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縉雲:大山裏的老人有了“幸福照”
“看鏡頭,笑一笑。”隨著一陣快門聲,家住麗(li) 水市縉雲(yun) 縣大洋鎮前村村的王奶奶有了一張專(zhuan) 屬肖像。她從(cong) 穿著紅馬甲的誌願者手中接過照片,看到自己戴著鑲花草帽舉(ju) 著銅錢鞭的樣子,頓時笑了:“這和過去的很多照片不一樣,你們(men) 拍得好看多了!”
住在大山裏的“銀發族”不會(hui) 使用智能手機,一輩子難得拍幾次照片。近日,共青團縉雲(yun) 縣委員會(hui) 和大洋鎮的團員青年誌願者們(men) 來到縉雲(yun) 縣方溪鄉(xiang) 和大洋鎮前村村,開展“夕陽映像”助老攝影活動,為(wei) 老人定格一份獨家記憶。
誌願者們(men) 穿梭在鄉(xiang) 間的小路上,挨家挨戶上門給老人拍照。為(wei) 了展現老人真實的一麵,誌願者們(men) 主動跟老人聊天,傾(qing) 聽他們(men) 的故事,然後抓拍老人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瞬間。王奶奶當場表演了銅錢鞭,邁著輕快的舞步,和著方言歌曲,格外動聽;王爺爺展示了自己剛劈的柴火,還有一畦綠油油的菜地,和一院子活蹦亂(luan) 跳的雞鴨;張爺爺和李奶奶挽著手,留下一張合照,這也是他們(men) “金婚”的紀念……
“我們(men) 家每年會(hui) 拍一次照片,以前要坐好幾個(ge) 小時的車,到縣城照相館拍一張全家福。”拍完照後,王林生老爺爺給誌願者們(men) 展示了一張張老照片,這些定格的光影記錄了他們(men) 一家的變化和整個(ge) 時代的變遷。“以前拍完照片,要等膠卷洗出來才能取,後來有了數碼相機,拍完照當天就能拿,現在我們(men) 的全家福都是用智能手機拍的,不僅(jin) 方便還能分享給大家看。”王林生笑嗬嗬地說,這些年,他們(men) 從(cong) 泥土房搬進小洋房,兒(er) 孫們(men) 也有穩定的工作,都在縣城安了家,“照片裏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men) 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一張照片就是一段故事。在當天的活動中,誌願者們(men) 給22位老人拍了照片,後續還會(hui) 把照片洗出來放進相框裏,給老人們(men) 留個(ge) 紀念。“小小一張照片,竟能給老人帶來那麽(me) 多歡樂(le)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men) 也明白了山區老人最需要的是陪伴和關(guan) 懷。”共青團縉雲(yun) 縣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常態化開展“夕陽映像”助老攝影活動,爭(zheng) 取走遍每一個(ge) 鄉(xiang) 鎮,為(wei) 老人留下他們(men) 的專(zhuan) 屬記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