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新編話劇《屈原》編劇:靈感大多來自《楚辭》
【解說】由湖北長江人民藝術劇院、湖北三峽演藝集團共同創作演出的新編曆史話劇《屈原》即將開啟全國巡演,主創團隊3月13日在武漢舉(ju) 行媒體(ti) 見麵會(hui) 。
【解說】據悉,曆經兩(liang) 年創排的新編話劇《屈原》,由著名劇作家黃維若執筆,兩(liang) 個(ge) 小時的舞台演繹,濃縮了屈原悲壯而偉(wei) 大的一生。
【解說】黃維若稱,創作劇本前,他特意前往湖北宜昌、荊州、隨州采風,收集大量楚國曆史文獻資料,其創作靈感大多來自對《楚辭》的研讀。
【同期】著名劇作家 黃維若
我創作中間我第一次,特別地有感受的是,當你熟讀了屈原的詩歌之後,然後把曆史記載的,他的命運的線索,逐漸理清楚之後,把他的詩歌中間的,直接的語言,放到他的一生的重大事件當中,完全能夠貼合。
【解說】在劇本中,黃維若將《離騷》《天問》《九歌》《橘頌》中的詩句譯成現代漢語,作為(wei) 台詞引用。
【同期】著名劇作家 黃維若
把楚辭翻譯成現代漢語的譯本,至少有100種,你看它的差別,你看對一些東(dong) 西的理解的不同,但是大體(ti) 上又是相同的東(dong) 西,你可以找到你要的一些東(dong) 西。
【解說】20世紀40年代,中國著名文學家郭沫若首次將屈原的形象塑造於(yu) 舞台之上。談及與(yu) 郭沫若先生創作的話劇《屈原》不同之處,黃維若表示,郭沫若版《屈原》誕生於(yu) 抗戰時期,其目的是提振民心士氣,激發大眾(zhong) 的愛國熱情。而今自己創作的《屈原》則側(ce) 重於(yu) 對屈原文化內(nei) 涵的挖掘。
【同期】著名劇作家 黃維若
今天的《屈原》,是我們(men) 在一個(ge) 和平的時期,我們(men) 在一個(ge) 可以安安靜靜的坐下來,來反思一下這麽(me) 一段,戰國後期楚國的曆史,能帶給我們(men) 一些什麽(me) 東(dong) 西。
【解說】屈原是中國偉(wei) 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yi) 文學的奠基人。據考證,屈原誕生於(yu) 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1953年,屈原被列為(wei)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人物形象、思想和政治理念在國內(nei) 外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