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再現花朝節傳統習俗 漢服“走紅”
中新網福州3月11日電(葉秋雲(yun) )“漢服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其中包含的中華文化。”來自澳大利亞(ya) 的保羅(Paul)是一位漢服愛好者,11日上午,在“中華花朝節”開幕式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花朝節,是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之一。當天,以“花開見福,大美中華”為(wei) 主題的2023“中華花朝節”在福建省福州市煙台山公園拉開帷幕。
“中華花朝節”是一項自2021年起舉(ju) 辦的文化活動,每年度舉(ju) 辦的活動聯動全國多地,全麵呈現“花朝節”這一千年曆史的古老節日文化與(yu) 當代幸福生活之間的聯係。2022年,花朝節傳(chuan) 統習(xi) 俗入選了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名錄。
開幕式活動中,來自全國各地的“中華花神”亮相,“戲韻春光”傳(chuan) 統戲曲展演、“蓓蕾花開”少兒(er) 漢服模特展示等節目輪番上演。4歲的孩童穿著漢服翩翩起舞,六旬老者身著一襲唐朝圓領袍在舞台下欣賞舞蹈,漢服現場“走紅”。
保羅表示,漢服是非常美麗(li) 的服裝,它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國的年輕人應該去保護和傳(chuan) 承屬於(yu) 他們(men) 的文化。
六旬老者是海南省漢服文化協會(hui) 負責人李榮。他表示,中華花朝節這個(ge) 傳(chuan) 統節日現在逐步在中國全麵鋪開,很有意義(yi) 。它是屬於(yu) 春天的重要節日,蘊含著人們(men) 對春天的期許。作為(wei) 前輩,帶領大家傳(chuan) 承和弘揚傳(chuan) 統服飾文化的同時,還將深入挖掘背後的傳(chuan) 統禮儀(yi) 文化。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yu) 發展,漢服已經“走紅”海內(nei) 外。福州市傳(chuan) 統文化促進會(hui) 會(hui) 長鄭煒表示,網絡上的信息傳(chuan) 播跨越了國界的限製,很多海外漢服愛好者透過社交平台了解漢服文化;一大批赴海外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也在傳(chuan) 播漢服文化。
主辦方也表示,今年這場“中華花朝節”除了繼承傳(chuan) 統,更重要的是對傳(chuan) 統文化實現創新和創造,希望以青年一代喜聞樂(le) 見的方式呈現傳(chuan) 統節日與(yu) 傳(chuan) 統文化,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到保護和傳(chuan) 承傳(chuan) 統文化、非遺文化的隊伍中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