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李一默作品研討會舉辦:由縣城出發,通向“自我”和世界

發布時間:2023-02-21 10:4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高凱)由中國作家網主辦的“李一默作品研討會(hui) ”日前在京舉(ju) 行。青年作家李一默從(cong) 事小說創作十餘(yu) 年,其作品創作擁有共同的主題,即書(shu) 寫(xie) 自己離開之後家鄉(xiang) 縣城的變化,被認為(wei) 在當下青年寫(xie) 作者中頗具代表性。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林榮認為(wei) ,李一默的創作已初步告別了小說家的青澀階段,正走向自我成熟之路。在這個(ge) 過程當中,作者試圖把很多對生活的思考深入地容納進小說中去,這也賦予了作品基本的麵貌。小說《大地》《去右玉找一棵樹》《火焰山》等都與(yu) 時代的風貌緊密貼合,又具有一種底層關(guan) 懷意識。

  《當代》雜誌執行主編徐晨亮認為(wei) ,短篇小說《銅人》是李一默全部作品中最體(ti) 現“貼著人物寫(xie) ”的篇目。《銅人》的情節線索並不複雜,但小說中的“銅人”通過特定的視角與(yu) 周遭世界進行充分的精神互動,作者的感受力在這個(ge) 形象中被激活了。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副主編崔慶蕾談到,以《小縣城》為(wei) 代表的多篇小說中,可以發現李一默雖然具備相當龐大的個(ge) 人經驗,但卻相對少地動用個(ge) 人的經驗儲(chu) 備進行創作,作者更願意朝向更開闊的生活和世界,以想象和虛構的方式展現比較成熟的敘述能力。崔慶蕾認為(wei) ,李一默小說“弱故事性強敘述性”,文學能量在敘述中蓄積鋪展,帶有特別的韌性和味道。

  作家劉汀指出,李一默小說中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力可圈可點,尤其對縣城生活的記憶如數家珍,能夠感受到不同身份的人物的視角、知識水平、文化水平,並已經試圖用不同的角度來建構一個(ge) 完整的小說世界。

  青年評論家行超認為(wei) ,李一默的小說中有著青年寫(xie) 作者裏不常見的文學自覺,他始終朝向尋找答案的方向勇敢前進,人物在個(ge) 人身份與(yu) 社會(hui) 身份的選擇中袒露內(nei) 心對生活的矛盾,並最終認識到故鄉(xiang) 對精神成長的重要性。

  李一默當日表示,自己的絕大多數小說都是根植於(yu) 家鄉(xiang) 山西右玉,這個(ge) 小縣城是曆史上“走西口”的必經之地,也是新時期以來充滿生機活力的一片沃土,他對故鄉(xiang) 的風土人情充滿感念。“作為(wei) 一個(ge) 寫(xie) 作者,我深知自身的局限性。文學創作不能‘閉門造車’,寫(xie) 作者需要把自己打開,走出去。”李一默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