靜寧縣甘溝鎮楊咀村果農(nong) 劉聯戰家的7畝(mu) 果園蒙受損失。

  “多虧(kui) 當時參加了‘保險+期貨’項目,7畝(mu) 果園全部投保,每畝(mu) 賠付1060元。”劉聯戰說,“保險+期貨”項目一定程度降低了損失。

  2018年,鄭州商品交易所“保險+期貨”試點落地靜寧,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其直管企業(ye)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wei) 對口幫扶單位,與(yu) 人保財險甘肅分公司共同發力,讓“保險+期貨”在靜寧縣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蘋果‘保險+期貨’就是農(nong) 戶或合作社向保險公司購買(mai) 價(jia) 格保險,一旦市場價(jia) 格發生動蕩,由保險公司向農(nong) 戶或合作社先行賠付,保險公司則向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mai) 場外期權產(chan) 品,轉移賠付風險,實現‘再保險’。”中國人民財產(chan)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靜寧支公司副經理楊東(dong) 寧介紹,相當於(yu) 為(wei) 蘋果產(chan) 業(ye) 在銷售端構築了一條風險防控體(ti) 係,為(wei) 小蘋果“保價(jia) ”護航。

  靜寧縣金融辦主任李永明介紹,2018年至2021年,靜寧通過“保險+期貨”項目,累計為(wei) 果農(nong) 賠付近8600萬(wan) 元,最高賠付率達到180%。2022年,靜寧“保險+期貨”項目覆蓋了8441戶,投保果園麵積5.22萬(wan) 畝(mu) 。

  他說,從(cong) 過去的種植補貼、政策性農(nong) 業(ye) 保險,如今增添了“保險+期貨”,靜寧縣相當於(yu) 為(wei) 果農(nong) 打造了一套從(cong) 種植到銷售的全過程產(chan) 業(ye) 風險保障體(ti) 係。

  “糧食連連豐(feng) 收,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越發多元,土特產(chan) 價(jia) 格保障的需求自然越來越多。”楊東(dong) 寧說,保險公司會(hui) 在各類農(nong) 產(chan) 品上探索得更多,尤其是金融服務方麵,讓摘下來的果子有收益、有效益,讓果農(nong) 的前期勞動投入有個(ge) 好回報。

  蘋果產(chan) 業(ye) 與(yu) 金融市場對接後,不僅(jin) 有效保障了農(nong) 產(chan) 品價(jia) 格,也讓當地企業(ye) 、銀行、政府的金融理念悄然改變。

  自從(cong) 發現與(yu) 資本市場聯通後的種種優(you) 勢,甘肅德美地緣現代農(nong) 業(ye) 集團有限公司,於(yu) 2020年通過股改成立平涼靜寧蘋果產(chan) 業(ye)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一舉(ju) 成為(wei) 平涼市首家“新三板”掛牌企業(ye) 。

  “過去找銀行貸款,必須有抵押物,還要有擔保人;如今,涉果企業(ye) 通過保單、倉(cang) 單、訂單,就能找銀行貸款。”甘肅省靜寧縣隴原紅果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何鵬虎說。

  也正因為(wei) 有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基礎,靜寧縣委、縣政府積極研究政策,2021年在當地落地了生豬“保險+期貨”項目。這是全國首批政策性生豬“保險+期貨”項目,並且從(cong) 謀劃到落地,不足一周時間。

  一業(ye) 興(xing) 百業(ye) 旺

  這片土地與(yu) 蘋果的牽絆,40多萬(wan) 鄉(xiang) 親(qin) 與(yu) 蘋果的情感,被這位本土文學愛好者敏銳地捕捉。平涼市作協主席、靜寧縣文聯主席陳寶全在《被一顆蘋果喜歡過》書(shu) 中說:“我們(men) 的農(nong) 民把最好的土地讓給它們(men) ,它們(men) 反過來讓一直為(wei) 填飽肚子操心不已的農(nong) 民過上了有尊嚴(yan) 的富足生活,讓我們(men) 原來貧窮的村莊完全變了樣”。

  “家裏的收入來源都有些啥?”在甘溝鎮楊咀村,記者隨口向村民劉團垂打問致富辦法。

  “豬也養(yang) ,牛也養(yang) ,雞也養(yang) ,蘋果也種。”劉團垂掰著手指頭數了數。

  “啥最賺錢?”

  “那還是蘋果。”他的回答不假思索。

  連日來的采訪中,不論走在街道巷陌還是田間地頭,小到餐桌上的蘋果脆、蘋果醋、蘋果酒,大到鄉(xiang) 村興(xing) 起的蘋果穀、蘋果城、蘋果康養(yang) 小鎮,靜寧百姓對蘋果的喜愛無處不在。

  “縣城新開發的房地產(chan) ,果農(nong) 是置業(ye) 的主力;因為(wei) 許多賺了錢的果農(nong) 進城買(mai) 房,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子女來縣城上學,近十年全縣新增了至少8所中小學、幼兒(er) 園……真可謂是一業(ye) 興(xing) ,百業(ye) 旺!”靜寧縣一位當地幹部感歎說。

  車行至城川鎮吳廟村,一排白牆青瓦映入眼簾,不同年份改造的果樹錯落有致。這個(ge) 曾經的貧困村,已經戴上了“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樣板村”的桂冠,蘋果旅遊項目的改造,既發展了產(chan) 業(ye) ,也留住了鄉(xiang) 愁。

  拾級而上,傍山而建的35°蘋果穀休閑基地映入眼簾。“縣城地處世界公認的最佳蘋果生產(chan) 帶北緯35°,我們(men) 投資打造了這樣一處觀光點,大力發展蘋果旅遊服務業(ye) 。”靜寧文化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戴燕燕說,企業(ye) 還在相鄰的靳寺村,謀劃打造一個(ge) 1261畝(mu) 的蘋果康養(yang) 小鎮,集民宿、康養(yang) 、商業(ye) 消費、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為(wei) 一體(ti) 。

  “康養(yang) 小鎮的打造,定位在吸引城市人群消費,我們(men) 同時將城鄉(xiang) 小學、幼兒(er) 園規劃進來,既能讓村民參與(yu) 到蘋果第三產(chan) 業(ye) 發展,又方便他們(men) 的子女就近上學,幫助農(nong) 村具備現代生活條件。”戴燕燕說。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蘋果產(chan) 業(ye) 的發展壯大,城鄉(xiang) 各類生產(chan) 要素流動更趨頻繁,聯係更加緊密,外出年輕勞動力被吸引返鄉(xiang) ,農(nong) 民對於(yu) 生活與(yu) 職業(ye) 的選擇也隨之多元化。

  33歲的張相坤是靜寧縣新店鄉(xiang) 人,之前在廣東(dong) 做生意,三年前返回靜寧縣做快遞。張相坤說,自己曾經在廣東(dong) 做線上電子產(chan) 品元件生意,回到靜寧後,他的淘寶店改為(wei) 賣自家的鮮果,家庭收入多了份保障。

  循著靜寧蘋果的升級之路,記者聽到一顆顆蘋果走出大山深溝、土特產(chan) 越來越洋氣的故事,看到甘肅現代農(nong) 產(chan) 品的未來模樣,也感受到群眾(zhong) 借一顆小蘋果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信心。既有立足鄉(xiang) 土優(you) 勢、本地資源的品質品牌之“品”,又有成長起一批有現代市場理念、熟練運用金融工具的鄉(xiang) 村“CEO”,積極對接先進生產(chan) 方式、科學技術和金融市場,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前途大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