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供應鏈金融助力小微“連而能鎖”

發布時間:2023-04-04 14:0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當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要求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保持韌性,而數字供應鏈金融剛好能成為(wei) 紐帶。IDC中國區首席分析師武連峰強調說,當下的中小企業(ye) 數字化程度非常低,如果能通過數字供應鏈金融倒逼中小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對於(yu) 整個(ge) 中國經濟將會(hui) 起到重要作用。

  開年以來,餐飲業(ye) 成為(wei) 提振消費的主力。在3月29日舉(ju) 行的2023數字供應鏈金融品牌峰會(hui) 論壇上,張亮集團首席財務官周嘉駿分享了一組數據,該麻辣燙品牌的加盟門店數在今年2月、3月突破新高。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hui) 生活服務業(ye) 與(yu) 特許經營部主任張靜帶來的一組數據,也間接說明了特許經營對於(yu) 逆勢的抗風險能力與(yu) 韌性:2019年到2021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從(cong) 13%提高到18%,其中,連鎖品牌門店數漲幅最高的為(wei) 擁有3-10家店的中小餐飲品牌。

  “疫情期間,更多餐飲業(ye) 的線下小微經營者意識到,當外部的經營環境發生一些變化的時候,靠一家店單打獨鬥的抗風險能力是不足的,所以在開新店時會(hui) 更傾(qing) 向於(yu) 加盟一家品牌。”網商銀行場景金融總經理柴瑞博分析說,這造成餐飲業(ye) 結構上的變化,小規模的品牌在不斷地湧現,頭部品牌持續衝(chong) 擊萬(wan) 店規模。

  張靜還發現,包括餐飲業(ye) 在內(nei) ,多家服務業(ye) 企業(ye) 將發展加盟商作為(wei) 今年企業(ye) 發展的首選戰略,其次是數字化發展和深化。“這表現出大家對於(yu) 今年整個(ge) 市場發展的信心以及對於(yu) 未來高效運營的需求。”她說。

  在餐飲老板內(nei) 參創始人秦朝看來,以前很多品牌商收完加盟費可能就不管了,“連而不鎖”,但如今之所以能夠探討加盟連鎖,“連而能鎖”,是因為(wei) 掌握了一些能夠鎖得住加盟商、能進行係統化管理的“密碼”,比如數字化工具、金融工具等。他認為(wei) ,過去3年,外賣、零售直播等模式,成為(wei) 不少企業(ye) 自救的工具,數字化加速的過程也進化出多種商業(ye) 模式與(yu) 能力。

  周嘉駿就在論壇上分享了供應鏈金融帶來的幫助。他說,受疫情衝(chong) 擊,加盟商的資金鏈相對脆弱,往往沒有錢開第二家店或是沒有資金翻新續簽,並且這些小微企業(ye) 難以具備融資條件,常常受限於(yu) 傳(chuan) 統銀行在地域、風控、審批等方麵的要求。“這時網商銀行等互聯網銀行提供的產(chan) 品,可以相對更靈活地助力加盟商開新店。”此外,經銷商在麵臨(lin) 多家加盟店賒賬時,也需要供應鏈金融的支持。

  “對於(yu) 小微經營者尤其是加盟商的門店經營者而言,他們(men) 對於(yu) 資金的需求相對更大。”柴瑞博結合調研結果說,小微經營者融資有4個(ge) 主要用途,分別是原材料采購、新開店、房租和員工工資。

  解決(jue) 了資金有沒有的問題,還得考慮資金周轉效率高不高。廣東(dong) 天福連鎖商業(ye) 集團首席技術官吳祖民在論壇上說,如今加盟商隔天就可以看到回款情況,在使用數字化金融係統之前,這個(ge) 周期有時長達一個(ge) 月。他舉(ju) 例說,便利店加盟體(ti) 係最大的支出是煙款(進煙的支出),“加盟商每周要訂一次貨,因此及時提現非常重要”。截至2022年年底,借助網商銀行的大雁係統,該集團2000家新增加盟店的財務數據一目了然,“我們(men) 的財務從(cong) 1個(ge) 人管200家店到能管1000家店。”

  周嘉駿也表示,在招商、裝修、采購等場景中,加盟商需要更便捷的資金周轉服務。他和團隊從(cong) 收款的POS機、訂貨係統入手,掌握加盟商的收入流水及采購情況,“了解加盟商整體(ti) 進銷存的情況,才算真正走出精細化管理或者數字化管理的第一步”。他說,如今品牌正往二三線城市下沉,不得不麵對運營成本上升的挑戰,“當各省運營團隊管理的觸角不能及時觸達門店的時候,數字化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說供應鏈的數字化是基礎,那麽(me) 基於(yu) 數字供應鏈的供應鏈金融,其實就是‘活水’。”在論壇現場,徐福記首席財務官陳莉芝舉(ju) 了一個(ge) “灌溉”供應鏈上經銷商的例子。今年春節,他們(men) 和網商銀行聯合貼息,幫助多品牌代理的新經銷商旺季備貨,以小成本拉動了出貨量的大幅增長。一名徐福記的經銷商說,今年過年期間的免息貸款,讓他又多備了貨,又多賺了錢。

  在陳莉芝看來,徐福記的經銷商往往是小微企業(ye) ,且分散在全國各地,較難批量推廣服務,大多數還是多品牌的代理商,很容易在旺季時產(chan) 生資金缺口,“這也是大部分快消品品牌的共通點”。

  實際上,作為(wei) 發新品、打旺季、拓渠道、提效率的工具,數字供應鏈金融的價(jia) 值正被重新定義(yi) 。在IDC中國區首席分析師武連峰看來,當前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要求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保持韌性,而數字供應鏈金融剛好能成為(wei) 紐帶。他還強調說,當下的中小企業(ye) 數字化程度非常低,“如果能通過數字供應鏈金融倒逼中小企業(ye) 進行數字化轉型,對於(yu) 整個(ge) 中國經濟將會(hui) 起到壓艙石的作用。”

  秦朝也認為(wei) ,麵對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品牌商尤其是大消費領域的品牌商,唯一確定的就是要進行品牌結構升級和供應鏈升級,“通過有效整合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實現品牌更高效的運營和周轉”。

  在以大消費為(wei) 主題的分論壇上,東(dong) 吳證券消費零售行業(ye) 首席分析師吳勁草介紹了更多消費品牌的轉型情況。他說,名創優(you) 品、波司登、珀萊雅等國貨品牌,實時掌握著數據的變化,通過各加盟店、經銷商的數據反饋,得知哪款產(chan) 品熱銷,哪款產(chan) 品遇冷。“這也帶來消費品銷售邏輯的改變,不同於(yu) 以往反饋期較長,現在不少消費品先被放到渠道上試試,好賣就多生產(chan) ,不好賣就進行反饋、改造,銷售的質量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吳勁草看來,越個(ge) 性化、高速迭代的產(chan) 品越需要來自渠道的反饋,同時品牌也需要將資金流和信息流結合,利用數字供應鏈金融,逐步實現自身的數字化。

  對於(yu) 數字供應鏈金融帶來的降本增效,不少品牌商代表認為(wei) ,這讓他們(men) 能夠解放人力,“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吳祖民舉(ju) 例說,如今財務一線的人員被派到業(ye) 務線,去監管源頭的單據、源頭的業(ye) 務和源頭的流程,“把常規的活交給係統去幹”。他說,企業(ye) 最大的成本是溝通成本,資金流、信息流和業(ye) 務流的貫通不僅(jin) 實現了業(ye) 務財務一體(ti) 化,還節約了很多麵對麵開會(hui) 的時間。

  柴瑞博也認為(wei) ,擁有多個(ge) 加盟商的品牌商,需要做好商品、做好招商,做好門店的服務及供應鏈的服務,“其他的賬、款相關(guan) 的事情就讓係統去解決(jue) 、去迭代”。但他補充說,對企業(ye) 來說,與(yu) 業(ye) 務增長相關(guan) 的數字化轉型往往更容易落地,但與(yu) 降本、提效相關(guan) 的數字化,可能投入產(chan) 出不成正比,需要公司的高層管理者達成共識,並保持長期的耐心,“因為(wei) 這類數字化不會(hui) 在短期之內(nei) 就看到經濟效益,它需要用一個(ge) 較長的周期去衡量、去度量它的價(jia) 值”。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朱彩雲(yun)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