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主要經濟數據裏的民企信心
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小企業(ye) 最先感知到經濟的變化。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今年1-2月主要經濟數據透露出多個(ge) 積極信號,其中小型企業(ye) PMI自2021年5月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
2月,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2.6%,比上月上升2.5個(ge) 百分點,連續兩(liang) 個(ge) 月位於(yu) 擴張區間。從(cong) 企業(ye) 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ye) PMI分別為(wei) 53.7%、52%和51.2%,高於(yu) 上月1.4、3.4和4.0個(ge) 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說,各規模企業(ye) 景氣水平不同程度回升,其中小型企業(ye) PMI自2021年5月以來首次升至擴張區間。
“去年很長時間小型企業(ye) 製造業(ye) PMI處於(yu) 臨(lin) 界點以下。”在3月15日發布上述數據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說,2月製造業(ye) PMI回升至52.6%,達到了近年來較高水平。同時,服務業(ye) PMI也達到了55.6%,達到近期高點。“這充分說明企業(ye) 的預期在好轉,也表明今年經濟企穩回升有很好的微觀基礎支撐。”
“企穩回升”是當天發布會(hui) 上反複被提及的關(guan) 鍵詞,它概括了我國經濟運行的開局情況。付淩暉說,“企穩回升”主要表現在生產(chan) 需求回升向好,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經濟循環逐步改善,經營主體(ti) 活力趨於(yu) 增強。
趙慶河在解讀今年2月製造業(ye) PMI時說,2月,穩經濟政策措施效應進一步顯現,疊加疫情影響消退等有利因素,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複商複市加快,我國經濟景氣水平繼續回升。統計數據顯示,2月,各分類指數均高於(yu) 上月,調查的21個(ge) 行業(ye) 中有18個(ge) 位於(yu) 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7個(ge) ,製造業(ye) 景氣麵繼續擴大。
在市場預期改善方麵,生產(chan) 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wei) 57.5%,高於(yu) 上月1.9個(ge) 百分點,升至近12個(ge) 月來高點,企業(ye) 信心繼續增強。2月的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也繼續回升,服務業(ye) 景氣水平升至較高景氣區間,建築業(ye) 景氣水平升至高位景氣區間。從(cong) 服務業(ye) 的市場需求和預期看,新訂單指數和業(ye) 務活動預期指數分別為(wei) 54.7%和64.8%,高於(yu) 上月3.1和0.5個(ge) 百分點,服務業(ye) 市場需求釋放加快,企業(ye) 對行業(ye) 恢複發展信心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和民營企業(ye) 高度重疊的小型企業(ye) 、小微型企業(ye) ,無論活力還是預期都相對改善得更為(wei) 明顯。付淩暉說,從(cong) 1月、2月的情況看,企業(ye) 生產(chan) 特別是小微型企業(ye) 的生產(chan) 在改善,“規模以上工業(ye) 當中,小微型企業(ye) 1-2月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2.4%,速度快於(yu) 大型企業(ye) ”。
國家統計局工業(ye) 司首席統計師王新對此分析,1-2月,針對中小企業(ye) 的減稅降費、金融扶持等政策顯效加力,規模以上工業(ye) 私營企業(ye) 、小微企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速較上年12月加快1.5、1.7個(ge) 百分點,回升幅度超過全部規上工業(ye) 。
但伴隨企業(ye) 活力顯現、發展信心增強的同時,一些挑戰仍無法忽視,不少中小企業(ye) 依舊麵臨(lin) 著訂單難找、成本難降、賬款難收、融資難求、人流物流難通等問題。“從(cong) 1-2月工業(ye) 增加值、投資、消費數據看,經濟複蘇的大趨勢十分確定,但大家期待的報複性反彈似乎沒有出現,整體(ti) 表現相對平穩。”華興(xing) 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認為(wei) ,這與(yu) 疫情後居民、企業(ye) 心理上、財務上仍有一定的陰影有關(guan) ,需要時間來逐步治愈。
趙慶河則結合中國物流與(yu) 采購聯合會(hui) 的調查數據表示,2月,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景氣狀況持續改善,訂單不足的製造業(ye) 和服務業(ye) 企業(ye) 占比較上月雖有所回落,但仍超過50.0%,這表明市場需求不足問題仍較突出,“我國經濟恢複基礎尚需鞏固”。
紅塔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也撰文分析,盡管2月PMI明顯恢複,需求、生產(chan) 和信心企穩的良性循環正在建立,但考慮到外貿的下行壓力、房企銷售回款難以及要留足各主體(ti) 資產(chan) 負債(zhai) 表修複時間等因素,宏觀經濟政策仍需發力,以鞏固現有的複蘇成果。
對於(yu) 今年1-2月民間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的持續回落,中誠信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毛振華認為(wei) 這說明經濟修複市場化程度不夠。他在接受采訪時說,經營主體(ti) 是經濟行為(wei) 的主要引擎,盡管政府掌握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工具,但政府並非引擎,而是經濟行為(wei) 的環境,關(guan) 鍵是把經濟政策落實到民營企業(ye) 等市場主體(ti) 身上。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