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自然降水” 農技人員用科技夯實豐產基礎
近日在山東(dong) ,小麥已經進入返青關(guan) 鍵期。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助力糧食增產(chan) 豐(feng) 收。
在山東(dong) 高密,當地的糧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引進鋪設智能滴灌係統,成了小麥春灌澆水的新“利器”。據了解,目前已經有6000多畝(mu) 小麥用上了這套智能滴灌係統。這種智能滴灌可以模擬“自然降水”過程,水滴細密均勻,能夠有效保護土壤和秧苗。
高密市豐(feng) 俊糧棉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 劉風俊:它澆上以後土壤不板結,透氣性比較好。
這兩(liang) 天,寧陽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千畝(mu) 減壟增地示範田,仔細查看小麥分蘖情況及土壤墒情。去年開始,當地的種糧大戶用上了水肥一體(ti) 化智能噴灌設備。200多個(ge) 高杆智能噴灌頭正進行噴灌作業(ye) ,有效節約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寧陽縣種糧大戶 朱明璐:現在有了這個(ge) 噴灌設備,手機上都能控製每個(ge) 閥門的開關(guan) ,我一個(ge) 人一個(ge) 星期就能全部澆完。
據了解,推廣了減壟增地種植模式,可以增加有效種植麵積20%左右。小麥噴灌過程中,水溶性肥料能一並噴灑到小麥葉麵及根部,有效提高了肥料綜合利用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