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爭氣” 端牢能源飯碗
【一線講述】
“加油爭(zheng) 氣” 端牢能源飯碗
講述人: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非常規油氣研究部署項目經理部經理 張金友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這幾天,我耳畔一直回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說的這句話。
貢獻能源是大慶油田發展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對於(yu) 走過風雲(yun) 甲子的大慶油田來說,尋找接替資源迫在眉睫。
2018年,油田決(jue) 定加快非常規油氣勘探。以往我們(men) 都是在砂岩裏找油,大慶油田非常規油氣資源類型獨特,儲(chu) 層和其他油田都不一樣,沒人能說清這種類型的石油在哪兒(er) 、有多少、能否高產(chan) 。還沒開工,一堆難題就劈頭蓋臉砸過來了。
經過一段時間思考,我認為(wei) 應該先從(cong) 岩心以及現場資料入手,尋找前人沒有發現的蛛絲(si) 馬跡。我大膽改變以往在局部斷裂區和砂岩發育區部署的常規思路,向深湖區、生油量更大的凹陷最深部位部署了該領域的第一口係統取心井。
為(wei) 掌握第一手資料,我們(men) 又用幾個(ge) 月時間開展473米岩心厘米級精細觀察,用肉眼和放大鏡仔細觀察,幾個(ge) 月下來,大家滿眼血絲(si) ,有的近視度數長了幾十度。為(wei) 了精準評價(jia) 儲(chu) 層,我們(men) 就像大廚一樣,把岩心剖開,應用各種先進儀(yi) 器研究,最終證實了這種儲(chu) 層有數以億(yi) 計的納米級小孔縫,儲(chu) 集能力很好,改變了傳(chuan) 統認識。
之後,我們(men) 聚焦評價(jia) “有多少油”的問題,通過改造設備、研發儀(yi) 器、創新方案、將實驗室搬到井場等一係列打破常規的做法,終於(yu) 在隻有頭發絲(si) 1/500大小的孔隙中首次發現了大量存在的石油,測定了不同位置儲(chu) 層的含油量。通過這些,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分類評價(jia) 技術標準和第一口“鐵柱子”井,找到了最優(you) 富油層段,部署的第一口水平井試油獲得高產(chan) 工業(ye) 油氣流,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陸相非常規油氣新類型從(cong) 0到1的曆史性突破。
為(wei) 進一步擴大勘探成果,在近一年時間裏,我們(men) 不斷向院士專(zhuan) 家請教,每天在岩心室、實驗室和鑽井現場之間往返,念頭隻有一個(ge) :讓非常規油氣資源新類型成為(wei) 大慶油田接續發展的可靠來源。
正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那樣,“我們(men) 能不能如期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關(guan) 鍵看科技自立自強”。作為(wei) 新時代的石油人,我們(men) 會(hui) 時刻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用科技自立自強端牢咱中國人的能源飯碗。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王建宏、張文攀、張士英、蘇雁、李曉東(dong) 、周洪雙、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孔婷婷、王錫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