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柯軍代表:傳統文化既要“流量擔當”,又要保持初心本色
【解說】中華傳(chuan) 統藝術文化如何在當代“出圈”並“破圈”?臨(lin) 近2023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統曲藝技藝的傳(chuan) 承發展受到關(guan) 注。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柯軍(jun) 給出自己的答案:藝術本無界,何談“破圈”?
【解說】迄今已有600餘(yu) 歲的中國“國寶”昆曲是名揚海外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標簽之一。柯軍(jun) 是江蘇省昆劇院第三代傳(chuan) 承人、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長期以來,柯軍(jun) 在進行傳(chuan) 統昆曲的表演和創作之餘(yu) ,致力於(yu) 探索昆曲與(yu) 當代觀眾(zhong) 審美碰撞的實驗。履職期間,柯軍(jun) 重點關(guan) 注傳(chuan) 統文化的保護與(yu) 傳(chuan) 承問題。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 柯軍(jun)
其實,本身就不應該有“圈”,因為(wei) 這個(ge) “圈”是我們(men) 自己人設定的一個(ge) “圈”的。(我覺得)文化、藝術它本身就是一個(ge) 很廣闊的,一個(ge) 無限的空間,我們(men) 自己就不能站在這個(ge) “圈”裏麵畫地為(wei) 牢,而且應該是去吸收更多的藝術和文化(內(nei) 涵)。
【解說】在柯軍(jun) 看來,所謂的藝術“破圈”,並不是站在自己的舒適領域,偶爾把腳往外跨一跨。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 柯軍(jun)
很多人都是站在自己的領域裏麵,(把)腳往外麵跨一跨,其實重心還在自身,“跨界”是真的走出自己的領域,踏踏實實地學一學。
【解說】柯軍(jun) 嚐試以戲曲為(wei) 載體(ti) ,將中西文化碰撞交融。他認為(wei) ,昆曲不應該分為(wei) 傳(chuan) 統與(yu) 當代。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 柯軍(jun)
中國昆曲是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在根源的一個(ge) 外在體(ti) 現,它集中了中國古代的一些優(you) 秀文化的百科全書(shu) ,所以說,它把中國的傳(chuan) 統美學,拿到國際(舞台)上去演的時候,(受眾(zhong) )感受到一種傳(chuan) 統藝術的魅力。(我覺得)成為(wei) 傳(chuan) 統,並不是說它是古老、陳舊,真正的傳(chuan) 統一定是有它的審美(地方)。
【解說】采訪中,柯軍(jun) 還特別強調文化需要“走出去”。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 柯軍(jun)
我們(men) 還不能停留在去展示、去綻放,贏得掌聲,不僅(jin) 是這樣,更多的是出去要學習(xi) ,真正走到對方去,學習(xi) 他們(men) 民族(文化)優(you) 秀的地方,但是我們(men) 也有我們(men) 的文化自信,隻有文化相通了,我想我們(men) 才能更好地把我們(men) 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弘揚好,介紹出去,同樣也是我們(men) 能夠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能夠傳(chuan) 播好中國的好聲音。
【解說】柯軍(jun) 認為(wei) ,傳(chuan) 統戲曲固然麵臨(lin) 著傳(chuan) 承難、演出難等一係列不可回避的問題,但時代也賦予著昆曲更多的機遇。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演藝集團總經理 柯軍(jun)
我們(men) 不僅(jin) 有演出,我們(men) 有更多的是在搞創作,搞傳(chuan) 承,搞保護,搞傳(chuan) 承體(ti) 係,這三年來,我們(men) 也創作了很多反映新時代的一些作品,更多的是(在)線上、“雲(yun) ”上傳(chuan) 播,好多演員都是成為(wei) 了“網紅”,(下一步)我們(men) 的戲劇也會(hui) 借助新媒體(ti) 手段,更多地去傳(chuan) 播我們(men) 的優(you) 秀文化。
【解說】柯軍(jun) 認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既要成為(wei) “流量擔當”,又要保持初心本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