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造天府文化高地 保護創新齊頭並進
中新網成都3月9日電 (嶽依桐 王利文)提起“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遺址,除了大量形製特別、精美奇特的文物外,發掘現場的實驗室、創新建設的發掘方艙及各類考古“黑科技”也頻頻“出圈”,備受關(guan) 注。“這便是成功的公眾(zhong) 考古範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研究所所長鄭喆軒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道。
據了解,三星堆遺址新一輪祭祀區考古發掘工作出土編號文物17000餘(yu) 件,已轉入實驗室清理階段。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yu) 騰訊SSV數字文化實驗室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以三星堆為(wei) 試點,探索人機協同AI智能考古,創新研發AI技術在輔助文物修複與(yu) 繪製考古線圖方麵的應用工具。
這是繼三星堆遺址在發掘期間創造性、創新性采用田野考古與(yu) 實驗室考古相結合、精準發掘和科學保護相結合的模式,實現考古發掘、係統科學研究與(yu) 現場及時有效的保護相結合後,在文物保護修複領域的再次創新。
三星堆在考古發掘、文物保護、文化利用闡釋等方麵積極創新的探索,是四川堅持保護創新並重,打造天府文化高地工作成效的縮影。近年來,四川重要考古成果不斷湧現;409座博物館助文化春風吹進千家萬(wan) 戶,三蘇文化持續弘揚;“科幻熱”不斷升溫,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hui) 將在成都舉(ju) 辦……曆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四川,正在加快建設新時代文化強省的征程上跑出“加速度”。
在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東(dong) 坡——蘇軾主題展”自去年11月開展以來,人氣高居不下。《瀟湘竹石圖》《洞庭春色賦·中山鬆醪賦卷》《陽羨帖》等蘇軾真跡吸引民眾(zhong) 久久駐足。在蘇軾的家鄉(xiang) 四川眉山,國內(nei) 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蘇”紀念祠堂——三蘇祠也迎來四方遊客。
四川長期以來大力保護、傳(chuan) 承、弘揚“三蘇”文化,全麵保護“三蘇”文物遺址遺跡,不斷加強“三蘇”文化對外傳(chuan) 播力,“三蘇”文韻香飄巴蜀。鄭喆軒認為(wei) ,未來四川或可通過豐(feng) 富文博展示機構的結構和層級,探索更加靈活的方式,從(cong) 而更全麵地推進文化傳(chuan) 播、傳(chuan) 承。
如何讓天府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提升民眾(zhong) 文化自信?除“三蘇”文化的保護傳(chuan) 播實踐、409座博物館和各大考古遺跡為(wei) 載體(ti) 外,作為(wei) 當代最活躍的大眾(zhong) 文學形式之一的科幻,也在天府文化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獨特作用。
電影《流浪地球》熱映以及電視劇《三體(ti) 》的熱播,在中國掀起一波波科幻熱潮。今年10月,全球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科幻盛會(hui) ——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hui) 將在四川成都舉(ju) 辦,成都將成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亞(ya) 洲第二個(ge) 舉(ju) 辦該大會(hui) 的城市。
據了解,作為(wei) 中國科幻原創版權策源地,成都有著中國曆史最悠久、全球發行量最大的雜誌《科幻世界》。該雜誌四十餘(yu) 年不僅(jin) 積澱了大量優(you) 秀的科幻作品,誕生了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還走出了劉慈欣、王晉康、韓鬆等科幻作家。
實際上,四川正把握發揮資源優(you) 勢,打造原創精品力作,配套完善全產(chan) 業(ye) 鏈,營造優(you) 良發展環境,大力推動科幻產(chan) 業(ye) 發展。以成都舉(ju) 例,當下該市正加速布局電影、遊戲、動漫、文旅等科幻產(chan) 業(ye) 鏈,形成從(cong) 西南輻射全國的科幻產(chan) 業(ye) 品牌;還大力建設成都影視矽穀和“中國科幻城”,打造科幻產(chan) 業(ye) 功能區和國際化交流平台。
借世界科幻大會(hui) 舉(ju) 辦契機,2023年一批科幻產(chan) 業(ye) 項目陸續在川啟動。據了解,成都市郫都區2023年首季開工的24個(ge) 項目中,就有總投資達100億(yi) 元的12個(ge) 項目落戶清水河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走廊成都科幻中心,涵蓋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設施等領域。
《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輯、成都市科幻協會(hui) 會(hui) 長姚海軍(jun) 此前曾公開表示,科幻是與(yu) 國際交流的語言,也是產(chan) 業(ye) 發展的契機。目前,四川深厚的科幻文化已初步成形產(chan) 業(ye) 集群,世界科幻進入“成都時間”的契機將有利於(yu) 上下遊資源整合,助力世界科幻名城創建,為(wei) 科幻爭(zheng) 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