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湖北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發布時間:2023-04-04 14:00:00來源: 人民日報

  灰瓦白牆的農(nong) 家小院錯落有致,平整的青石板路直通家門口,幾台農(nong) 機正在田間往返穿行……走進湖北仙桃市郭河鎮姚河村,眼前呈現一幅安居樂(le) 業(ye) 的鄉(xiang) 村圖景。

  “這幾年村裏路修好了,環境變美,還建了衛生室、老年活動室、兒(er) 童之家、文化廣場。”村民程方安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優(you) 化鎮村布局規劃,統籌鄉(xiang) 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深入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體(ti) 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和農(nong) 村現代化。

  湖北幹部群眾(zhong) 認真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讓荊楚鄉(xiang) 村人居環境更好、公共服務更優(you) 、基層治理更有效。

  持續改善農(nong) 村人居環境

  荊州鬆滋市八寶鎮白水淌村,一條河渠穿村而過,兩(liang) 岸步遊道齊整、綠化帶綿延,遠處田野上油菜花與(yu) 麥田黃綠相間,風景如畫。

  村幹部李朝玉頭戴草帽,沿著河邊巡查。一路上每隔30米,就有一座汙水檢查井。他不時打開井蓋,查看井底排水是否暢通。走到四組的汙水處理站,他打開設備控製箱,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

  “過去農(nong) 戶生活汙水直排河渠,一到夏天氣味難聞。”李朝玉說,去年村裏建成汙水處理站,生活汙水全部接入地下管網,集中處理後可用於(yu) 農(nong) 田灌溉,實現循環利用。

  經過截汙、清淤、換水,水質得到改善,如今河渠變得清亮,成為(wei) 村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為(wei) 確保汙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村裏指定李朝玉擔任管護人員,定期巡護、檢查。“有了集中的汙水處理設施,家家戶戶拆除了老式的化糞池、沼氣池和廢棄圈舍,用上了幹淨環保的衛生廁所,村裏環境進一步改善。”村民史文琴說。

  湖北大力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截至2022年底,累計完成10515個(ge) 行政村環境整治;新建、改造戶廁13.15萬(wan) 戶;建成垃圾中轉站2029座,配置農(nong) 村保潔員14.1萬(wan) 人。

  拆除舊棚子,砌上籬笆牆,種上花卉、果樹和中藥材……在仙桃市剅河鎮劉小村,村民們(men) 正在整理房前屋後的閑置土地,利用拆除的舊磚舊瓦片建造小庭院。

  “在鄉(xiang) 村建設中,我們(men) 堅持規劃引領、不搞大拆大建,就地取材、因戶製宜,完成106個(ge) 村莊的建設規劃。鼓勵群眾(zhong) 在房前屋後種植瓜果蔬菜、花卉苗木,發展投資小、見效快的庭院經濟,既美化了環境,又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益。”仙桃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湖北省城鄉(xiang) 人居環境建設“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省基本完成摸底確定的248萬(wan) 戶農(nong) 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建改,實現全省衛生廁所基本普及;全省新增4600個(ge) 行政村完成農(nong) 村生活汙水與(yu) 農(nong) 村改廁同步治理。農(nong) 村人居環境實現從(cong) “幹淨、整潔、有序”向“整潔、優(you) 美、宜居”的跨越轉變。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能力

  走進鹹寧市鹹安區雙溪橋鎮毛祠村養(yang) 老中心,一陣有節奏感的敲擊聲傳(chuan) 來。午飯後,90歲的吳傳(chuan) 耀帶著幾位老人正在餐廳裏練習(xi) 敲鑼鼓。

  “去年搬到這裏來,做飯、洗衣都有人負責,還有朋友們(men) 一起聊天、娛樂(le) ,心情開朗不少。”吳傳(chuan) 耀說。

  《湖北省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農(nong) 村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因地製宜發展政府扶得起、村裏辦得起、農(nong) 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nong) 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農(nong) 村幸福院等互助養(yang) 老設施。力爭(zheng) 到2025年,縣域範圍內(nei) 養(yang) 老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到60%以上,社會(hui) 化運營床位占比達到50%以上。

  2019年,毛祠村返鄉(xiang) 能人吳佑元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改造數間農(nong) 房建起了這個(ge) 養(yang) 老中心。“現在已經有30多位老人入住。費用方麵,老人自己出一點,孩子們(men) 湊一點,基本能負擔得起。”吳佑元說。

  近年來,湖北創新實施“一村多名大學生”等計劃,持續補強農(nong) 村養(yang) 老、醫療、教育等薄弱環節,推動基本公共服務資源下沉,讓老年人可以安居,年輕人能夠樂(le) 業(ye) 。

  3月16日一早,在鹹安區汀泗橋鎮彭碑村衛生室,村醫陳詩正在為(wei) 74歲的村民舒雙雲(yun) 檢查身體(ti) 。“多虧(kui) 了你,我前些天還下不了地,現在能走路了。”舒雙雲(yun) 說,陳詩不僅(jin) 貼心地幫助她康複治療,每天上班時,還專(zhuan) 程開車捎上她到衛生室輸液。

  2017年,大專(zhuan) 畢業(ye) 的陳詩考上了家鄉(xiang) 的村醫崗位。“衛生室改造升級後,工作環境和硬件條件好多了。一般常見病我們(men) 都可以接診,大病及時轉診到上級醫院。”陳詩說。

  五峰縣通過一對一“師帶徒”、保障待遇與(yu) 編製等舉(ju) 措,引進並留住近百名大學生村醫;荊門市推動106位名優(you) 教師與(yu) 65所鄉(xiang) 村學校、薄弱學校結對,開展名師送教等活動200餘(yu) 場次,參與(yu) 教師萬(wan) 餘(yu) 人……2022年,湖北共招募選派2196名高校畢業(ye) 生到基層從(cong) 事“三支一扶”服務。至2022年底,湖北已通過免費訂單定向培養(yang) 、社會(hui) 招聘等方式配備大學生村醫9128名,今年還將配備1900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到2025年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

  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

  “閑置房屋利用起來建民宿,讓大夥(huo) 兒(er) 多一份收入”“要明確設計方案、改造標準、出資比例,讓百姓真正得實惠”……在紅安縣七裏坪鎮柏林寺村“紅星之家”,一場壪組群眾(zhong) 會(hui) 正在召開。

  紅安紅色旅遊資源豐(feng) 富。“這幾年來村裏參觀的遊客越來越多,村裏打算改建一批民宿。改不改,怎麽(me) 改,都由群眾(zhong) 說了算。”柏林寺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劉有福說。

  在廣泛征集群眾(zhong) 意見建議基礎上,村裏請來設計團隊,根據房間數量、尺寸等實際情況,拿出3種改造方案,村民可選擇其中一種實施自主改造,村裏按照一定比例給予獎補。經過村民申請和村裏評議,首批20戶成為(wei) 民宿改造對象。

  “我家的二層小樓完成改造後,能容納7人住宿,預計一年可增收2萬(wan) 多元。”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黃保安笑著說。

  2022年8月起,湖北在全省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yu) 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堅持黨(dang) 建引領、群眾(zhong) 主體(ti) ,以決(jue) 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wei) 路徑,著力實現村美、人和、民富。

  紅安縣以壪組為(wei) 單元,成立村組理事會(hui) 、環境衛生隊等組織,老黨(dang) 員、鄉(xiang) 賢能人、熱心群眾(zhong) 都加入進來,共同參與(yu) 村規民約製定、村級事務管理、環境秩序維護。全縣建成200多個(ge) 壪組黨(dang) 建陣地“紅星之家”。

  “我們(men) 定期組織村民評選創業(ye) 榜、衛生榜、好人榜等榜單,掛在‘紅星之家’顯眼位置,用創業(ye) 致富、環境衛生、孝親(qin) 敬老等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紅安縣小豐(feng) 山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周從(cong) 貴說,在先進模範帶動下,不文明行為(wei) 少了,群眾(zhong) 自治的積極性更高了。

  襄陽市襄州區程河鎮推進“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村一輔警”,調解矛盾糾紛100餘(yu) 起,化解涉法涉訴疑難信訪案件11件;宜都市在各村建立家庭文明誠信檔案,實行積分管理,將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行為(wei) 終身記錄;鶴峰縣栗子村製定紅白喜事移風易俗倡議書(shu) ,形成“婚事新辦、喪(sang) 事簡辦”的新風尚……湖北不斷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農(nong) 村社會(hui) 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