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用科研促進三產融合(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代表委員履職故事)

發布時間:2023-03-03 15:46:00來源: 人民日報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必須有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這就要求我們(men) 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要從(cong) 農(nong) 產(chan) 品全產(chan) 業(ye) 鏈角度,關(guan) 注相關(guan) 技術對產(chan) 業(ye) 的支持。”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產(chan) 品保鮮與(yu) 加工技術研究所所長張誌軍(jun) 接受采訪時,正忙著整理一年多來的調研成果,他說:“通過三產(chan) 融合,將種植業(ye) 和二三產(chan) 業(ye) 打通,必將有力促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調研時我發現,菌菇類大多銷往周邊大中城市的批發市場。很多農(nong) 戶在和我交流時說,有些菌菇味道很好,但因為(wei) 品相不好,在菜市場裏不好賣,最終沒人要隻能扔掉。”張誌軍(jun) 是食用菌領域的專(zhuan) 家,近30年來一直在研究食用菌行業(ye) ,“菌菇的保質期、最佳食用期很短,對保鮮、深加工、物流都有較高要求。這種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很高,通過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進行全方位開發,就能‘物盡其用’,促進農(nong) 民增收。”

  走訪調研中,張誌軍(jun) 發現目前針對食用菌、蔬菜等經濟作物批量成規模的農(nong) 產(chan) 品深加工企業(ye) “還是數量少、技術含量低。”張誌軍(jun) 表示,今年的提案重點關(guan) 注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發展,“引導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加強技術供給;引導食品加工企業(ye) 做大做強並擴大覆蓋範圍,由企業(ye) 將農(nong) 產(chan) 品的營養(yang) 成分、功能成分再次加工,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加工、流通一體(ti) 化發展;依托當地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拉長產(chan) 業(ye) 鏈,構建以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為(wei) 重點、多產(chan) 融合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體(ti) 係。”

  作為(wei) 一名來自農(nong) 業(ye) 科技戰線的委員,張誌軍(jun) 圍繞促進農(nong) 業(ye) 提質增效、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展開了一係列調研。張誌軍(jun) 說:“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一環,而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恰好是體(ti) 量大、產(chan) 業(ye) 關(guan) 聯度高、農(nong) 民受益麵廣的產(chan) 業(ye) ,往往能夠激活一片區域、帶動一方農(nong) 民。”

  ■記者手記

  從(cong) 田野中來 到農(nong) 民中去

  “真問題來自田間地頭,來自農(nong) 民朋友的口頭和心頭。”這是張誌軍(jun) 委員常提起的一句話。

  “當了政協委員,自己的提案更要從(cong) 田野中來,到農(nong) 民中去。”他坦言。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技術從(cong) 實驗室到工廠再到市場,麵臨(lin) 著小試、中試等諸多環節,麵臨(lin) 著市場、資金、人才等諸多因素的製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號角為(wei) 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增添了無窮信心,也指明了奮鬥方向,他相信廣袤農(nong) 村的未來一定會(hui) 更加美好。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