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紙端”到“指端”,“雲”上書香漸濃

發布時間:2023-02-15 10:27: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京港地鐵運營的北京地鐵4號線、14號線、16號線車站內(nei) 的燈箱上,一張張活動主題海報生動推薦了《漫畫世說新語》《老北京趣聞與(yu) 傳(chuan) 說》等曆史文化類圖書(shu) 。乘客隻要在站內(nei) 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免費閱讀圖書(shu) 全文……近日,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和京港地鐵聯合推出“探尋文明的印跡”活動。

  靈活多樣的新興(xing) 媒介和線上渠道,讓更多優(you) 質紙書(shu) 內(nei) 容煥發嶄新光彩,形成一派別開生麵的“雲(yun) ”上閱讀圖景。

  珍貴典籍“觸手可及”

  《永樂(le) 大典》上線了!2月8日,“《永樂(le) 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第一輯)”在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正式發布。讀者可以在“雲(yun) 端”直觀感知《永樂(le) 大典》的內(nei) 頁紙張、流散軌跡、分布狀態以及流轉曆程,數據庫還提供豐(feng) 富的原文和引文閱讀。

  中國國家圖書(shu) 館出版社社長魏崇認為(wei) ,《永樂(le) 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的建成,不僅(jin) 能使《永樂(le) 大典》紙質文獻減少損耗,更能通過數字化平台向公眾(zhong) 發布,讓《永樂(le) 大典》這一寶貴文獻走入尋常百姓家。

  借助數字技術,一批又一批珍貴典籍走出圖書(shu) 館“深閨”,在“雲(yun) 端”實現開放共享,廣大讀者“觸手可及”。鳳凰傳(chuan) 媒數字化中心副主任蔡立認為(wei) ,數字化能對古籍進行高效、永久的保存。不少紙質圖書(shu) 篇幅浩大,通過數字版,用戶可以方便地在線閱讀,並能對數據庫內(nei) 容開展多維度檢索,從(cong) 而更好地研究、利用典籍。

  有聲閱讀受青睞

  2月9日,位於(yu) 浙江省麗(li) 水市鬆陽縣象溪鎮雅溪口村的“數字書(shu) 房”正式建成揭牌,實現了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數字化閱讀的智能服務。

  在這家24小時“數字書(shu) 房”,除了可以掃碼聽書(shu) 外,還設有多台易操作的電子閱讀設備,方便老人、孩子以及有閱讀困難的人群操作,讓他們(men) 動動手指就能聽到自己喜歡聽的內(nei) 容。“數字書(shu) 房”負責人施鋒認為(wei) ,數字有聲閱讀與(yu) 傳(chuan) 統紙質閱讀相結合的方式,豐(feng) 富了廣大村民的文化娛樂(le) 生活。

  “雲(yun) 端”不僅(jin) 有海量優(you) 質書(shu) 籍,還有多樣閱讀方式。中國數字閱讀市場持續增長,人們(men) 的閱讀方式和習(xi) 慣更加豐(feng) 富多樣。“聽書(shu) ”“視頻講書(shu) ”等“耳朵閱讀”形式,為(wei) 讀書(shu) 提供更多選擇,讓讀者可以解放雙手、雙眼,獲得閱讀愉悅。

  “走路、運動、買(mai) 菜、幹家務……每天做這些事情時我都會(hui) 聽書(shu) ,加起來一天差不多有三四個(ge) 小時。知識量增加了,生活也更加充實。”河北承德市民林嵐說,雖然日常工作繁忙,但聽書(shu) 讓她沒有遠離閱讀,“古典名著、小說、新聞,想聽什麽(me) 都可以,隨時隨地自由選擇。”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國民閱讀研究與(yu) 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認為(wei) ,近年來,聽書(shu) 以載體(ti) 便攜性強、不受識字能力影響、成本低廉等優(you) 勢“異軍(jun) 突起”。開展鄉(xiang) 村學生閱讀推廣,除了傳(chuan) 統的紙質圖書(shu) 閱讀以外,聽有聲書(shu) 等新興(xing) 閱讀方式和渠道也值得關(guan) 注。

  擴大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

  書(shu) 中的人物動起來,演繹精彩故事情節;書(shu) 中的植物、動物、建築惟妙惟肖,閱讀變成了身臨(lin) 其境的非凡體(ti) 驗……如今,智能化沉浸式閱讀正在逐步實現。

  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李海峰認為(wei) ,元宇宙概念、人工智能、VR/AR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讓閱讀體(ti) 驗變得更加立體(ti) ,使得人機互動性更強、沉浸感更足,虛擬現實相結合的場景閱讀成為(wei) 可能。未來,讀者甚至可以參與(yu) 書(shu) 中故事的創作,在虛擬現實裏體(ti) 驗各個(ge) 角色,或創造屬於(yu) 自己的新身份,獲得沉浸式的閱讀體(ti) 驗。

  在數字技術的賦能之下,“雲(yun) 閱讀”變得越來越有意思。與(yu) 此同時,數字閱讀帶來的注意力碎片化、內(nei) 容娛樂(le) 化等問題,也引發業(ye) 界討論。

  2022年4月,中宣部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加強全媒體(ti) 運營推廣,提高優(you) 質數字出版內(nei) 容的到達率、閱讀率和影響力”。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實施意見》不僅(jin) 強調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同時也注重優(you) 質內(nei) 容傳(chuan) 播效果的最大化。

  聯通沃悅讀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隼認為(wei) ,優(you) 質內(nei) 容是有效傳(chuan) 播的有力保證。數字出版企業(ye) 應該為(wei) 用戶做好優(you) 質、豐(feng) 富的內(nei) 容資源儲(chu) 備,推出更多適合網絡傳(chuan) 播的數字出版產(chan) 品和服務。

  專(zhuan) 家認為(wei) ,優(you) 質內(nei) 容是數字閱讀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隨著數字閱讀行業(ye) 規模的持續擴大,人們(men) 對數字閱讀的內(nei) 容和服務品質必然會(hui) 提出更高要求。想在競爭(zheng) 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數字閱讀產(chan) 品的創作者和出版方要堅持擴大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打造出更多的精品之作。同時,強化信息技術的支撐引領作用,借助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技術,提供更多元、更先進的閱讀服務,更好滿足人們(men) 多場景化的閱讀需求。

  嚴(yan) 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