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救援隊員講述土耳其救援經曆: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接力

發布時間:2023-02-20 16:18:00來源: 人民日報

  日前,我作為(wei) 中國救援隊一員赴土耳其開展國際救援任務。在地震災區的9天,中國救援隊克服餘(yu) 震、嚴(yan) 寒、後勤物資供應緊張、交通不便等困難,與(yu) 時間賽跑,為(wei) 生命接力,成功實施多起救援,彰顯人間大愛,展現中國擔當。

  2月6日,土耳其南部發生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shang) 亡和財產(chan) 損失。應土耳其政府請求,中國救援隊82名隊員攜帶救援裝備和物資星夜出發。當地時間8日淩晨4時30分抵達土耳其阿達納機場後,我們(men) 立即趕赴地震重災區哈塔伊省執行搜救任務。從(cong) 機場出發兩(liang) 個(ge) 小時後,路況開始變得複雜,響著警笛的救護車輛不斷從(cong) 身邊駛過。進入哈塔伊省後,倒塌的樓房隨處可見,受災的人群在路邊等待。當時我們(men) 隻有一個(ge) 念頭:“盡早到達目的地,盡快展開救援行動!”

  第一個(ge) 救援現場是一棟8層的公寓樓,當時已經完全看不出原先的樣子。第二個(ge) 救援現場在這座公寓樓所在大街的另一端。現場到處都是瓦礫,從(cong) 兩(liang) 個(ge) 救援地點來回一趟,我的腳底已磨出了水泡。為(wei) 最大限度拯救生命,我們(men) 決(jue) 定在兩(liang) 個(ge) 地點同步開展救援作業(ye) 。救援現場,急救車的警報聲、大型工程車作業(ye) 的聲音此起彼伏。但也經常會(hui) 出現全場突然靜默的瞬間,我甚至能聽到身邊隊友的呼吸聲。這樣的靜默,是因為(wei) 正在進行緊張的生命探測。

  有一次在趕赴現場的途中,由於(yu) 道路部分中斷,救援車輛將原本狹窄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我們(men) 決(jue) 定徒步前往作業(ye) 點。小跑近半個(ge) 小時到達作業(ye) 點後,衣服已經全部濕透。連續作戰,大家的體(ti) 力幾乎用盡,有的隊員雙手一度顫抖到無法控製。但一聽到“這裏有敲擊聲”的呼喊,大家立刻打起精神,迅速展開營救,探測、破拆、救助……絕不放棄每一個(ge) 生命跡象,絕不放鬆每一次救援行動。看到包括孕婦、兒(er) 童在內(nei) 的幸存者被成功營救出來,大家從(cong) 心底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短短幾天,中國救援隊與(yu) 當地民眾(zhong) 結下了深厚情誼。夜晚,天氣變得愈發寒冷,當地居民給我們(men) 點起火把取暖。走在街上,遇到曾共同作業(ye) 的救援隊時,彼此會(hui) 停下友好地打招呼。有被營救的幸存者家屬專(zhuan) 程趕來向我們(men) 致謝。一名當地男子特意拿來一袋橙子,隊員們(men) 執意不收。他說:“你們(men) 為(wei) 我們(men) 做了這麽(me) 多,請讓我們(men) 也表達一點謝意。”我們(men) 曾多次接到當地居民求助,去廢墟中幫他們(men) 尋找家人。經過最大努力,即使未能搜尋出生命跡象,家屬也表示理解。我們(men) 從(cong) 哈塔伊體(ti) 育場營地撤離前,將食品、飲用水、部分帳篷等生活物資及全部醫療物資留給災區,作為(wei) 對災區民眾(zhong) 的一份心意。

  在土耳其期間,中國救援隊累計派出救援人員21批次、308人次,搜索評估建築87棟,排查總麵積超過70萬(wan) 平方米,共營救被困人員6人,搜尋遇難者11人。當地居民感激地說:“中國救援隊辛勤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他們(men) 解救了我們(men) 在地震中的受困者。”在送別中國救援隊時,土耳其外交部地區協調員伊斯馬伊爾對中國救援隊的辛勤工作表示深深感謝。

  高烈度的地震,對人類是巨大的災難。越是在危機時刻,越能親(qin) 身體(ti) 會(hui) 到什麽(me) 是守望相助、患難與(yu) 共,什麽(me) 是風雨同舟、有難共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