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在河南鶴壁看“淇水湯湯”,聆聽《詩經》誦讀洋洋盈耳
中國青年網鶴壁2月20日電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2月19日,“寫(xie) 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上主題宣傳(chuan) 活動采訪團走進河南鶴壁淇濱區,一窺《詩經》中淇河的模樣。
淇河是鶴壁的母親(qin) 河,被譽為(wei) 詩河、史河、文化河。自《詩經》開始,鶴壁和淇河緊密相連,成為(wei) 詩歌發源和傳(chuan) 承的重要地域。《詩經》中有39篇直接描寫(xie) 過它的秀美與(yu) 神奇。2014年,中國詩歌學會(hui) 將淇河命名為(wei) “中國詩河”。
旖旎的淇河,像一條舞動的彩帶,從(cong) 太行山奔湧而出,不僅(jin) 流出了神奇的天然太極圖,更孕育了煙波浩渺的千鶴湖、碧水涓涓的七裏溝、白浪拍岸的白龍廟、雲(yun) 蒸霞蔚的許溝溫泉、神秘浪漫的金山寺、古風古韻的鹿台閣和飛鳥成群的淇河國家濕地公園等景點。2015年,淇河生態區被國家旅遊局、環保部評為(wei)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沿線的鄉(xiang) 村旅遊景點也在蓬勃興(xing) 起。
走進淇河國家濕地公園,蘆葦蕩和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據介紹,該公園總麵積4987畝(mu) ,其中濕地麵積4065畝(mu) ,濕地率81.43%。濕地公園內(nei) 地質地形多樣,水質良好,為(wei) 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是河南省生物種類最豐(feng) 富的區域之一,淇河也是河南省魚類種類最多的河流之一。
該公園科普宣教休閑區建設有9座小島,從(cong) 《詩經》描寫(xie) 淇河的39首詩歌中,挑選9首為(wei) 小島命名,並通過種植相應植物及采用聲光電等具象手法打造了“詩經九洲”。桃夭、淇奧、摽有梅、采薇、蒹葭……詩意的名字與(yu) 優(you) 美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
在《詩經》九洲區域,淇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鶴苑項目,總占地60畝(mu) ,擬打造全國鶴種類最全、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集科普、養(yang) 殖、文化、旅遊於(yu) 一體(ti) 的鶴文化綜合展示園區。目前已建設天網20100㎡、精品鶴舍20間,全球共有15種鶴,鶴苑現有鶴類8種,另有其他禽鳥200餘(yu) 隻,初步形成到鶴壁來看鶴的新名片。
以詩為(wei) 主題,鶴壁市建設了淇水詩苑,是我國第一個(ge) 《詩經》為(wei) 主題的文化生態旅遊景區。淇水詩苑沿河而建,呈帶狀分布,全長2.5公裏,占地麵積約1000畝(mu) 。園區內(nei) 共收錄詩歌1500首,主要以曆代詠淇詩歌和鶴壁籍詩人所寫(xie) 的詩歌為(wei) 主要內(nei) 容,已成為(wei) 市民們(men) 寫(xie) 詩、誦詩的首選之地。
自《詩經》開始,鶴壁和淇河緊密相連,成為(wei) 詩歌發源和傳(chuan) 承的重要地域。新時代,鶴壁市深度挖掘“中國詩河”淇河的曆史文化資源,積極向世人展示淇河流域積澱深厚的曆史文化風采,一個(ge) 充滿詩情畫意的城市正在崛起。(張香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