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多地創新推出食品安全監管新舉措 外賣員參與守護舌尖安全

發布時間:2023-02-21 11:15:00來源: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

  近來,多地市場監管部門創新推出食品安全監管新舉(ju) 措,讓外賣騎手擔任食品安全監督員,激發多元社會(hui) 力量共同參與(yu) 食品安全治理,更好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點外賣解決(jue) 日常飲食需求,這對餐飲行業(ye) 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地方探索聘任外賣員擔任食品安全監督員,將外賣騎手納入食品安全治理體(ti) 係,實現食品安全社會(hui) 共治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的同向發力。

  外賣騎手如何監督食品安全?對餐飲行業(ye) 監管會(hui) 產(chan) 生怎樣的影響?記者在多地進行了采訪。

  持證上崗,外賣騎手變身食品安全監督員

  “叮咚!”接到訂單,戴好頭盔,騎上摩托,山東(dong) 省禹城市的外賣騎手楊碩駕輕就熟地奔向取餐點。抵達時,商家已經將外賣打包完畢,楊碩習(xi) 慣性地走進廚房,看一眼環境衛生。

  外賣騎手還能進出商家廚房?“看,有這個(ge) 。”楊碩笑著拍了拍胳膊上的紅袖章,現在,他“解鎖”了新身份——禹城市的食品安全監督員。

  2022年8月,禹城市拓寬食品安全社會(hui) 監督渠道,健全食品安全社會(hui) 共治製度,充分發揮外賣騎手“食安哨兵”作用,選拔第一批30名外賣小哥聘為(wei) 食品安全監督員,同時頒發聘書(shu) 和紅袖章。

  “外賣小哥佩戴紅袖章後,可進入商家後廚查看食品加工製作、環境衛生、清洗消毒等情況,現場糾正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wei) ,並可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反饋。”禹城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劉保萍介紹。

  不僅(jin) 是禹城市,全國不少地區都推出了類似的食品安全監管新舉(ju) 措。

  2022年8月,四川省宜賓市在全市選任外賣配送行業(ye) 食品安全義(yi) 務監督員,負責監督市區內(nei) 第三方網絡餐飲服務及外賣配送行業(ye) 食品安全,並對監管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先後選任市級監督員36名、縣級監督員298名。

  這些外賣小哥在配送過程中,一旦發現餐館後廚髒亂(luan) 差等食品安全隱患問題,可以及時拍照,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聯絡員進行舉(ju) 報,為(wei) 食品安全社會(hui) 共治提供助力。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去年也聘任了10名外賣騎手擔任食品安全社會(hui) 監督員。“外賣餐飲店量大麵廣,尤其很多沒有堂食隻做外賣的餐飲店,通常開在隱蔽偏僻的街巷裏,市場監管部門很難對其進行係統有效的監管。外賣騎手每天要與(yu) 餐飲商家打交道,讓他們(men) 當食品安全監督員最合適不過。”吳江區市場監管局黨(dang) 委委員、食品安全總監吳斌說。

  “外賣小哥當食品安全監督員具有天然優(you) 勢。”中國法學會(hui)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陳音江表示,外賣小哥的監督會(hui) 進一步增強執法的針對性和準確性,同時可倒逼商家從(cong) 源頭采取措施,做好食品安全保障。

  某外賣平台食品安全負責人認為(wei) ,這項新舉(ju) 措凸顯了監管的開放多元,能夠有效實現食品安全社會(hui) 共治,打通食品安全宣傳(chuan) 教育、社會(hui) 監督、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創新食品安全社會(hui) 共治新機製。

  加強培訓,多元激勵提升騎手積極性和專(zhuan) 業(ye) 性

  楊波是宜賓市敘州區的一名外賣騎手,每天中午時分最忙碌。與(yu) 其他外賣騎手進店直接拿走外賣不同,楊波會(hui) 仔細檢查外賣包裝,查看店裏的衛生環境。“作為(wei) 食品安全義(yi) 務監督員,每次取餐我都要看看餐館裏的衛生環境,顧客如果對餐館有投訴,我也得將投訴意見搜集起來。”

  在一次送餐中,楊碩發現一家提供涼菜的飯館沒有按規定操作,便隨手拍下問題反饋至當地市場監管部門。他的“火眼金睛”是在培訓中練就的。培訓中他了解到,因涼菜保質期短,夏天容易滋生細菌,需要有獨立的操作間。

  當前,不少地區先行先試、大膽探索,不斷提升服務意識、管理效能,沉澱出不少有益的經驗、有效的做法。

  禹城市開展食品安全監督員聘任上崗培訓會(hui) ,為(wei) 外賣騎手詳細講解監督流程,普及食品安全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通用衛生規範等,提升外賣員食安相關(guan) 的知識與(yu) 技能,以幫助他們(men) 更好地發現問題。

  “禹城市專(zhuan) 門出台規定,對食品安全監督員進行積分管理,舉(ju) 報獎勵越多,積分也就越高,並與(yu) 評獎評優(you) 掛鉤,有效調動了騎手積極性。”劉保萍介紹。

  在宜賓市,擔任食品安全監督員的外賣員,都需要參加監管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業(ye) 務知識培訓。楊波已經接受了3次培訓。他說,以前隻知道查看餐飲服務人員有沒有健康證,通過培訓了解到還要看健康證時效,看餐飲店衛生許可證,監督越來越細致。

  宜賓市市場監管局安全總監黃宇介紹,當地還完善了相關(guan) 考核評比機製,食品安全義(yi) 務監督員聘期結束後,會(hui) 根據工作情況給予考核。合格者優(you) 先參與(yu) 宜賓市外賣配送行業(ye) “金騎士”評選,不合格者就不再續聘。

  蘇州市吳江區對外賣騎手開展了食品安全共治共管業(ye) 務培訓,為(wei) 外賣騎手們(men) 現場講解證照公示、明廚亮灶、文明餐桌等食品安全監管知識。吳江區外賣配送行業(ye)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周栩介紹,為(wei) 了提高監督效率,區裏還建立了“菜單式”工作聯絡機製,監督員們(men) 通過小程序上傳(chuan) 視頻、圖片、文字等信息,就能實現監督“一鍵直達”,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收到後會(hui) 立即進行反饋。

  成效初顯,“微力量”納入基層治理體(ti) 係

  前不久,蘇州市吳江區外賣騎手小程趕到盛澤鎮某外賣餐飲店取餐時,發現後廚衛生狀況不容樂(le) 觀,馬上拿出手機將現場拍攝下來,發給了吳江區市場監管局盛澤分局執法隊員。一小時後,執法人員就來到這家店突擊檢查,查證屬實後,當場做出了警告處罰。

  “能為(wei) 食品安全出一份力,非常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通過監督,外賣商家更規範了,生意更好了,我們(men) 的訂單也會(hui) 更多,形成良性循環,大家都能從(cong) 中獲益。”小程說。

  “形成良性循環”道出了這項創新探索的生命力所在。據介紹,去年12月10日,禹城第二批20名食品安全監督員經過培訓已上崗,目前正在培訓第三批。“未來,這支監督隊伍力量將日益壯大,形成社會(hui) 監督、行業(ye) 監督、行政執法監督三方合力,進一步提高外賣餐飲業(ye) 整體(ti) 食品安全水平。”劉保萍說。

  外賣騎手監督食品安全的做法在多地已初顯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舉(ju) 報內(nei) 容有局限。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食品安全協調科負責人淩燕說,在統計外賣騎手參與(yu) 的食品安全監督案例時發現,舉(ju) 報內(nei) 容基本與(yu) 環境衛生相關(guan) 。“外賣騎手不是專(zhuan) 業(ye) 執法人員,無法發現‘違法添加’等更專(zhuan) 業(ye) 更深入的問題。”淩燕坦言。

  監督隊伍需擴容。多地受訪監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外賣商家千千萬(wan) ,現有的監督員數量還遠遠不夠,隻有發動更多的外賣騎手參與(yu) 進來,才能更好發揮優(you) 勢,讓“微力量”融入治理體(ti) 係。

  為(wei) 促進這項新探索、新舉(ju) 措行穩致遠,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shu) 長唐健盛建議,守護食品安全應遠近兼顧、綜合施策,讓外賣監督員這股新生力量更好融入行政監管、行業(ye) 自律、社會(hui) 監督的協同共治大格局中。

  “食品安全關(guan) 鍵還是餐飲企業(ye) 要誠信守法經營。”陳音江建議,有關(guan) 監管部門要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方法,采用與(yu) 網絡餐飲實際情況相匹配的先進技術手段,提高監管能力水平,為(wei) 消費者守護好“舌尖上的安全”。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