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氣象站立田頭 農業氣象觀測網越織越密

發布時間:2023-03-20 16:08: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催生新發展動能。當科技和春耕相遇,會(hui) 給麥田帶來了哪些新變化?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大顯身手,今年的春耕生產(chan) 更有看頭。

  衛星觀苗情 高分衛星遙感觀測麥田長勢

  依靠遠在萬(wan) 裏之外的衛星判斷苗情,它的準確度如何?專(zhuan) 家介紹說,核心就是依靠高分衛星的空中拍攝和傳(chuan) 感技術。植物從(cong) 小到大全生長過程中葉綠素含量會(hui) 逐步積累,衛星的紅外傳(chuan) 感器通過接收葉綠素的光譜反射拍攝,形成近紅外衛星影像,從(cong) 判斷植物葉綠素含量的多少,進而評估植物生長情況。而且由於(yu) 衛星日行萬(wan) 裏,所以可以更大麵積地進行全麵評估分析,避免人工調查的誤差。

  氣象站立田頭 農(nong) 業(ye) 氣象觀測網越織越密

  氣象千萬(wan) 變,十裏不同天。春耕的好幫手,除了萬(wan) 裏之外的衛星,還有地麵的田間氣象站。如今,有了田間氣象站對農(nong) 田環境溫度、濕度、雨量、光合有效輻射等氣象要素的自動監測,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中的施肥打藥、病蟲害防治、農(nong) 作物灌溉也就有了更多科學依據。

  記者從(cong) 國家氣象局了解到,目前,我國農(nong) 業(ye) 氣象觀測站網越織越密。70個(ge) 農(nong) 業(ye) 氣象試驗站、653個(ge) 農(nong) 業(ye) 氣象觀測站、2700餘(yu) 個(ge) 自動土壤水分觀測站組成的現代農(nong) 業(ye) 氣象觀測站網,已經覆蓋全國。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