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自覺知重負重 矢誌為黨育人 努力彰顯新時代希望工程的政治擔當

發布時間:2023-02-16 15:5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對共青團組織跟黨(dang) 奮鬥、擔當作為(wei) 提出了鮮明的政治要求。希望工程作為(wei) 黨(dang) 領導下的團屬公益事業(ye) ,必須自覺知重負重,牢牢把握政治定位和主責主業(ye) ,按照團十八屆七中全會(hui) 部署,矢誌不渝在黨(dang) 最關(guan) 心、最操心的領域扛事分憂,自覺擔負起“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e) 辦得更好”的光榮政治責任。

  我們(men) 要牢記囑托,勇擔新使命。三年來,我們(men) 堅持深學細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希望工程實施30周年的重要寄語精神,加深領會(hui) 其核心要義(yi) 、邏輯機理與(yu) 實踐要求,堅決(jue) 落實黨(dang) 中央交給共青團的重要政治使命,不敢有絲(si) 毫懈怠。

  我們(men) 認識到,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e) 辦得更好,必須堅定不移堅持黨(dang) 的領導。30多年來,希望工程作為(wei) 麵向中國青少年的公益事業(ye) ,社會(hui) 影響之廣泛、參與(yu) 主體(ti) 之多元、受益對象之眾(zhong) 多,都是少有的,其根本原因在於(yu) ,希望工程承載的是黨(dang) 對青少年一代的無限關(guan) 愛,服務的是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大局,弘揚的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得到了黨(dang) 中央一以貫之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這是其蓬勃發展並持續煥發活力的根本保證。

  我們(men) 認識到,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e) 辦得更好,必須堅定不移聚焦主責主業(ye) 。黨(dang) 賦予共青團的“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就是希望工程的主責主業(ye) 。新時代希望工程不僅(jin) 要幫助青少年解決(jue) 物質困難,更要將思想引領、實踐鍛煉、品格培養(yang) 等融入其中,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武裝青少年頭腦,引導他們(men)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這是希望工程有別於(yu) 一般性公益事業(ye) 的根本特質。

  我們(men) 認識到,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e) 辦得更好,必須堅定不移緊跟時代步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重要寄語中強調共青團要“努力為(wei) 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種新希望”,一個(ge) “新”字,蘊含著緊跟時代創新發展的深刻要求。當前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發生巨大變化,青少年成長發展也呈現新的特征和規律,我們(men) 要深入研究工作的結合點、切入點和著力點,在做好科學繼承的基礎上,更加勇於(yu) 突破、善於(yu) 創新、勤於(yu) 實踐。

  我們(men) 認識到,把希望工程這項事業(ye) 辦得更好,必須堅定不移遵循公益規律。新時代希望工程要做精做強,就必須認真遵循公益事業(ye) 發展的內(nei) 在規律,以打造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青少年公益事業(ye) 為(wei) 目標,恪守公益領域最嚴(yan) 格的職業(ye) 標準,發揚專(zhuan) 業(ye) 精神、提升專(zhuan) 業(ye) 水平、鍛造專(zhuan) 業(ye) 隊伍,切實維護自身良好的公信力和卓越的品牌形象,始終成為(wei) 公益領域引領潮流、有口皆碑、值得信賴的排頭兵。

  我們(men) 要認清形勢,抓牢新機遇。新時代新征程為(wei) 希望工程提供了開拓奮進的重大機遇,我們(men) 要牢固樹立機遇意識,增強“搶機遇”的精神、“抓機遇”的勁頭、“用機遇”的能力,乘新時代東(dong) 風加快推進希望工程事業(ye) 的創新發展。

  把握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關(guan) 心關(guan) 懷希望工程事業(ye) 發展的重大政治機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親(qin) 切關(guan) 懷希望工程事業(ye) ,從(cong) 1994年通過希望工程與(yu) 福建平潭貧困失學兒(er) 童林冬梅結成幫扶對子,到對新時代希望工程作出飽含深情的重要寄語,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站在關(guan) 係黨(dang) 的事業(ye) 興(xing) 衰成敗、後繼有人的戰略高度來定義(yi) 其根本價(jia) 值,充分肯定希望工程在助力脫貧攻堅、促進教育發展、服務青少年成長、引領社會(hui) 風尚等方麵的積極作用,對更好發揮“為(wei) 黨(dang) 育人”的政治功能飽含期待、寄予厚望,對全黨(dang) 全社會(hui) 繼續關(guan) 注和支持希望工程提出明確要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心關(guan) 懷,是我們(men) 接續做好希望工程不可多得的最大政治機遇,也是我們(men) 有效應對一切困難挑戰、勇於(yu) 負重前行的最大底氣和最強動力。

  把握好黨(dang) 的二十大關(guan) 於(yu)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戰略部署的重大發展機遇。黨(dang) 的二十大深刻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為(wei) 希望工程提供了至關(guan) 重要的方向指引和發展條件。“人口規模巨大”為(wei) 希望工程發揮優(you) 勢補位助力提供了廣闊探索空間,“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為(wei) 希望工程深化創新社會(hui) 動員模式提供了有力現實依托,“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為(wei) 希望工程加強青少年思想引領與(yu) 精神塑造營造了良好外部環境;“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為(wei) 希望工程加快推進生態環保領域實踐指明了前進方向;“走和平發展道路”為(wei) 希望工程在黨(dang) 的青年外交領域更好發揮獨特功能打造了全新舞台。此外,關(guan) 於(yu) 完善分配製度、引導支持參與(yu) 公益慈善事業(ye) 等重大部署,也為(wei) 希望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與(yu) 製度“紅利”。

  把握好當代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重大現實機遇。青年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和精神素養(yang) 狀況與(yu) 希望工程發展質量緊密相連。廣大青年深入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沿著黨(dang) 指引的方向闊步前進,希望工程為(wei) 黨(dang) 育人就有了堅實可靠的思想根基;廣大青年在團組織帶領下衝(chong) 鋒在前,勇於(yu) 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希望工程提升在共青團服務大局中的貢獻度就有了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廣大青年自覺繼承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精神,在新時代偉(wei) 大鬥爭(zheng) 中磨礪品質、強壯筋骨,希望工程深化探索實踐育人就有了堅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廣大青年瞄準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團結奮鬥,勇做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希望工程引領社會(hui) 風尚、形成社會(hui) 功能就有了積極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

  把握好新時代黨(dang) 的青年工作實現跨越式創新發展的重大工作機遇。進入新時代,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召開了黨(dang) 的曆史上第一次中央黨(dang) 的群團工作會(hui) 議,出台了新中國曆史上第一個(ge) 國家級青年發展規劃和第一部專(zhuan) 門關(guan) 於(yu) 青年的白皮書(shu) ,製定了第一個(ge) 以黨(dang) 中央名義(yi) 下發的少先隊工作文件,在實踐中形成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和支持黨(dang) 的青年工作發生深刻變革、取得長足進步、呈現勃勃生機。作為(wei) 黨(dang) 的青年工作體(ti) 係有機組成部分,希望工程事業(ye) 受益於(yu) 這些創新發展成果,政治底色更加彰顯、動員能力顯著提升、運行模式持續優(you) 化,為(wei) 深化推進自身發展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組織基礎、工作基礎。

  我們(men) 要守正創新,謀求新發展。肩負為(wei) 黨(dang) 育人政治責任,立足事業(ye) 發展大好機遇,希望工程的創新發展一刻也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必須發揚曆史主動,自覺擔當作為(wei) ,在守正創新中把握機遇、履職盡責,不斷謀求更大作為(wei) 。

  務實探索“為(wei) 黨(dang) 育人”有效載體(ti) ,著力構建履行政治職能的項目集群和公益價(jia) 值鏈。近年來,我們(men) 按照團中央書(shu) 記處要求積極延伸助學育人價(jia) 值鏈條,通過向希望學子分學段遞送《來自希望工程的一封信》、開設希望工程公開課和雲(yun) 課堂等方式,嚐試用青少年願意聽、聽得懂的語言邏輯來闡釋黨(dang) 的要求與(yu) 期待,在2022年實現對18.3萬(wan) 名助學對象思想政治教育全覆蓋。接下來,我們(men) 將創新研發以“新時代希望工程1+1+1”為(wei) 代表的助學育人項目集群,探索將捐資助學與(yu) 誌願服務相結合、愛心結對與(yu) 誌願接力相結合、組織育人與(yu) 實踐育人相結合,持續提升在青少年中的動員力和吸引力,把政治功能更具體(ti) 地落實到符合時代特點的品牌項目之中。

  深度融入黨(dang) 的青少年工作格局,更好依托團的組織優(you) 勢增強自身服務力與(yu) 競爭(zheng) 力。近年來,我們(men) 積極融入共青團“三力一度兩(liang) 保障”工作格局,通過公益項目合作為(wei) 團的基層組織有序賦能,依托團的組織優(you) 勢推進公益項目實施,籌資6.73億(yi) 元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26萬(wan) 名,籌資6億(yi) 餘(yu) 元服務抗疫青年誌願者和因疫致困青少年,聚焦受災害影響青少年需求投入1億(yi) 餘(yu) 元救災資金和物資,努力實現對青少年公益力量的大規模、深層次“引流”。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hui) 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ti) ”稱號。接下來,我們(men) 將堅定不移打造麵向全團的公益平台,努力讓每個(ge) 基層團組織都能在公益邏輯框架下便捷獲取資源,成為(wei) 希望工程服務青少年的堅實組織依托。

  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戰略舉(ju) 措,全力提升在信息時代的資源統籌和運營能力。近年來,我們(men) 認真落實團中央書(shu) 記處關(guan) 於(yu) 數字化轉型的工作要求,聚焦提升網絡動員成效,聚力打造以“親(qin) 青公益”為(wei) 龍頭的網上平台體(ti) 係,在2020年抗擊疫情期間吸引百萬(wan) 人次線上捐贈1億(yi) 餘(yu) 元;聚焦建設“智慧希望工程”,謀劃推進信息化係統建設,努力實現對資源的有機統籌和深度整合;聚焦打造扁平化渠道,依托網絡平台開通24小時希望工程熱線4008-012355,實現與(yu) 困難青少年的即時互通。接下來,我們(men) 將快馬加鞭推進數字化轉型,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深化“親(qin) 青公益”等平台建設、推進運行方式創新與(yu) 業(ye) 務流程再造、加強各類數據的交互共享與(yu) 深層次應用。

  堅決(jue) 落實共青團深化改革重要部署,持續優(you) 化希望工程的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近年來,我們(men) 立足團中央深化改革總體(ti) 框架和自身發展需求,推進組織人事與(yu) 項目管理模式改革,提升管理運行的規範化水平;推進風控體(ti) 係建設,形成切實有效的風險預警、防控、處置機製;推進品牌形象建設,積極講好體(ti) 現思想、貼近青年的希望工程故事;推進專(zhuan) 業(ye) 化人才隊伍建設,出台《全國青基會(hui) 係統研修體(ti) 係建設規劃(2023-2025)》;推進協同機製建設,以各級青基會(hui) 組織為(wei) 紐帶組建希望工程公益聯盟。接下來,我們(men) 將認真落實團中央書(shu) 記處要求,錨定現代化青少年公益組織的目標,持續完善組織職能、管理模式、運行機製,確保始終走在公益慈善行業(ye) “第一方陣”。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