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跨國企業在中國】共享發展機遇,它們為何紛紛看好中國市場?

發布時間:2023-02-22 10:40: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上海2月21日電(記者 曹迪)在上海,無論是走在弄堂深處與(yu) 老洋房之間,還是穿梭在高樓林立的街道上,都能感受到這個(ge) 城市由內(nei) 而外散發出的開放與(yu) 包容氣息。當前,超過6萬(wan) 家外資企業(ye) 、891家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以及531家外資研發中心雲(yun) 集上海,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更大的蓬勃發展。它們(men) 為(wei) 什麽(me) 看好中國,又紮根上海呢?近日,“新時代新機遇——跨國企業(ye) 在中國”媒體(ti) 團的記者們(men) 實地探訪奧特斯、保時捷、樂(le) 高樂(le) 園、聯合利華、美敦力、強生等一批知名跨國企業(ye) ,來聆聽他們(men) 的真實聲音。

  營商環境優(you) 化,為(wei) 跨國企業(ye) 發展植土壤

  “我對中國政府在營商環境提高方麵有很大的信心,也看到了積極的舉(ju) 措和行動。”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wei) 群說道。

  1985年,強生進入中國,成為(wei) 改革開放以來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ye) 。強生在上海建立的一站式合作創新平台更是強生全球四大開放創新平台之一。宋為(wei) 群表示:“這些年,政府不斷強調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無論是國家藥監局對創新醫療產(chan) 品的加速審評政策、還是像博鼇、大灣區這樣先行先試區綠色通道,都將幫助我們(men) 全球領先的創新產(chan) 品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市場,服務中國老百姓。我剛從(cong) 博鼇回來,我們(men) 有多款眼科產(chan) 品以及未來的手術機器人等都將通過新‘國九條’政策和當地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快速上市。”

  宋為(wei) 群還表示,疫情期間政府積極幫助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為(wei) 企業(ye) 跑前跑後,令他深受感動。

  上海樂(le) 高樂(le) 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潔也認為(wei) ,中國的營商環境曆經了巨大變革,正不斷朝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展。“得益於(yu) 簡政放權、優(you) 化服務來吸引投資,上海樂(le) 高樂(le) 園項目在市、區各級行政管理部門給予的專(zhuan) 業(ye) 指導和精準服務下,在控規報批、水係調整、項目核準、施工許可辦理等方麵開辟了綠色通道,上海樂(le) 高樂(le) 園度假區項目快速推進。”

  同樣對上海營商環境讚歎的還有聯合利華大中國區副總裁曾錫文。“我們(men) 對上海充滿感激。”他說,“上海營商環境非常好,它是貼近國際規則的,也是非常符合跨國公司需求的。”今年是聯合利華投資中國的100周年。曾錫文表示展望今後的100年,希望能與(yu) 中國共同發展。

  人才資源保障,為(wei) 跨國企業(ye) 增添活力

  作為(wei) 最早進入中國的跨國企業(ye) 之一,聯合利華深耕中國發展三十多年來,在上海設立了聯合利華北亞(ya) 區管理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在全國擁有8大生產(chan) 基地。上海研發中心匯集了全球12個(ge) 國家的近400名研發人員,絕大多數科研人員擁有博士學曆,超過半數擁有海外學習(xi) 或工作經驗。曾錫文說:“我們(men) 將企業(ye) 的全球研發中心放在上海,正是看中上海的人才資源,上海始終是高端人才流入的高地,尤其是創新型人才。”

  作為(wei) 奧地利在華最大的投資企業(ye) ,奧特斯非常注重本土化人才的培養(yang) 。據奧特斯中國區董事會(hui) 主席潘正鏘介紹,2014年起,奧特斯與(yu) 上海開放大學攜手,把大學老師請進廠區,為(wei) 基層員工授課,並全額資助員工大專(zhuan) /大學教育的學費。針對高潛能的員工,企業(ye) 還全額資助員工碩士和博士學費,培育本土創新型人才。同時,給予這些員工跨部門輪崗和外派的機會(hui) 。

  “要做出本土化的策略,首先要有能理解中國市場的本土人才。”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wei) 群表示,“強生中國從(cong) 高管到一線員工基本實現100%本土化。強生中國區的董事會(hui) 都是中國人,可以講中文,且都有海外工作經曆,了解全球運營體(ti) 係和中國市場特色,將全球策略和中國策略結合。”同時,強生致力於(yu) 培育和發展創新型人才,通過針對性的定製化領導力培訓、全方位升級福利計劃、多元包容的企業(ye) 文化、廣闊豐(feng) 富的發展空間,跨部門、跨地域、跨業(ye) 務的輪崗計劃等,吸引和發展本土優(you) 秀人才。

  政策支持,為(wei) 跨國企業(ye) 提供有力保障

  1989年,全球領先醫療科技企業(ye) 美敦力在中國設立第一個(ge) 辦事處。1996年,美敦力在中國上海正式落戶,目前已向中國市場引入超過500種創新產(chan) 品。“一係列投資舉(ju) 措和多樣化的本土合作,代表了美敦力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和信心。中國政府對醫療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製度和創新研發等方麵的支持,為(wei) 醫療行業(ye) 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持續推進將不僅(jin) 造福人民,也將為(wei) 醫療行業(ye) 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表示。

  2001年,保時捷進駐中國市場。2022年全年,保時捷在中國市場的新車交付量達93,286台,中國連續八年穩居保時捷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先生表示:“對保時捷來說,中國遠不隻是一個(ge) 銷售市場,更是一個(ge) 創新引擎,正在引領重要發展趨勢,並對全球經濟產(chan) 生影響。為(wei) 了進一步提高本土創新能力,我們(men) 不斷擴大研發矩陣,增設了保時捷中國數字科技、保時捷研發中國分支、保時捷工程北京辦公室等。”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保時捷與(yu) 中國的汽車產(chan) 業(ye) 共同成長。“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正在堅定不移地向‘電動化、智能化和共享化’進行轉型發展。我們(men) 感謝中國政府在推動行業(ye) 發展方麵做出的巨大努力。這些努力將為(wei) 行業(ye) 提供難得的機會(hui) ,使中國成為(wei) 新的汽車強國。”柯時邁先生說道。

  上海市外國投資促進中心主任薛峰表示,2023年上海將實施“利用外資築基引強”行動,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以更大力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實舉(ju) 措推動政策賦能、更優(you) 環境穩定外商投資信心和預期。在政策的支持下,外商也會(hui) 深耕中國市場,與(yu) 中國共享發展機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