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央企加大戰略新興產業布局,聚焦這些重點領域

發布時間:2023-03-22 15:38:00來源: 第一財經

  近段時間以來國資委多次發聲,明確要求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國資委主任張玉卓21日在第二屆國有經濟研究峰會(hui) 上表示,國有企業(ye) 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主體(ti) 、重要力量。將著力從(cong) 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率型發展轉變,進一步加大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力度,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調整,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在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切實發揮好科技創新國家隊、產(chan) 業(ye) 發展領頭羊、安全支撐主力軍(jun) 作用。

  談及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國資委副主任、中國社科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理事長翁傑明表示,圍繞增強產(chan) 業(ye) 引領力深化改革,更好推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

  他表示,將聚焦實業(ye) 主業(ye) ,以市場化方式大力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加大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工業(ye) 母機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力度,加快在重要領域和關(guan) 鍵節點實現自主可控,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引領帶動我國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向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高端邁進。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也認為(wei) ,國企在發展戰略上要進一步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優(you) 化投資方向。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要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優(you) 化,尤其是服務於(yu) 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農(nong) 業(ye) 強國等強國建設。

  黃群慧表示,國企要通過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chan) 業(ye) 革命趨勢有效提升技術牽引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創新力,在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yu) 儲(chu) 能等未來產(chan) 業(ye) 探索多元化有利於(yu) 前沿技術孵化、多元化資金投入、早期市場培育等體(ti) 製機製。

  近年來中央企業(ye)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不斷加快。過去5年,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年均增速超過20%。國資委明確,力爭(zheng) 2023年中央企業(ye) 製造業(ye) 新增投資比重達到13%,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布局比重提高2個(ge) 百分點以上。

  在提升科技創新力方麵,翁傑明在會(hui) 上透露,將強化科技創新主體(ti) 作用,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推動“科改示範行動”充實擴圍,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完善科技人才評價(jia) 機製,構建以實效為(wei) 導向的科技創新工作體(ti) 係,提升投入產(chan) 出水平,力爭(zheng) 取得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白崇恩指出,國有企業(ye) 在推進實現我國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過程中,需要解決(jue) 好一些問題,如任期與(yu) 創新研發的周期不匹配問題,完善容錯機製,提升科研成果有效轉化等。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