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2023鄉村振興如何開局——農田之變

發布時間:2023-02-17 15:5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新建4500萬(wan) 畝(mu) 、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今天我們(men) 就聚焦“農(nong) 田之變”,節目首先從(cong) 一個(ge) 新聞現場開始。

  總台記者走進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場 體(ti) 驗科技之變

  總台央視記者 蔣樹林:我們(men) 聽到這會(hui) 兒(er) 還有機器轟鳴聲,馬上到前方,去問一下他們(men) 此時此刻正在幹什麽(me) 。

  蔣樹林:這麽(me) 晚為(wei) 啥還幹呢?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nong) 田施工隊 周天才:現在就是趕這個(ge) 工期,馬上老百姓就要澆麥子了,所以說我們(men) 現在抓緊時間要把這個(ge) 井做好。

  蔣樹林:什麽(me) 井?

  周天才:就是這個(ge) 項目井,高標農(nong) 田這個(ge) 項目井。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nong) 田施工隊 張振華:就是為(wei) 了趕工期,讓老百姓早日用上這個(ge) 水,可以澆麥子嘛。

  搶農(nong) 時,趕工期。剛才我們(men) 看到,深夜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興(xing) 隆村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現場,工人們(men) 依然忙碌著。而記者深入了解後,進一步發現,這個(ge) 在夜裏施工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還有很多新幹法兒(er) ,“藏糧於(yu) 地” 更要“藏糧於(yu) 技”。接下來再次進入現場。

  蔣樹林:夜裏12點,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興(xing) 隆村來了一個(ge) 無人駕駛開溝機,無人駕駛主要靠的是眼前這塊麵板,它的經度緯度,包括它的高程一直在變。我們(men) 來點一下這個(ge) 衛星,也就是說在它作業(ye) 的時候,此時此刻天上正有40顆衛星為(wei) 它服務。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nong) 田施工隊技術員 黃彬:最主要的是我們(men) 國家北鬥衛星,就相當於(yu) 我們(men) GPS定位係統,把AB點給它提前輸進去以後,就開始自主工作了,減少人力。

  蔣樹林:這個(ge) 開溝機的效率怎麽(me) 樣?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負責人 楊亞(ya) 偉(wei) :我們(men) 這個(ge) 開溝機每分鍾能達到六到七米的速度,比人工,之前我們(men) 的人工來作業(ye) 的情況下提高了將近十倍的效能。

  蔣樹林:提高了這麽(me) 多?

  楊亞(ya) 偉(wei) :對的,建設標準高,並且我們(men) 開溝機我們(men) 作業(ye) 的地方又在機耕路上,並沒有占用我們(men) 的農(nong) 田,也沒有破壞農(nong) 作物。

  蔣樹林:我們(men) 來看一下這個(ge) 開溝機夜晚工作的效率,大家來看,首先我們(men) 印象深的是開溝的平滑度非常平整,像刀子雕刻出來的一樣,另外它的開溝深度從(cong) 目測上來看下,應該是在一米左右。

  楊亞(ya) 偉(wei) :把基礎設施給它做完善,並且把我們(men) 的每一米的地埋線給它做牢,並且每一米的地埋管道給它鋪設好,把每一口機井給它連通好,達到旱能澆,澇能排。

  蔣樹林:像這樣的工程幹了多長時間?

  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 閆家林:現在幹了有兩(liang) 個(ge) 多月了,倒排工期,每項工程都是倒排工期,爭(zheng) 取幹好幹實。

  走進丘陵山區改造現場 看農(nong) 田建設難點如何突圍

  目前,全國已建成10億(yi) 畝(mu) 高標準農(nong) 田,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的高標準農(nong) 田很大一部分就集中在地塊零散、水情複雜的丘陵山區,這些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接下來我們(men) 來看一張圖:這是江西全省正在改造中的高標準農(nong) 田全景圖,可以清晰看到,許多需要改造的田塊位於(yu) 丘陵地區,這也是江西今年中低產(chan) 田改造的“主戰場”。

  江西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農(nong) 建與(yu) 耕護處副處長 楊智欽:我們(men) 經過10多年持續推進項目建設,江西平原地區農(nong) 田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剩下的大多是像這樣散落在丘陵山區的中低產(chan) 田,它們(men) 大多數隻能種一季,如果把它們(men) 改造好,就能種雙季稻,預計新增糧食產(chan) 能10億(yi) 斤以上,這就相當可觀了。

  為(wei) 了把這些散落在丘陵山區的中低產(chan) 田麵積計算清楚,江西創新使用數字化全過程監控,用圖斑的形式呈現這些位於(yu) 丘陵地區的高標準農(nong) 田。

  根據圖斑的指引,記者來到了位於(yu) 梅嶺山脈的安義(yi) 縣長均鄉(xiang) 觀察村。在村民楊彩文的田塊裏,我們(men) 看到當地鄉(xiang) 政府的工作人員正在田塊上測量麵積,準備把楊彩文家的10多畝(mu) 分散的小田塊納入下一次的高標準農(nong) 田改造中。

  比起提高生產(chan) 效率,楊彩文更關(guan) 心的是自家的“鬥笠田”能不能有真正的改變。

  江西安義(yi) 長均鄉(xiang) 觀察村村民 楊彩文:光整田有啥用,咱這片地地勢不平,高度不一,天幹地澇、澆水排水都是事兒(er) ,誰來灌水誰來清渠,這些誰給個(ge) 說法?

  安義(yi) 縣長均鄉(xiang) 人均耕地麵積不到一畝(mu) ,零星分布在落差6米到10米的山坳裏,大小不一,形狀也不規則,因此農(nong) 田的排水問題,是梯田式高標田改造中最大的難點。

  江西省安義(yi) 縣長均鄉(xiang) 觀察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統籌劉荊芋我們(men) 運用先進的數字建模的手段,對複雜多樣的山區中低產(chan) 田進行數字畫像。

  電腦裏的這些排水涵管就是數字建模得來的參照物,根據不同地勢和地貌,施工方數字團隊拿出了相應的10多種排水方案設計,圍繞著排水口的大小,排水的速度和最終的效果,進行了詳細的方案比對。像這塊落差有20米左右的山地,施工人員就設計了5套不同的排水涵管埋設方案。

  楊彩文:高標田建設我們(men) 農(nong) 民沒有出一分錢,工程完工後我們(men) 自己種,旱澇保收,如果我們(men) 拿出去流轉,由原來的300塊錢一畝(mu) 可以租到400、500塊錢。

  截至目前,南昌市安義(yi) 縣、贛州市會(hui) 昌縣、吉安市永豐(feng) 縣等85個(ge) 項目縣建設進度過八成。項目建成後,江西省的高標準農(nong) 田麵積將超過全省耕地總麵積的71%,全新升級的土地,也給這裏糧食增產(chan) 帶來新的空間。

  總台記者走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 抓落實有哪些新舉(ju) 措?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在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重點補上土壤改良、農(nong) 田灌排設施等短板。那麽(me) 落實這些新要求,又有什麽(me) 新舉(ju) 措新辦法?

  總台央視記者 李卉:這裏就是位於(yu) 北京東(dong) 三環外的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關(guan) 於(yu) 一號文件中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很多內(nei) 容,就是在這裏完成匯總、分析、歸類和細化,並且經過多次實地調研和專(zhuan) 項分析。從(cong) 文件到落實,接下來該怎麽(me) 幹,我們(men) 一起去聽聽。

  補上農(nong) 田灌排設施短板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田建設管理司副司長 吳洪偉(wei)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務。我們(men) 確定了年度建設任務是,新建4500萬(wan) 畝(mu) 、改造提升3500萬(wan) 畝(mu) 。目前年度建設任務已經分解下達到各省份。下一步,我們(men) 堅持新建和改造提升並重、建成數量和建設質量並重、工程建設和地力提升並重的原則,按照旱、澇、漬和鹽堿綜合治理的要求,科學規劃田間灌排工程建設。配合水利部門加快水源工程建設、大中型灌區節水配套和現代化改造,加強田間水利工程與(yu) 灌排骨幹工程的配套銜接,形成從(cong) 水源到田間完整的灌排體(ti) 係,特別是解決(jue) 灌溉最後一公裏的突出問題。

  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

  吳洪偉(wei) :還有5億(yi) 多畝(mu) 永久基本農(nong) 田,還沒有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不強、耕地質量不高這些問題。下一步要盡快編製完成實施方案,把建設任務細化到年度、落實到地塊、具體(ti) 到項目,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不僅(jin) 是農(nong) 田,更要是“良田”,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任務很艱巨,要下大力氣紮實推進和落實,另外建設和管護同等重要,要做到建管並重,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不推諉責任不走過場,切實維護農(nong) 民核心利益,把目標落實到每一塊田地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