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吳以環:以履職之能守護人民健康福祉

發布時間:2023-02-14 15:38:00來源: 光明日報

  【代表委員履職記】

  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zhong) 心裏,是全國政協委員吳以環持之以恒的追求。在本職工作中,衛生健康事業(ye) 一直是吳以環的分管領域,無論走到哪裏,她都始終將群眾(zhong) 的健康掛在心間,把構建更公平可及、優(you) 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作為(wei) 履職追求,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政協委員的初心使命。

  2009年國家推行“新醫改”以來,如何更好地發展“全科醫生”和“家庭醫生服務合約”,進一步完善家庭醫生製度以造福於(yu) 民,始終是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中的難點問題。深圳市是全國首推“家庭醫生責任製項目”的城市,並於(yu) 2018年年初出台了《家庭醫生服務規範》,積累了豐(feng) 富的先行示範經驗。

  長期在衛生健康事業(ye) 領域深耕的吳以環深知家庭醫生模式對於(yu) 落實分級診療製度、應對老齡化、疾病譜變化,以及構建密切和諧醫患關(guan) 係的社會(hui) 價(jia) 值和重要意義(yi) 。因此,讓家庭醫生服務的“深圳經驗”通過全國政協這個(ge) 議政建言大平台走出去、推廣開,讓全國人民能更加快捷方便地享受醫療服務,成為(wei) 她履職的一個(ge) 重要目標。

  為(wei) 充分總結深圳先進經驗和舉(ju) 措,提交一份有價(jia) 值、有亮點、可借鑒的高質量提案,2018年全國政協會(hui) 議,吳以環積極聽取相關(guan) 專(zhuan) 家意見建議,整合相關(guan) 部門資源,廣泛收集第一手數據資料作為(wei) 支撐。在調研中,她發現我國總體(ti) 上仍處於(yu) 家庭醫生服務的探索階段,一方麵,國家層麵沒有統一明確的服務規範與(yu) 行為(wei) 標準,缺乏相應的服務質量考核指標和政策法規支持;另一方麵,居民對家庭醫生服務的內(nei) 涵缺乏了解,認知度和獲得感較低,存在續簽難度較大等一係列問題。

  為(wei) 了把調研中發現的種種困難阻礙“啃下來”,吳以環帶領調研團隊深入基層了解情況、問計尋策,研究各類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調研和總結深圳等家庭醫生服務試點城市的改革實踐,力爭(zheng) 以深圳為(wei) 例,探索適宜建立和推廣的創新之舉(ju) ,最終形成了《關(guan) 於(yu) 加強家庭醫生服務製度建設的建議》。

  吳以環認為(wei) ,要讓家庭醫生真正在基層醫療體(ti) 係中“大顯身手”,要規範化、科學化、專(zhuan) 業(ye) 化,加快在全國層麵製定家庭醫生服務標準和規範的指導性文件;要兼顧擴麵和提質,進一步完善家庭醫生服務的激勵機製,避免家庭醫生服務陷入“唯數量”發展的怪圈;要進一步整合公共衛生資源,統籌基層技術力量,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支撐體(ti) 係。這份提案一經提交,便受到了有關(guan) 部門的認可和重視,並在2022年從(cong) 全國政協近年來的4000多件提案中脫穎而出,被評為(wei)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hui) 優(you) 秀提案。

  卸下擔任了十多年的深圳市副市長的職務,吳以環依舊心係“老本行”,以政協委員的身份盡心竭力為(wei) 人民“鼓與(yu) 呼”。“我要將多年以來沉澱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和工作經驗傳(chuan) 授給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生力軍(jun) ,在新征程的接續奮鬥之中繼續踐行一切為(wei) 了人民的初心。”吳以環堅定地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