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摸清風險隱患底數 調查取得多項“第一次”——解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
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 題:基本摸清風險隱患底數 調查取得多項“第一次”——解讀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
新華社記者劉夏村
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當前,普查工作進展如何?普查成果有何應用?圍繞社會(hui) 關(guan) 注的話題,在15日舉(ju) 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多個(ge) 部門相關(guan) 負責人對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情況作了介紹。
獲取全國災害風險要素數據數十億(yi) 條
2020年5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
近三年來,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地區堅持“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yu) ”的原則和“試點先行、適度擴麵、全麵鋪開”的工作步驟,努力克服疫情等影響,開展普查調查工作。
“共獲取全國災害風險要素數據數十億(yi) 條,全麵完成了普查調查、數據質檢和匯交任務,目前正在利用調查數據開展國家、省、市、縣四級災害風險評估與(yu) 區劃工作。”國家減災委員會(hui) 秘書(shu) 長、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鄭國光說。
調查是這次災害風險普查的基礎,取得多項“第一次”。鄭國光介紹,例如,第一次在統一的技術體(ti) 係下開展普查調查工作,推動致災數據和承災體(ti) 數據的有機融合,推進了部門間數據共建共享共用;第一次全麵摸清全國房屋建築和市政設施的“家底”,形成具有空間位置和物理屬性的房屋建築海量數據,特別是城鄉(xiang) 房屋建築第一次有了“數字身份證”;第一次摸清了全國森林可燃物載量的“家底”,為(wei) 我國森林草原火災防治提供重要基礎;第一次補齊1978年以來長時間序列縣級尺度曆史災害數據不完整的短板,全麵調查了1949年以來89場重大地震災害、洪澇災害、台風災害、森林草原火災等災情數據和救援救災情況;第一次開展並形成了覆蓋“全國—省—市—縣—鄉(xiang) 鎮—社區村—家戶”的政府、社會(hui) 、基層、家庭等全國綜合減災能力調查數據集。
鄭國光表示,通過調查,基本摸清了全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了重點地區抗災能力,為(wei) 全麵做好災害風險評估與(yu) 區劃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多措並舉(ju) 做好組織實施
這次普查工作點多麵廣、任務重,組織實施難度大。
“我們(men) 在全國動員了近500萬(wan) 人參與(yu) ,涉及全國所有鄉(xiang) 鎮街道和村(居)委會(hui) 。”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司長陳勝介紹,在組織實施過程中主要做到了“四個(ge) 到位”,即統一組織領導到位、部門分工協作到位、地方分級負責到位、各方協同參與(yu) 到位。
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技術組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史培軍(jun) 介紹,從(cong) 進行試點、統一標準、開展培訓、強化質量控製體(ti) 係四個(ge) 方麵,做好這次普查工作的技術保障、技術協同以及技術質量把關(guan) 。
例如,先後在北京市房山區、山東(dong) 省日照市嵐山區開展試點“大會(hui) 戰”以及全國120個(ge) 縣試點工作;編製20餘(yu) 本120萬(wan) 字的培訓教材,舉(ju) 辦了10多期線下線上結合的培訓,錄製300餘(yu) 節線上培訓課程,通過培訓確保參與(yu) 人員能持證上崗……
“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
鄭國光介紹,這次普查方案從(cong) 製定開始,就確定了“邊普查、邊應用、邊見效”的原則,推動普查成果應用。
例如,在住建領域,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司長曲琦說,在全國自建房安全專(zhuan) 項整治工作中,依托普查係統開發了自建房排查信息歸集係統,實現了信息落圖定位、全過程可追溯。
在交通領域,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春耕介紹,已印發了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公路水路承災體(ti) 普查成果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分類分批開展成果的應用,強化災害風險全過程管控。特別是利用這次普查的成果,科學實施幹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
在森林草原防火領域,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森林草原防火司負責人陳雪峰介紹,很多地方已經將普查成果應用於(yu) 當地火險會(hui) 商、災情研判、隱患治理等方麵,產(chan) 生了很好的效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