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故事|法治“暖流”激蕩塔河兩岸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2日電(記者 牟昊琨 通訊員 張婭萍)“忠於(yu)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忠於(yu) 祖國、忠於(yu) 人民,恪盡職守、廉潔奉公,接受人民監督……”此起彼伏的宣誓聲響徹塔河兩(liang) 岸,回響在大漠邊城。
2022年12月初,一聲聲宣誓聲拉開了新疆第一師阿拉爾市“群眾(zhong) 法治大培訓”帷幕。
法治暖流“溫”潤心田
“現在是冬閑時節,我們(men) 待在家裏也就做做家務曬曬太陽,你們(men) 法治宣傳(chuan) 正是時候,我們(men) 可以看看這些法治資料,圖文並茂,讓我們(men) 長知識了,還提高了防範意識。”在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農(nong) 一師十二團正在趕巴紮的社區居民李領軍(jun) 說。
自2022年11月中旬,師市黨(dang) 委全麵依法治師委員會(hui) 辦公室組織開展“群眾(zhong) 法治大培訓”活動,變冬閑為(wei) 冬忙。由師市司法工作者、普法誌願者、專(zhuan) 職律師、人民調解員、法律帶頭人及“法律明白人”等組成的法治宣講團深入百姓家、巴紮集市、企業(ye) 廠區,人員密集地等為(wei) 群眾(zhong) 送上“法治大宣講”盛宴。
“寓法於(yu) 事,寓法於(yu) 宣”。通過以案說法,詳盡解答,向群眾(zhong) 普法宣傳(chuan) ,進一步增強群眾(zhong) 對法律的認知程度和運用法律的能力並及時將法律谘詢及援助案件錄入相關(guan) 辦公係統,定期對谘詢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根據輿情特點和群眾(zhong) 需求突出宣傳(chuan) 重點,增強宣傳(chuan) 實效。
“今天聽了師宣講團宣傳(chuan) 的法律知識,讓我懂得了以後遇到解決(jue) 不了的矛盾糾紛,要用法律途徑來解決(jue) ,回去後我要好好閱讀他們(men) 派發的宣傳(chuan) 資料,教我的家人和孩子們(men) 了解法律知識,生活中一定要遵紀守法。”在十二團的金三角巴紮天一個(ge) 賣水果的大叔在谘詢的法律問題得到解答後高興(xing) 地說。
天氣雖然寒冷,但宣傳(chuan) 活動現場氣氛非常熱烈,不少群眾(zhong) 領取宣傳(chuan) 資料後還踴躍谘詢相關(guan) 法律問題,工作人員耐心解答,習(xi) 近平法治思想、憲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婚姻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家庭教育促進法、防詐騙等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似“暖流”溫潤到千家萬(wan) 戶。
按需施教“精”準灌溉
“阿姨您好!這次群眾(zhong) 法治大培訓的‘菜單’,您最想聽什麽(me) 內(nei) 容的課?這次法治大培訓,您最想了解哪些法律內(nei) 容…… ”
“老師俺想說,日子是吃甘蔗節節甜,吃穿不愁,家家都有小汽車,但是我們(men) 對道路交通安全和酒駕等法律知識知之甚少,希望這樣的課多上……”
這是該師十團昌安鎮聯合相關(guan) 部門展開“點菜式”普法培訓的一個(ge) 縮影。
“這份菜單真不錯,有民間借貸、合同糾紛、婚姻家庭、財產(chan) 繼承、青少年權益保護等30多個(ge) 不同的普法主題,我們(men) 連隊職工現場‘點菜’,律師現場解決(jue) 了6戶土地承包給別人、支付土地租賃資金的問題。”
十六團社綜辦主任、政法委副書(shu) 記、師宣講團成員張順東(dong) 說:法治大培訓已經不再是沉悶嚴(yan) 肅的“課堂”,而是輕鬆愉快的“自助餐廳”,為(wei) 不同層麵的百姓提供需要的普法內(nei) 容,群眾(zhong) 對法治培訓的接受度與(yu) 獲得感大幅度提升。
“法律的力量應該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ti) 一樣”。這句名言詮釋了普法工作中“普”字的重要性。
從(cong) “群眾(zhong) 法治大培訓”活動開始,在塔裏木河兩(liang) 岸的16個(ge) 團(鎮)活躍著一支身披紅綬帶、身穿紅馬甲的法治宣講團,他們(men) 深入尋常百姓家、巴紮集市、企業(ye) 廠區,人員密集地等開展“現場普法”“按需送法”,現場解決(jue) “急難愁盼”法律問題等,這支隊伍就是師市法治大培訓宣講團37名成員,他們(men) 有的是司法工作者、有的是通曉法治知識的普法誌願者、專(zhuan) 職律師、人民調解員、法律帶頭人及“法律明白人”,他們(men) 讓法治宣傳(chuan) “攪熱”了整個(ge) 寒冬,讓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接地氣”“冒熱氣””有溫度”。以職工群眾(zhong) 學員們(men) 近期遇到的熱點、難點和常見多發的問題為(wei) 切入點,以法律知識擺起了課堂“龍門陣”,將法治的潺潺溪水“灌溉”到了職工群眾(zhong) 的寸寸心田。
紅色基因“聲”入人心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men) !把我們(men) 的血肉, 築成我們(men) 新的長城……”“沒有共產(chan) 黨(dang) 就沒有新中國”“生在井岡(gang) 山,長在南泥灣,轉戰數萬(wan) 裏,屯墾在天山……”
在嘹亮的歌聲中,第一師十六團、七團、幸福路街道等8個(ge) 單位相繼拉開了第三、第四期法治大培訓的序幕。
第一師阿拉爾市除了法治課堂外,各個(ge) 團(鎮)、鄉(xiang) 、街道利用每期開班前的唱紅歌觀看紅色影視片活動,還對職工群眾(zhong) 進行了“四史”及兵團發展史的教育,促使“普法教育”與(yu) “紅色教育”齊驅並進。
參加活動的普法誌願者也紛紛表示:“作為(wei) 基層普法工作者,一定要弘揚紅色法治文化,要以革命先烈為(wei) 榜樣,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優(you) 化法律服務,爭(zheng) 當普法先鋒!”
點燃紅色“基因”。該師進一步構建“大普法”“大合唱”工作格局,將“紅色教育”與(yu) “法治教育”相結合,圍繞打造“讓群眾(zhong) ‘看得見、摸得著、聽得懂’立體(ti) 式普法載體(ti) ”工作思路,充分利用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這座精神“富礦”,用好用足用活紅色“資源”,請先輩先烈擔任黨(dang) 史“教師”,把史料文物作為(wei) 黨(dang) 史“教材”,使紀念場館變成黨(dang) 史“教室”,將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與(yu) 貫徹習(xi) 近平法治思想、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相結合,充分利用轄區內(nei) 的紅色曆史紀念館、獲得國家級稱號的“法治文化公園”等法治資源,開展法治宣傳(chuan) 與(yu) 法治教育工作,打造法治紅色文化品牌,為(wei) 師市“群眾(zhong) 法治大培訓”活動增色。
法立於(yu) 上則俗成於(yu) 下。“明法於(yu) 心,守法於(yu) 行”。冬日裏的法治“暖流”激蕩塔河兩(liang) 岸,大漠邊城的10萬(wan) 餘(yu) 名職工群眾(zhong) 享受到法治教育的“盛宴”。
嚴(yan) 冬消散的喜悅,充滿了春天的希望。法潤塔河的春天充滿希望,充滿活力。“群眾(zhong) 法治大培訓”還在深入,法治的暖流正隨著電視的畫麵、電台的電波、網絡的語言、報刊的文字、普法的書(shu) 籍、生動的講解,流進大漠邊城大地、流進每一個(ge) 人的心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