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西安“盛唐密盒”表演者:用有趣的方式推廣中國文化
中新網西安4月2日電 (記者 黨(dang) 田野)近日,由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區推出的“盛唐密盒”表演火爆“出圈”。該表演由兩(liang) 位扮演“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工作人員出題,並隨機挑選遊客上台參與(yu) 答題。“房謀杜斷”組合配合默契、談吐風趣,與(yu) 遊客的互動更是“爆梗”不斷,表演視頻也在網絡上受到廣泛熱議。“盛唐密盒”演職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有趣的表演形式,能讓遊客了解到更多的中國文化。
周末下午,距離晚間的首場表演還有一個(ge) 多小時,“盛唐密盒”的舞台前便聚集了不少慕名而來的觀眾(zhong) 。有“老粉絲(si) ”表示,“兩(liang) 位演員口才好,是因為(wei) 說過脫口秀”。對此,演職人員給出了答案。
“脫口秀我們(men) 以前其實也講過一陣子,算是一個(ge) 業(ye) 餘(yu) 愛好。在與(yu) 觀眾(zhong) 互動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他們(men) 答不上來的問題,我們(men) 會(hui) 想辦法跟他進行一些好玩的互動,讓他放鬆下來。”“杜如晦”的扮演者陳安認為(wei) ,在表演中能否回答出問題其實並不重要,讓觀眾(zhong) 獲得快樂(le) ,然後從(cong) 中了解一些曆史文化知識,才是演出的目的。
陳安告訴記者,“盛唐密盒”每天晚上表演4場,一場時長約為(wei) 10分鍾。為(wei) 了演好自己的角色,除了要提前換上古裝,還要模仿古人說話的語氣。同時,也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chu) 備。
“因為(wei) 我們(men) 的問題不僅(jin) 是曆史、詩詞,隻要是涉及咱們(men) 中國文化的內(nei) 容,基本上都會(hui) 被設計成問題。我們(men) 會(hui) 給這些問題加工一些‘梗’和有趣的‘包袱’,讓其更有節目效果。”“房玄齡”的扮演者王芳芳稱,雖然自己並沒有網友們(men) 所說的“博士學曆”,但扮演的卻是學識豐(feng) 富的唐朝宰相,這種壓力讓他一直堅持學習(xi) 各種知識。
從(cong) 曆史典故到詩詞歌賦,從(cong) “加減乘除”到“腦筋急轉彎”,層出不窮的智力比拚,往往讓參與(yu) 者“招架不住”,最終隻能獲得與(yu) 演員合影的安慰獎。偶爾有“賢才”能順利通關(guan) ,獎品卻是一根棉簽、一節電池等日常物品,這種反差引得台下的觀眾(zhong) 笑聲連連。
離開水泄不通的“盛唐密盒”舞台,依然能感受到遊客們(men) 的陣陣熱情。在大唐不夜城街區上,類似的表演每天都會(hui) 上演。
參與(yu) 節目創作的李昊琨稱,雖然街區上有各種不同風格的演出,但都有一個(ge) 共同點,那就是“讓演員走入遊客中間”。通過麵對麵的互動表演,引起遊客強烈共鳴,從(cong) 而獲得更好的旅遊體(ti) 驗。
對於(yu) 來自山西大同的遊客方瓔而言,這種開放、包容的旅遊方式,令她耳目一新。“在其他景點,觀眾(zhong) 隻能觀看表演,沒有太多參與(yu) 感。而在西安的景點,我卻能穿上古裝,體(ti) 驗一次古代仕女的生活,特別過癮。”
西安曲江文旅股份演藝管理中心總經理蘇卉認為(wei) ,從(cong) “真人不倒翁”“李白對唐詩”這類“網紅”項目,到充滿盛唐風韻的歌舞表演,這種沉浸式的旅遊體(ti) 驗,不僅(jin) 讓遊客獲得了參與(yu) 感,更給城市旅遊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