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江豚歸來》研討會召開:生動講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
中新網北京3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從(cong) 對“江豚正在歸來”的生動記錄到對“江豚何以歸來”的時代作答,紀錄片《江豚歸來》以多條敘事脈絡及維度,生動展現人類與(yu) 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展現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方案。
日前,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機關(guan) 服務局、江西省廣播電視局共同主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機關(guan) 服務局新視點中心、中國紀錄片網、南昌廣播電視台承辦的紀錄片《江豚歸來》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
作為(wei) 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十四五”紀錄片重點選題規劃、國家廣播電視總局2022年第四季度優(you) 秀國產(chan) 紀錄片,紀錄片《江豚歸來》以多條敘事脈絡及維度,生動展現人類與(yu) 大自然的相處之道、和諧之美、美美共生。主管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主創人員和專(zhuan) 家學者等,圍繞本片的多重價(jia) 值、內(nei) 容創作,以及創新探索等議題展開討論。
研討會(hui) 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機關(guan) 服務局黨(dang) 委書(shu) 記、局長劉穎肯定了《江豚歸來》的匠心品質和主題價(jia) 值。江西省廣播電視局一級巡視員白文鬆介紹,本片的幕後創作團隊平均年齡隻有30歲左右,團隊在一年時間裏走訪了長江5省8個(ge) 城市、拍攝素材超4000G。他表示,《江豚歸來》已於(yu) 去年12月在美國天下衛視等海外平台播出,向世界講述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故事,展現了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南昌廣播電視台黨(dang) 組書(shu) 記、台長、南昌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李良生以凝練的“思想價(jia) 值”、豐(feng) 厚的“學術價(jia) 值”和獨到的“影像價(jia) 值”為(wei) 題,深入闡述本片的價(jia) 值追求,表示未來將繼續紮根本地,力爭(zheng) 產(chan) 出更多精品力作。
作為(wei) 參與(yu) 創作的科學家代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郝玉江講述了自己參與(yu) 創作的一些動人細節。在他看來,《江豚歸來》不僅(jin) 具有較高的紀實影像價(jia) 值、科學資料價(jia) 值和科普傳(chuan) 播價(jia) 值,更飽含人文情感價(jia) 值,具有鮮明的國際傳(chuan) 播價(jia) 值。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人“關(guan) 注我們(men) 國家像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特有的物種方麵的努力,了解更多的中國保護故事,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
北京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陸地認為(wei) ,本片不僅(jin) 選題價(jia) 值高,而且時代立意深,全景式展現了江豚保護從(cong) 專(zhuan) 業(ye) 性到全民性的轉變過程,同時還具備較高的藝術價(jia) 值,在充滿戲劇性的敘事過程中呈現出較強的觀賞價(jia) 值。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yu) 傳(chuan) 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楊乘虎認為(wei) ,本片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向世界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治理重要成果的一部生動作品,同時,本片也為(wei) 公眾(zhong) 提供了一個(ge) 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影像讀本。
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傳(chuan) 媒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研究員冷凇看來,《江豚歸來》還有較大的長尾價(jia) 值和開發空間,後續可從(cong) 科普視角、經濟視角、國際視角、教育視角乃至文創視角等方麵,進一步挖掘釋放本片的價(jia) 值潛力。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國家傳(chuan) 播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王宇認為(wei) ,在打造新型主流媒體(ti) 的當下,《江豚歸來》可貼合Z世代的特點,進行短視頻、互動遊戲等多元產(chan) 品開發,把科學教育做到青少年心中去。
“《江豚歸來》可以說是一部具有強烈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優(you) 秀作品”,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hui) 編輯部主任李躍森認為(wei) ,本片具有強烈的揭秘性,很多內(nei) 容既是曆史首次展示,也是以往鮮為(wei) 人知的;同時,注重彰顯人的主體(ti) 性,全片至始至終都圍繞著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來進行表現。另外,本片還具有深刻的啟迪性,表達了對於(yu) 人與(yu) 自然關(guan) 係的思考,又留給了觀眾(zhong) 足夠的空間。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hui) 組織聯合會(hui) 會(hui) 長範衛平當日表示,紀錄片《江豚歸來》通過對江豚歸來這一生命狀態的真實寫(xie) 照,引發人們(men) 對其背後自然保護的思考,與(yu) 此同時,通過弘揚科學精神,探索科學智慧,使人們(men) 在觀看這部紀錄片當中感受到科技創新和教育的力量。
他指出,《江豚歸來》從(cong) 對“江豚正在歸來”的生動記錄到對“江豚何以歸來”的時代作答,以觀照時代的全景視角、珍貴豐(feng) 富的影像記錄、多元動人的紀實敘事,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過程中的“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力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