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人大代表艾玎:建議加大青年人才培養力度 緩解“內卷”焦慮

發布時間:2023-03-03 15:5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天津3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青年人才是最具有旺盛科研精力和高度創新力的群體(ti) ,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jun)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艾玎注意到,近年來國家在科研經費上持續增加投入,從(cong) 事科研的優(you) 秀年輕人才數量也在快速。然而相比於(yu) 每年快速攀升的申請量,有的青年項目獲得的資助率在下降,這就相當於(yu) “優(you) 秀的人越來越多,可分給每個(ge) 人的‘餅’卻變少了。”

  據統計,改革開放至2018年年底,我國累計有365.14萬(wan) 人選擇在完成學業(ye) 後回國發展,僅(jin) 2018年一年,我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就為(wei) 51.94萬(wan) 人。 她建議,“加大青年人才培養(yang) 力度,緩解青年科研人員的‘內(nei) 卷’焦慮。”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重要論述。截至2021年,我國共有在校學生3.02億(yi) 人,專(zhuan) 任教師1844.37萬(wan) 人,教育經費支出5.79萬(wan) 億(yi) 元,研發人員572萬(wan) 人年,年度研發經費2.8萬(wan) 億(yi) 元,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教育科研體(ti) 係。

  邁入新時代以來,我國科研工作與(yu) 科研成果呈現井噴式發展,無論是在傳(chuan) 統學科還是在新興(xing) 交叉領域,都湧現了大量優(you) 秀的青年專(zhuan) 業(ye) 人才,艾玎說,“近年來大量海外青年科研人才選擇回到祖國,同時本土培養(yang) 的青年科研人才規模也不斷擴大”。

  針對青年科研人員的“內(nei) 卷”焦慮,她認為(wei) 應加快青年人才培養(yang) ,建設高水平可持續科研梯隊。根據青年人才的特征和類別,給予差異化的精準支持;加大對年輕科技工作者的培養(yang) 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擔重任,完善人才差異化評價(jia) 和長周期支持機製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