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

發布時間:2023-03-09 15:17:00來源: 經濟日報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二者缺一不可。

  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為(wei) 人民幸福生活夯實物質條件。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回顧10年,看總量、觀質量,“硬實力”不斷取得新成效。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加到121萬(wan) 億(yi) 元,5年年均增長5.2%,10年增加近70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6.2%。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均預期壽命增長到78.2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打贏了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

  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增強精神力量。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引領,大力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chuan) 承中華文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回顧10年,舉(ju) 旗幟、強自信,“軟實力”持續鑄就新輝煌。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創立,實現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為(wei) 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廣泛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青年一代更加積極向上。

  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我們(men) 要更好地把握二者關(guan) 係,尤其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wei) 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