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摳像”、綠幕 它讓影視製作更高效
告別“摳像”、綠幕它讓影視製作更高效【延伸閱讀】
◎本報記者 何 亮
電影《阿凡達》的上映,讓虛擬製作技術在好萊塢和全球電影行業(ye) 得到應用與(yu) 發展,電影行業(ye) 規模化使用傳(chuan) 感器、計算機和工業(ye) 軟件技術,也使電影工業(ye) 化程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與(yu) 此同時,國內(nei) 一批年輕導演來到好萊塢學習(xi) 先進的電影工業(ye) 化製作技術。回國後,這群年輕導演先後交出了他們(men) 的“學習(xi) 心得”——《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刺殺小說家》……伴隨這些電影的先後上映,一係列涉及電影創作實踐與(yu) 產(chan) 業(ye) 形態的變革也在悄然發生。例如,LED虛擬攝製技術已成為(wei) 目前年輕導演拍攝電影時使用的熱門技術之一。
可以將部分後期製作任務前置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方捷新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LED虛擬攝製技術最初多被應用於(yu) 電視劇拍攝,後來才逐步受到電影行業(ye) 重視並被用於(yu) 電影攝製。目前,國內(nei) 外電影攝製行業(ye) 機構和企業(ye) 正在積極研究、應用和推廣這一技術,各大LED廠商也在著力改進其相關(guan) 產(chan) 品,以滿足電影行業(ye) 需求,相關(guan) 設備設施企業(ye) 也已圍繞這一應用開展產(chan) 品研發、改進和推廣。”
從(cong) 通俗的角度來說,LED虛擬攝製就是用以LED顯示屏打造的沉浸式背景來代替傳(chuan) 統虛擬棚中的綠幕。具體(ti) 而言,是指在拍攝現場借助攝影機實時定位追蹤技術、GPU實時合成渲染技術和LED顯示技術等,將事先利用遊戲引擎生成的虛擬背景投射在攝影棚中的LED顯示屏上,並隨著攝影機位變化不斷更新內(nei) 視錐畫麵,以實現現場實拍、實時監看。
對於(yu) 影視製作,LED虛擬攝製技術的優(you) 勢非常明顯。
方捷新告訴記者,運用LED虛擬攝製,可以完全消除“摳像”步驟,避免綠幕製作的“溢色”問題,當道具為(wei) 透明材質時,透射的顏色和光效更為(wei) 自然逼真。除此之外,該技術還可以將部分後期工作前置到與(yu) 拍攝工作同期進行,導演可在拍攝過程中通盤考慮最終成片效果,避免拍攝與(yu) 後期製作時空不同步造成的問題,節省部分後期製作成本。
已有多部影片嚐試應用新技術
方捷新介紹道,自2020年以來,全國已經有多個(ge) LED虛擬拍攝臨(lin) 時測試棚和長期棚搭建完成,並進行了測試片、短片和商業(ye) 片的拍攝製作,《未知行星》《異星救援》《誕辰》等短片展現了製作機構對LED虛擬攝製技術的嚐試,《安國夫人》則是我國首部應用LED虛擬攝製技術的京劇電影。而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等科研機構也在不斷開展相關(guan) 基礎性和應用型研究工作,助力技術進步和行業(ye) 應用。
方捷新表示,電影虛擬製作不僅(jin) 能夠幫助影片主創團隊節省製片成本,還打破了傳(chuan) 統製作的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將過去耗時費力的前期籌備、拍攝與(yu) 後期製作無縫銜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chuan) 統電影的製作流程。與(yu) 此同時,虛擬製作還可以跨越時空,讓位於(yu) 各處的製作團隊同時在線工作。我國當前雲(yun) 製作技術、5G技術發展迅速,未來將為(wei) 電影製作提供更多技術支撐,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我國國產(chan) LED屏幕已經被應用到了電影拍攝中。”方捷新告訴記者,雷迪奧、利亞(ya) 德、洲明、奧拓等國產(chan) LED屏幕品牌已在國內(nei) 外LED虛擬攝製領域中應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