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夢林:選擇“農”字,減去“貧”字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書(shu) 記,你什麽(me) 時候回來呀?我想請你幫我出出主意。”
3月3日,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維山鄉(xiang) 水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陳夢林剛到北京,就有村民給她打電話,村民已經數著日子等她回村了。
陳夢林是水口村的“大家長”,全村776戶的家長裏短,都要找她。可在6年前,她還是不受待見的年輕女支書(shu) 。
80後陳夢林在新化縣城長大,和父輩不同,上一代千方百計走出農(nong) 村,得到一個(ge) “非農(nong) ”的身份,陳夢林卻覺得鄉(xiang) 村更有發展潛力,主動回到農(nong) 村。彼時20歲出頭的陳夢林嫁到水口村,工作定在水口村,把自己和“農(nong) ”深深地綁在了一起。
2017年,34歲的陳夢林被推選為(wei) 水口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也是村裏最年輕的幹部。剛上任時,村幹部公信力不足,老百姓戴著有色眼鏡,陳夢林又是女同誌,因此飽受質疑。
最初陳夢林組織鄉(xiang) 親(qin) 開會(hui) ,人都喊不齊。有的抱著孩子來看一眼就走了,能坐一會(hui) 兒(er) 的,已是非常給麵子。
陳夢林沒私心,也不怕得罪人。她說,處理矛盾糾紛,首先得有威信,工作才好推進。農(nong) 村裏講話嗓門大,陳夢林沒辦法,也硬著頭皮“撕喉嚨”,亮足了氣場。“讓他們(men) 知道,這個(ge) 人罵也罵得起,好起來也是好人。”
基層工作講究方式方法。慢慢熟悉後,誰家什麽(me) 情況、誰家什麽(me) 脾氣、誰家說話算數都摸透了,用什麽(me) 方法解決(jue) 最合適,陳夢林都找清了門道。
水口村原先有個(ge) 低保戶,光棍,愛喝酒,隻要不順他的意,從(cong) 來不給別人好臉色。他還曾揚言,自己一個(ge) ,啥也不怕。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裏亂(luan) 得看不下去,陳夢林還去他家幫忙打掃過衛生。
陳夢林說,其實這個(ge) 貧困戶還有個(ge) 弟弟,隻是弟弟不願管他,因此自覺無依無靠。有一次,他喝酒喝到突然動彈不了,陳夢林給他弟弟打電話,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你們(men) 是兄弟,如果連親(qin) 情不要了,那他就是五保戶,歸我管,從(cong) 此之後他的事情就不要你管了。他的土地、田產(chan) 都是村集體(ti) 的,以後你有什麽(me) 事也不要找我。”
弟弟在一場糾紛中曾受過陳夢林的幫助,知道她是個(ge) 公正講理的人。盡管被罵一通,第二天還是乖乖來了哥哥家,帶他去醫院看病。從(cong) 那之後,老刺頭像變了個(ge) 人,踏實了許多,對人也笑眯眯的。陳夢林不忘提醒他,早日戒酒。
在水口村,因殘、因學、因病是致貧的主要類型,擺脫貧困是村裏的頭等大事,但真正做起來並非易事。
陳夢林上任前,水口村有13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她一家一家過篩子,把真實情況放在陽光下曬,清退了48家不符合的。“找我來吵架的場景不堪回首。”陳夢林說。
一些人老實,有困難也不跟其他人說。陳夢林通過到家裏走訪,了解收入情況,按照相關(guan) 標準又納入幾家貧困戶。
幾年下來,村裏人都感受到了陳夢林想幹事的決(jue) 心,和實實在在做事的行動。
“村幹部要有父母心。”陳夢林覺得,自己就像個(ge) 大家長,“小孩子吵架是常有的事,但護著他們(men) 的心都是一樣的。”
陳夢林回憶,剛接手村支書(shu) 的工作時,村子裏到處都是荒山荒地,村民在外務工的居多。疫情這幾年,在外打工的難做,大家想著回來。能讓鄉(xiang) 親(qin) 在家門口就業(ye) ,是陳夢林現在要解決(jue) 的最大的問題。
發展產(chan) 業(ye) ——在陳夢林看來,這也是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方案。“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直接體(ti) 現,就是老百姓的收入穩定增加。”
如今,水口村組建了蔬菜、菊花、油茶等14個(ge) 合作社,有的村民用土地入股或流轉到合作社,得到分紅,村民也可在合作社獲得工作機會(hui) 。
她還嚐試以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附加值,促進農(nong) 民增收。通過企業(ye) 對口幫扶,對本地的稻穀品種富硒改良,原先賣2塊一斤的稻穀,現在有人出價(jia) 兩(liang) 倍以上。周邊生活品質較高的人群也來爭(zheng) 相采買(mai) 富硒蔬菜,帶孩子體(ti) 驗蔬果采摘。水口村正在發展采摘觀光農(nong) 業(ye) ,帶動餐飲、親(qin) 子遊,讓一產(chan) 、二產(chan) 、三產(chan) 深度融合,逐漸盤活整個(ge) 產(chan) 業(ye) 。
“總之,隻有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了,能夠實現最終的共同富裕。”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陳夢林希望與(yu) 其他代表共同探討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路子。
2021年,陳夢林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ge) 人”稱號。她帶頭拍視頻,學用抖音,給自己定下了達到5000個(ge) 粉絲(si) 的目標。村民跟著一起學,現在,用手機拍視頻直播,已經成了當地農(nong) 民的基本技能。
微山鄉(xiang) 有一位做直播的90後網紅,陳夢林主動找到她說,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人才,希望她能來助力。陳夢林在村子裏搭建了一個(ge) 直播基地,去年培訓了400多名主播,今年和相關(guan) 職業(ye) 技術學院合作,計劃培訓1000名主播,與(yu) 周邊幾個(ge) 村共同推廣當地的特產(chan) 。
來北京參加兩(liang) 會(hui) ,她拿出自己最大的行李箱,裝上了新化的紅茶、豆腐乳,這些特產(chan) 頗有名氣,還沒到北京,就已經在湖南代表團裏都送出去了。
陳夢林也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刻。她記得,三年前,她答應初三的孩子參加家長會(hui) ,卻趕上村裏有急事,加班到很晚,那天還受了些委屈,回去路上,陳夢林忍不住哭了。
“都是晚上想一想,第二天又不自覺地往村子跑。”陳夢林有個(ge) 外號叫“迷路大王”,可唯獨從(cong) 微山走去村子的路,她記得最清。
選擇“農(nong) ”字,陳夢林說,自己不後悔。她想告訴年輕人,認準了一條路,帶著責任感認真去做,就會(hui) 離夢想越來越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