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 全國春日地圖來了!一起看春天到哪了
今天(3月21日),我國進入春天的第四個(ge) 節氣——春分。春分後,白晝越來越長,黑夜逐漸縮短。一天中,陽光不僅(jin) “上崗”時間延長,熱力也逐漸增加,我國大部進入一年中升溫最快的一段時間。回暖催動春天北上的進程,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賞花、踏春、放風箏、品野菜來感受春的氣息。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全國春日地圖,看常年春分期間哪些地方將投入春的懷抱。
南方春色濃烈 北方加速入春
時值春分,已是仲春時節,百花盛放春色濃。常年來看,在進入春分節氣之前,南方大部的春已十分濃烈,北方多地還是一派冬日景象。進入春分之後,太陽慢慢北移,晝長夜短,陽光的熱力逐漸增強,黃河以北地區平均氣溫也能達到10℃以上。
春分時節,春天的腳步加速向北前進,北方更多的地方將進入春的懷抱。江蘇中部和北部、安徽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陝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大部、天津、北京大部、新疆南疆盆地北部等地會(hui) 在這個(ge) 時節入春。
回暖迅猛 春風正盛
春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等分。此後太陽直射點位置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我國大部氣溫都呈現上升的狀態,進入一年中升溫最快的一段時間。
快速的升溫催動著春的進程,春分時節,春天的腳步從(cong) 長江跨越至長城,黃河以北多地終於(yu) 迎來春信。在古代,春分時節又稱仲春之月,春日暖陽的照拂下,萬(wan) 物生長,柳樹的葉子已不是初春稀疏的模樣,杏花、櫻花等仲春花卉也開始進入最佳觀賞時期。
除了迅速回暖,春風也是將春訊帶給北方的使者。春分時節的春風,時常表現出兩(liang) 副麵孔,時而“吹麵不寒楊柳風”,時而“狂風忽掃萬(wan) 枝花”,溫柔時像一雙手撫慰人心,狂暴時又辣手摧花,不留情麵。
春分時節,春雷聲勢逐漸增強,南方大部的初雷已經響過,開始進入雷電頻發時段;北方多地陸續迎來初雷。古人還通過雷聲來推測天氣,悶雷雨勢綿長,響雷則驟雨。
燕子北歸 繁花似錦
春分有三候:“一侯玄鳥至;二侯雷乃發聲;三侯始電。”玄鳥是指燕子,燕子一般在秋分南飛,春分北歸。時值春分,北方暖意漸濃,燕子歸來代表春也到達了更北的地方。二候雷乃發聲,此時節,黃河流域才開始陸續能聽到春雷第一聲。但閃電這種因冷暖空氣激烈碰撞而產(chan) 生的天氣現象,要等春分第三候才能看到。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春分時節春色正好,賞花的選擇十分豐(feng) 富。一候海棠盛放,潔白的花朵隨春風零星飄落,似乎是春天要在大地記錄下她來過的痕跡。二候梨花如雪,她濃烈的香味和淡雅的身姿相得益彰,為(wei) 春天增添一抹色彩。三候木蘭(lan) 爭(zheng) 春,木蘭(lan) 又稱玉蘭(lan) 花,古人常用木蘭(lan) 比喻冰清玉潔的高貴品格。
豎蛋品春菜 踏春放風箏
在民間,春分時節的習(xi) 俗大多和春字有關(guan) 。人們(men) 賞春的活動內(nei) 容,也不局限於(yu) 春花,還有放風箏、品春菜等。香椿、春筍被陸續端上桌,成為(wei) 春天的限定美食。此外,為(wei) 了慶祝春天的到來,在我國還有春分立蛋的習(xi) 俗,早在4000多年前,人們(men) 就相信春分日這天立蛋更容易成功。
農(nong) 忙正當時
春分農(nong) 忙正當時,春管、春耕、春種即將進入繁忙階段,越冬作物進入生長階段,小麥開始拔節。由於(yu) 氣溫回升快,農(nong) 作物需水量相對較大,北方春季少雨區需加強蓄水保墒。
又是一年春色深!春分時節,隨著天氣回暖,人們(men) 賞春的活動也開始豐(feng) 富多彩。無論是踏春賞景、放飛紙鳶,還是品嚐春菜、體(ti) 驗舌尖上的春天,都為(wei) 日常生活增添了一番趣味。春分後,白晝逐漸變長,陽光照耀大地,希望就在前方,讓我們(men) 懷著這樣的心情,從(cong) 春天出發,奔赴未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