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紅樓:北京大學與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出版座談會舉行

發布時間:2023-02-22 10:2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日前,《紅樓:北京大學與(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創建》(以下簡稱《紅樓》)出版座談會(hui) 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大紅樓)召開。本次座談會(hui) 由共青團中央宣傳(chuan) 部、北京大學指導,由北京大學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北京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大紅樓)、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

  《紅樓》由著名學者、北京大學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韓毓海教授和青年學者陳斕共同撰著,北京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郝平教授作序推薦。

  出版座談會(hui) 上,《紅樓》作者韓毓海談到,該書(shu) 出版時自己“感慨萬(wan) 千”。“從(cong) 寫(xie) 觀念史到寫(xie) 社會(hui) 史,我感覺重點是寫(xie) 人。有一個(ge) 詞叫‘因緣’,這些人為(wei) 什麽(me) 匯聚在一起,是為(wei) 救中華人民於(yu) 苦難。”

  《紅樓》作者陳斕回憶該書(shu) 的創作時感慨,如何寫(xie) 出新意,打動年輕人?首先要打動自己。“鄧中夏是1917級北京大學中文係的學生,100年之後,我成為(wei) 2017級研究生。這些師兄師姐親(qin) 切得像我的同學一樣,我很關(guan) 注他們(men) 當年怎樣去找人生的出路。‘找出路’,是我們(men) 每個(ge) 年輕人都要麵臨(lin) 的一個(ge) 人生命題。這本書(shu) ,也是兩(liang) 代青年的一個(ge) 對話。”

  出版座談會(hui) 上,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表示:“《紅樓》是一本關(guan) 於(yu) 孕育和尋找的書(shu) ,革命先驅對道路、初心、方法的尋找貫穿始終。作者用一貫的磅礴敘事,寫(xie) 出了20世紀初的北大紅樓。這是一本有溫度、有激情的黨(dang) 史教材,它讓黨(dang) 的生命在文學中再一次誕生。”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表示:“這本書(shu) 挖掘出我不知道的史料,鮮活生動,吸引人一口氣讀完。曆史能夠給我們(men) 真正的智慧、底氣、勇氣。”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dang) 史教研部毛澤東(dong) 思想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祝彥認為(wei) ,該書(shu) 有正確的黨(dang) 史觀,以嚴(yan) 謹的學識進行敘述,富有情懷。“有史、有實、有事、有論,文章抓住細節、關(guan) 注細節,但是沒有拘泥於(yu) 細節。用大曆史觀駕馭史料,擺脫了細節化與(yu) 碎片化的傾(qing) 向,功力深厚。”

  北京大學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部長任羽中說:“《紅樓》思想鋒利,風格犀利,我覺得很有價(jia) 值。這本書(shu) 既是我校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重要成果,也是下一步黨(dang) 史學習(xi) 常態化很好的教材。”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北大紅樓)館長楊家毅指出:“《紅樓》從(cong) 邏輯的必然、曆史的必然深刻論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成立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該書(shu) 內(nei) 容豐(feng) 富,寫(xie) 作手法新穎,可讀性強。”

  《紅樓》甫一出版即入選中宣部《黨(dang) 建》雜誌社黨(dang) 建網“黨(dang) 建好書(shu) ”、長安街讀書(shu) 會(hui) 推薦新書(shu) ,被譽為(wei) 一本教育激勵廣大青年和黨(dang) 員幹部賡續紅色血脈、繼承永久奮鬥傳(chuan) 統、勇毅建功新時代的優(you) 秀之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