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貼心娃”90後李楠楠:養老服務業呼喚更多年輕人施展抱負
90後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南通佰仁堂常青樂(le) 齡護理院護理員李楠楠從(cong) 事養(yang) 老工作快12年了。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再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她,希望繼續為(wei) 打通養(yang) 老護理員晉升通道努力。
李楠楠從(cong) 小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讀初中時奶奶因病去世。為(wei) 了寄托自己對老人的深厚情感,畢業(ye) 後她堅定地投身養(yang) 老行業(ye) ,成為(wei) 養(yang) 老行業(ye) 中的一名“小年輕”。
那時,護理院裏幾乎都是年紀大的退休護士。李楠楠負責失能失智老人的日常照料,每天都要幫老人們(men) 翻身、擦背、吸痰等。起初,她的父母不理解女兒(er) 的選擇,但她覺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養(yang) 老事業(ye) 總要有人做。養(yang) 老是一件專(zhuan) 業(ye) 的事情,專(zhuan) 業(ye) 的事就應該由專(zhuan) 業(ye) 的人來做,未來到養(yang) 老機構養(yang) 老會(hui) 是趨勢”。
在護理院,一些老人有認知障礙,時常脾氣暴躁,見人就打。一次,李楠楠在幫一位老人輸液時,被掰傷(shang) 了手指,腫了好幾個(ge) 月。但她還是忍住疼痛,耐心地與(yu) 老人溝通,勸導老人同意接受治療。她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其實,每個(ge) 護理員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養(yang) 老護理工作靠的不僅(jin) 是細心和耐心,最重要的是愛心”。
曾經,有谘詢養(yang) 老服務的人擔心年輕從(cong) 業(ye) 者不能沉下心照顧老人,擔心服務質量和醫療水平能否達標。李楠楠說:“我們(men) 隻能拿時間證明,年輕人也可以做好養(yang) 老服務。”
憑著一腔熱愛,她堅持了下來。如今,在護理院裏,很多人會(hui) 開玩笑地說“有楠楠,無難事”,她也成了許多老人的“貼心娃”。
自2018年1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代表,每次來北京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她都會(hui) 把“加強養(yang) 老從(cong) 業(ye) 人員專(zhuan) 業(ye) 隊伍建設”寫(xie) 進建議裏。在她看來,盡管我國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養(yang) 老服務有效供給仍顯不足,服務水平仍有明顯差距,養(yang) 老服務人才短缺是造成這種需求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5年中,她也看到了積極的變化。
2019年,她提出“加大養(yang) 老護理人員專(zhuan) 業(ye) 隊伍建設、恢複護理員資格證”的建議,得到了民政部高度重視,專(zhuan) 門回複了她的建議。第二年,護理員資格證在全國範圍內(nei) 重新得到恢複。各地護理員的待遇也在不斷提升,很多地方為(wei) 了吸引人才進入養(yang) 老行業(ye) 發放入職紅包。
這幾年,她欣喜地發現,許多90後、95後甚至00後剛畢業(ye) 的護士加入了養(yang) 老行業(ye) ,各地開始出台政策為(wei) 養(yang) 老護理員發放專(zhuan) 屬補貼。隨著國家政策不斷向養(yang) 老服務行業(ye) 傾(qing) 斜,以及《養(yang) 老護理員國家職業(ye) 技能標準(2019年版)》推出,年輕護理員的收入和專(zhuan) 業(ye) 性都得到了提高。
可是,在李楠楠看來,這離“補齊專(zhuan) 業(ye) 人才缺口”還差得很遠。“十四五”時期,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hui) 。相比龐大的社會(hui) 需求,養(yang) 老行業(ye) 人才隊伍建設仍遠遠不夠,年輕的專(zhuan) 業(ye) 養(yang) 老護理員更稀缺。“一些年輕人要麽(me) 謀取更好的發展,要麽(me) 選擇更舒適的行業(ye) 。想讓年輕人長久留在養(yang) 老護理院工作,還是太難了”。
如今,走上管理崗的李楠楠開始與(yu) 同事一起負責招聘工作,她又發現了新的現實問題:醫美、體(ti) 檢等行業(ye) 蓬勃發展,成了00後護理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的熱門就業(ye) 選擇,“他們(men) 覺得那裏更有吸引力。在養(yang) 老行業(ye) ,很多年輕人看不到職業(ye) 發展的前景”。
技術人員職稱通道不暢通,很少有人能評上副高及以上職稱,不少年輕人缺乏成就感、價(jia) 值感和榮譽感。在李楠楠看來,這依舊是造成養(yang) 老行業(ye) 年輕人流失的一大原因。“年輕人在養(yang) 老行業(ye) 晉升難,很多人選擇離開醫養(yang) 結合機構去醫院,導致醫養(yang) 結合機構招不來、留不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她建議,完善醫養(yang) 結合機構醫護專(zhuan) 業(ye) 技術職稱,設立正高級職稱,打通職業(ye) 晉升通道,體(ti) 現職業(ye) 前景、成就感、價(jia) 值感和榮譽感。同時新增醫養(yang) 結合機構醫護人員評審專(zhuan) 業(ye) 目錄,科學製定醫養(yang) 結合機構醫護人員的職稱評審標準。
“大力發展養(yang) 老服務事業(ye) ,要呼喚更多年輕人加入進來,並能在其中施展抱負。”李楠楠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