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影響日益擴大

發布時間:2023-03-16 14:4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影響日益擴大,筆者依托世界圖書(shu) 館聯機書(shu) 目數據庫(OCLC)、日本情報研究所(Cinii Books)、JSTOR電子書(shu) 數據庫等多個(ge) 國外專(zhuan) 業(ye) 數據庫與(yu) 互聯網平台,以2019-2020年為(wei) 時間範圍,檢索發現了96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在海外館藏、讀者反饋和專(zhuan) 業(ye) 媒體(ti) 報道三方麵皆有可圈可點之處。

  科幻文學——

  邁向世界文壇第一方陣

  自2015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ti) 》獲雨果獎之後,陳楸帆、郝景芳、寶樹、周浩暉等中國科幻作家及其作品也相繼走入世界文壇。此次檢索出的近百部作品中,共有16部屬於(yu) 科幻文學,包括劉慈欣的《三體(ti) 》《超新星紀元》《擎天》《白堊紀往事》《球狀閃電》《流浪地球》、周浩暉的《死亡通知單》、郝景芳的《流浪蒼穹》、陳楸帆的《荒潮》、寶樹的《三體(ti) X》等。

  從(cong) 傳(chuan) 播範圍看,16部科幻文學作品累計海外館藏數達2700家。其中2019年由美國托爾出版社出版的劉慈欣《超新星紀元》英譯本,海外館藏數達586家,涉及美、英、法、德、日等十幾個(ge) 國家,是所有中國科幻作品中最高的。緊隨其後的是該社於(yu) 2019年出版的陳楸帆《荒潮》英譯本,海外館藏數達566家。從(cong) 媒體(ti) 曝光度看,劉慈欣、陳楸帆、郝景芳、寶樹、周浩暉等科幻作家的作品是海外媒體(ti) 集中報道的對象,被《衛報》《每日電訊》《海峽時報》《華爾街日報》《芝加哥論壇報》《大西洋月刊》《紐約客》等歐美媒體(ti) 累計報道224次,劉慈欣個(ge) 人作品的媒體(ti) 報道達167次。從(cong) 讀者反饋來看,科幻作品累計閱讀量超過2萬(wan) 人次,讀者評論累計4000多條。

  值得一提的是《三體(ti) 》。劉慈欣的《三體(ti) 》第一部自2014年11月在英語世界麵世後,截至2020年底,被全球1170家圖書(shu) 館收藏,這是其在全世界範圍傳(chuan) 播的一個(ge) 重要標誌。此外,共有7482名讀者在亞(ya) 馬遜、Goodreads上留下評論,超過6萬(wan) 讀者參與(yu) Goodreads打分評價(jia) 。

  即便將《三體(ti) 》與(yu) 世界經典科幻作品相比,也隻稍遜一籌。英國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3次獲雨果獎,截至2021年8月,其成名作《2001:太空漫遊》的全球入藏圖書(shu) 館數為(wei) 1763家;美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係列》全球入藏圖書(shu) 館數為(wei) 2214家。《三體(ti) 》的1170家全球入藏圖書(shu) 館數說明,在劉慈欣帶領下,中國科幻文學正邁向世界文壇第一方陣。

  上述中國科幻作家作品,無論是傳(chuan) 播廣度,還是媒體(ti) 讚譽、讀者口碑等方麵都表現搶眼。這表明,中國科幻文學生產(chan) 和傳(chuan) 播能力強勁,契合海外讀者閱讀喜好與(yu) 需求。

  兒(er) 童文學——

  中外出版合作結碩果

  近年來,中國兒(er) 童文學表現出眾(zhong) ,無論是兒(er) 童文學作品還是兒(er) 童文學出版機構,屢獲國際大獎。如2016年曹文軒的《草房子》獲國際安徒生獎、2020年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鄂溫克的駝鹿》獲伊索榮譽獎、2020年接力出版社獲博洛尼亞(ya) 年度最佳出版社大獎等。中國兒(er) 童文學正從(cong) 以“引進來”為(wei) 主,向量質並舉(ju) 、對外輸出轉變。

  在檢索的96部作品中,兒(er) 童文學達32部,占總量1/3,涉及作家包括曹文軒、陳佳同、格日勒其木格·黑鶴、顏歌、李健、早稻、林欣等近20位。這些作品的累計海外館藏數達2000多家,媒體(ti) 報道總次數224次。其中,曹文軒的《夏天》《青銅葵花》《檸檬蝶》《偷走娃娃的人》、李健的《小老鼠與(yu) 金種子》《我們(men) 家的中國花園之旅》《神奇的蠶》《木蘭(lan) 》、格日勒其木格·黑鶴的《鄂溫克的駝鹿》等傳(chuan) 播範圍廣,讀者反響熱烈。

  以檢索到的曹文軒8部作品中名氣最高、閱讀人數最多的《青銅葵花》為(wei) 例。截至2021年8月,該作品Goodreads評分4.1分,參與(yu) 打分近千人次,讀者評論180條,評論字數超過100個(ge) 詞的有近100條。其中,156名讀者在留言中提到“中國兒(er) 童文學”,“喜愛”在評論中出現146次,“中國文化”出現80次。可以想見,海外讀者對《青銅葵花》和中國兒(er) 童文學的認可度之高。

  又如陳佳同的《白狐迪拉與(yu) 月亮石》,海外館藏數達241家,Goodreads評分4.1分。2018年,該書(shu) 由英國雞舍出版社翻譯出版,被英國《金融時報》列入“2019最佳童書(shu) ”榜單。這是國際知名出版人巴瑞·坎寧安引進的第一本中國原創兒(er) 童文學作品。他曾挖掘出《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等優(you) 秀作家,使其作品風靡全球。坎寧安說:“這本書(shu) 和作者陳佳同讓我感受到一種全新的中國敘述故事的獨特文化魅力。中國視角下的情節、引人入勝的行動和巧妙的人物設計,通過幽默溫暖的文本語言,吸引更多世界讀者。”

  眾(zhong) 多優(you) 質中國兒(er) 童文學作品走向海外,是多渠道、多模式中外出版合作結出的碩果。本次檢索的96部作品中,8部由上海新聞出版公司出版,在出版品種方麵,該公司位列第一。上海新聞出版公司長期耕耘歐美市場,與(yu) 美國紐約的連線出版社深度合作,在圖書(shu) 選題策劃、內(nei) 容編輯以及發行渠道方麵,已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經驗和規範的流程。該公司策劃出版的“中英雙語繪本係列”童書(shu) ,自2015年起已出版數十種,獲得歐美讀者廣泛讚譽。這從(cong) 側(ce) 麵反映出,出版機構已逐漸成為(wei) 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chuan) 播的主體(ti) 力量。

  譯介隊伍——

  日漸穩定豐(feng) 富強大

  翻譯,是中國當代文學海外傳(chuan) 播的關(guan) 鍵。以往,中國當代文學的對外翻譯與(yu) 介紹,一直由少數漢學家、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專(zhuan) 家等的個(ge) 人學術興(xing) 趣所主導,長期處於(yu) 零散、偶發、不係統的狀態。2019-2020年度的數據顯示,一個(ge) 年齡層豐(feng) 富、人員穩定的中國文學海外翻譯隊伍逐漸形成。

  在96部作品中,排除由中國譯者翻譯、中外合譯以及譯者信息缺失等情況,完全由外國譯者獨立翻譯的作品有62部。從(cong) 區域和國別來看,62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由37名海外譯者翻譯成英、法、德等多種語言在世界範圍傳(chuan) 播。其中,美國譯者19名,翻譯作品32部;英國譯者8名,翻譯作品14部;新加坡譯者2名,翻譯作品5部;法國譯者1名,翻譯作品3部;此外還有德國、荷蘭(lan) 、意大利等國的7名譯者翻譯作品8部。美國與(yu) 英國的譯者共計27名,超過海外譯者總數的70%。

  這些譯者中,除了美國的葛浩文(王安憶《富萍》的英譯者)、米歐敏(麥家《風聲》的英譯者)、閔福德等知名翻譯家外,還湧現出一批新生力量,比如70後、80後青年翻譯家汪海嵐、艾瑞克、施露等。此外,一批長期生活在歐美國家的華人,近些年也加入中國當代文學翻譯隊伍,成為(wei) 中國當代文學走向海外的重要推手。比如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先後翻譯了多部中國當代科幻文學作品,包括劉慈欣的《三體(ti) 》、郝景芳的《北京折疊》、陳楸帆的《荒潮》、寶樹的《三體(ti) X》等,為(wei) 中國科幻文學邁向世界文壇第一方陣作出了貢獻。

  中國當代科幻文學、兒(er) 童文學的亮眼表現以及譯介隊伍的日漸強大表明,中國當代文學國際影響日益擴大。路漫漫其修遠兮,中國當代文學仍需在文學媒體(ti) 、文學批評隊伍國際化等方麵,不斷開拓進取。同時,充分調動海內(nei) 外文學創作、出版、傳(chuan) 播、評論的多元力量,使中國當代文學更好講述中國故事,發揮以文化人、以藝通心的積極作用。

  (作者係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