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高校建“服飾博物館” 展藏古今服飾物品逾萬件
【解說】來自中國清朝中早期已有數百年曆史的漢式女裝、具有極強藝術價(jia) 值和實用性,用精湛鞣製技藝手工製作而成的赫哲族標識“魚皮衣”、各類中國當代服裝設計大師的前沿作品....近日,記者走進位於(yu) 南昌市南昌縣江西服裝學院的中華服飾博物館,這裏收藏展出著中國不同時代的服裝、飾品、織物、蠟染、刺繡、紡織器件和資料等多達萬(wan) 餘(yu) 件。
【同期】江西服裝學院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唐新強
這個(ge) 館整個(ge) 有收藏了上萬(wan) 件藏品,比方說我們(men) 現在這個(ge) 位置是“史述衣裳”展區,它就展現了我們(men) 璀璨的中華服飾文化,把它表達出來。我們(men) 還有56個(ge) 民族服裝展區,把我們(men) 56個(ge) 民族豐(feng) 富的精美的我們(men) 的民族文化表達了出來。
【同期】江西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副館長 孫承飛
還有一個(ge) 特色就是非遺方麵的特色,因為(wei) 我們(men) 收藏了很多非遺的服飾,一些(非遺)服飾文化的東(dong) 西。還有苗族的苗銀,它的工藝也屬於(yu) 非遺類的,專(zhuan) 注於(yu) 非遺類別,專(zhuan) 注於(yu) 少數民族的手工藝,其實它就是代表服飾文化一個(ge) 很鮮明的特點的東(dong) 西。
【解說】據介紹,博物館內(nei) 除了中國古代服飾、少數民族服飾、中國當代設計大師作品等三大展區外,還專(zhuan) 門設有苗族銀飾區、旗袍區、刺繡區、植物染料區、紡織機械區等專(zhuan) 題性展區,集收藏、展示、科普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也為(wei) 教學、科研和對外交流等活動提供了專(zhuan) 業(ye) 化資源。
【同期】江西服裝學院服飾博物館 副館長 孫承飛
它已經是屬於(yu) 國家文物局備案的,它應該是對社會(hui) 完全(免費)開放的一個(ge) 博物館,那麽(me) 它會(hui) 承接一些就是說對社會(hui) 的公共教育活動的這些環節的東(dong) 西。每年到我們(men) 博物館來參觀的人數,其實在疫情之前的話,其實一年的話可以達到三四十萬(wan) 。
【解說】據了解,始建於(yu) 2008年的江西服裝學院中華服飾博物館目前展廳麵積達4500餘(yu) 平方米,已建成國內(nei) 規模較大、體(ti) 係較為(wei) 健全的服飾專(zhuan) 題博物館。
江西服裝學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唐新強還向記者表示,未來將計劃再建一棟麵積更大、館藏更豐(feng) 富,並充分結合教學研用一體(ti) 的服裝博物館,為(wei) 廣大師生提供一個(ge) 更為(wei) 全麵的服裝研究教學應用平台同時,也能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到中國的服飾文化。
【同期】江西服裝學院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唐新強
那麽(me) 所有的這一切的目的是什麽(me) ,我們(men) 就是想讓我們(men) 的學生對我們(men) 中國源遠流長的服飾文明有更深的了解。我們(men) 也希望通過服飾文明的一個(ge) 建設,樹立我們(men) 學生的文化自信,未來我們(men) 也希望讓我們(men) 更多的學生,我們(men) 的校友,投身到我們(men) 服裝強國的建設中,再次讓我們(men) 中國的服裝在世界散發出它璀璨的文化的光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