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關於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審查結果報告

發布時間:2023-03-09 15:0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主席團: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guan) 於(yu)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yu) 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議事規則等規定對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初步審查的基礎上,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根據各代表團的審查意見,作了進一步審查。國務院根據審查意見對計劃報告作了修改。現將審查結果報告如下。

  一、2022年計劃執行情況總體(ti) 是好的

  2022年,麵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保持了經濟社會(hui) 大局穩定。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認為(wei) ,國務院及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認真執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審查批準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及相關(guan) 決(jue) 議,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宏觀調控政策靠前發力並及時出台接續政策措施,不斷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六穩”“六保”工作,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爭(zheng) 取實現最好結果,全年經濟保持增長,就業(ye) 總體(ti) 穩定,物價(jia) 平穩,國際收支狀況較好,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年度計劃的主要預期目標大部分實現,主要任務總體(ti) 進展順利。

  同時也要看到,計劃執行中仍存在一些不足。預期不穩、消費不振,社會(hui) 投資積極性不高的狀況要抓緊轉變;多目標多政策協調仍有不足,有的政策措施動態調整不夠;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現象仍較突出;有的目標任務采用簡單分解辦法,有的在執行中存在傳(chuan) 導不暢或層層加碼、“一刀切”、脫離實際等現象。對此,需要加強計劃評估和政策評估,不斷積累經驗,以利於(yu) 改進計劃編製和執行工作。

  二、2023年計劃草案總體(ti) 可行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認為(wei) ,國務院提出的2023年的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符合黨(dang) 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符合“十四五”規劃綱要目標要求,符合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際,就應對內(nei) 外部環境變化和麵臨(lin) 的困難風險挑戰、落實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作了相應安排,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總體(ti) 要求、主要預期目標、宏觀政策取向、主要任務基本協調匹配,總體(ti) 可行。

  三、建議批準計劃報告和計劃草案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建議,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批準國務院提出的《關(guan) 於(yu) 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yu) 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批準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草案。

  四、做好2023年計劃執行工作的建議

  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意義(yi) 重大。要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精神,認真執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審查批準的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及相關(guan) 決(jue) 議,紮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ti) 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hui) 大局穩定,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為(wei) 此,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建議:

  (一)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從(cong) 改善社會(hui) 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關(guan) 鍵環節,綱舉(ju) 目張做好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優(you) 化相機調控和精準調控,把握好時度效。政策出台前注意充分聽取各方麵意見,注重與(yu) 經營主體(ti) 溝通,並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加強對經濟運行的跟蹤監測,及時優(you) 化調整相關(guan) 政策,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做好“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期評估,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優(you) 化。

  (二)著力擴大國內(nei) 需求。搞好統籌擴大內(nei) 需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著力擴大有收入支撐的消費需求、有合理回報的投資需求、有本金和債(zhai) 務約束的金融需求。多渠道增加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注重改善消費條件和消費環境。保障項目建設要素資源,加快形成投資實物工作量。充分調動社會(hui) 投資積極性,放寬社會(hui) 投資市場準入,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完善支持政策。

  (三)依靠改革開放激發動力活力。著力破解深層次體(ti) 製機製障礙,進一步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jue) 定性作用。聚焦經營主體(ti) 和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切,持續深化簡政放權、放管服改革,創造和優(you) 化國企敢幹、民企敢闖、外企敢投的政策環境和製度環境。健全以管資本為(wei) 主的國資管理體(ti) 製,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國企整合重組,謀劃好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ye) 改革行動方案。夯實農(nong) 業(ye) 基礎,激發鄉(xiang) 村經濟活力。著力推進城鄉(xiang) 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力支持企業(ye) 穩訂單、拓市場、擴投資,注重解決(jue) 企業(ye) 麵臨(lin) 的實際問題。做好綠色轉型工作。

  (四)優(you) 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從(cong) 製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cong) 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全麵梳理修訂涉企法律法規政策,持續破除影響平等準入的壁壘。完善公平競爭(zheng) 製度,清理和防範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為(wei) 民營企業(ye) 開辟更多空間。加強中小微企業(ye) 管理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落實構建親(qin) 清政商關(guan) 係要求,切實為(wei) 民營企業(ye) 解難題、辦實事。

  (五)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充分發揮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作用,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創造更有利於(yu) 全社會(hui) 科技創新的環境和條件,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的支持。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ti) 係。遵循科技發展規律,深化科技管理體(ti) 製改革,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建立健全基礎研究長期穩定支持機製和科學評價(jia) 體(ti) 係。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和能力,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

  (六)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確保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發展,推動房地產(chan) 業(ye) 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壓實責任,及時處置。加強地方政府債(zhai) 務監管,加大存量隱性債(zhai) 務處置力度,堅決(jue) 遏製增量、化解存量,有效識別和防控各種變相舉(ju) 債(zhai) 行為(wei) 。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做好戰略性的物資儲(chu) 備、技術儲(chu) 備和產(chan) 能儲(chu) 備。

  (七)高度重視穩就業(ye) 保民生等工作。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突出做好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村進城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加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加大基層和欠發達地區公共醫療衛生資源投入,做好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常態化防控工作。兜牢基本民生底線,保障好困難群眾(zhong) 和特殊群體(ti) 基本生活,做好農(nong) 村老年人生活保障。完善基層治理平台,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做好安全生產(chan) 和防災減災工作,加強重大災害救援體(ti) 係能力建設。

  以上報告,請審議。

  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財政經濟委員會(hui)

  2023年3月8日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