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春耕備耕正當時 不誤農時不誤春
春回大地,萬(wan) 物複蘇。翻耕鬆土、育種育苗、送技上門……錫城田間地頭,繁忙的春耕備耕大幕已緩緩拉開。
水上“春耕” 瓶內(nei) “生根”
池塘清淤、水草種植、按規格公母分揀、扣蟹下塘……江陰申港的螃蟹養(yang) 殖戶老徐正在自家蟹田裏忙碌。為(wei) 了讓蟹苗更好地適應環境,放苗前要對池塘進行消毒、肥水,提前把螃蟹放進池塘圍網,提高蟹苗成活率。徐師傅家的40畝(mu) 蟹塘裏將投放45000至46000隻小蟹,等到金秋時節就能爬上市民的餐桌了。目前,江陰水上“春耕”正有序進行,畝(mu) 均投放扣蟹1000至1500隻,扣蟹規格30至60隻/斤,預計本月底扣蟹春放基本結束。
相比水上的熱鬧場麵,江蘇東(dong) 鬱植物科技有限公司則顯得有些安靜,但就在這片安靜中,新一年的花卉育苗工作早就悄悄開始了。在生產(chan) 間裏,6位穿著白大褂的工人正在操作台前小心翼翼地進行蘭(lan) 花帶芽組織的切分工作。“這後麵有個(ge) 芽,在這裏橫著切一刀更好……”公司經理胡春宏邊指導工人邊介紹說。這裏采用的是組培技術,利用植物的休眠芽培養(yang) 後種到培養(yang) 基上,在人工控製的條件下進行培養(yang) ,使其生成完整的植株。就拿蝴蝶蘭(lan) 來說,取下其開花株花梗上的休眠芽,將休眠芽經過表麵消毒後,再放入配置好營養(yang) 液的玻璃瓶內(nei) ,打破它的休眠,將花芽變成葉芽,長出葉芽後再把葉芽分割開來增殖到一定數量,符合計劃排單量後就進入生產(chan) 計劃,再進行擴量、長個(ge) 、生根。在工廠化的生產(chan) 情況下,一個(ge) 工人一天可以分割1500至2000棵種苗。
來到培養(yang) 間,暖氣撲麵而來,數十排高大的層架上擺滿了一個(ge) 個(ge) 玻璃瓶。這裏的室溫控製在28℃左右,每天光照在14至16小時,瓶中不少種苗在適宜的溫度和光照下已經生根了。可別小看了這些幼苗,它們(men) 早已“名花有主”。“像瓶子裏這些有葉、有莖、長了根的,就是一株成熟的小苗了,5月移栽到室外就能成活,現在出來的苗長到2024年春節就能開花了。”胡春宏告訴記者,春天正是種苗大規模生根的大好時節,他們(men) 從(cong) 春節前到4月底這段時間都在搶抓生根工作,“一年主要的產(chan) 量都在這個(ge) 節點,等天暖後正好可以移栽到露天去。因為(wei) 溫度越高,植物越容易生病,過了5月大多數植物就栽不活了。其他時間都是準備工作,把母本芽的數量增殖到滿足訂單量”。
據了解,近幾年受疫情和大環境影響,如蘋果、大櫻桃等木本水果種苗和園林喬(qiao) 木種苗訂單量下滑明顯,但是像蘭(lan) 花、繡球、藍莓、草莓等快消類的種苗訂單量一直在持續增長。“今年光蘭(lan) 花種苗的訂單量就有200多萬(wan) 棵,藍莓、繡球的苗子也都各有約50萬(wan) 棵,花卉種苗銷量比往年增長50%以上。”胡春宏介紹,公司生產(chan) 的花卉苗子和地被植物苗子幾乎都被本地市場“包圓”了,喬(qiao) 木種苗和水果種苗,特別是蘋果、大櫻桃等種苗則主要銷往北方。
春耕備耕進入關(guan) 鍵期
在無錫市黃土塘種苗基地,新一年的西瓜苗也已種上了。黃土塘種苗基地占地45畝(mu) 地,是目前無錫地區最大的西瓜種植基地,基地共有30多個(ge) 大棚。雖然室外溫度隻有10℃左右,但是棚內(nei) 的溫度卻保持在25℃左右,農(nong) 戶們(men) 正在集中開展西瓜秧苗的種植作業(ye) ,每個(ge) 大棚內(nei) 有超過8萬(wan) 株西瓜種苗,今年已經銷出去200多萬(wan) 株苗了。黃土塘西瓜名氣響當當,不光深受本地老百姓喜愛,在江浙一帶同樣很受歡迎。如今,這裏的種苗除了滿足本地種植戶的需求外,還銷往東(dong) 台、鹽城、甘肅、山西等地,每年可帶來1000多萬(wan) 元的產(chan) 值。
錫山區水稻示範園區內(nei) ,依托無人機精準植保作業(ye) ,冬小麥苗情管理更高效科學。另一邊的錫山區東(dong) 港鎮農(nong) 戶老汪種了50畝(mu) 小麥,麥田雜草迎來了春季出草高峰,眼看著這幾天田裏的雜草越來越多,可把他急壞了。無錫市植保部門的工作人員前來踏田調查,根據田間草相對症開方,指導其進行麥田雜草防除,直到除草劑落進了自家的小麥田,老汪的一顆心總算放下來。隨著春耕備耕進入關(guan) 鍵時期,全市植保工作人員將繼續強化草情及小麥紋枯病、白粉病、赤黴病監測,做好技術培訓和田頭指導,落實好以春季草害防除和中後期病害防控為(wei) 重點的春季田管措施,為(wei) 全市夏糧生產(chan) 保駕護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