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新角度,發掘小城之美
立足於(yu) 浙江省臨(lin) 海市的青年團隊“五月文創”,以青年視角發掘、積累、傳(chuan) 播本土內(nei) 容,如臨(lin) 海方言、臨(lin) 海百工等曆史文化內(nei) 容。組織青年文藝市集、城鄉(xiang) 係列主題活動、音樂(le) 會(hui) 、藝術節、城市青年探索實踐等,探索更多打開臨(lin) 海的方式。受訪者供圖
櫻花、春風、音樂(le) 、漢服、市集,剛剛過去的這個(ge) 周末,浙江省台州市臨(lin) 海古城,又一次成為(wei) 青年的熱門打卡地。
櫻花市集、“1平方厘米的古城”、小城X計劃……這些都是“五月文創”(以下簡稱“五月”)多年來對臨(lin) 海本地文化的探索。在全國做青年在地文化的圈子裏,五月是一個(ge) 很有代表性的組織,作為(wei) 發起人的王偉(wei) ,更被人熟知的是“格叔”的昵稱。
格叔說:“我們(men) 定義(yi) 自己為(wei) 一個(ge) 文創組織,關(guan) 注城市的發展,其中也包括青年的成長,有一種‘和臨(lin) 海共同生長’的概念在其中。因為(wei) 我們(men) 希望在五月的發展過程中,可以找到一種跟城市一同成長的、健康的生存方式,進而不斷探索和發現這座城市。”
記錄這片土地上自然生長的東(dong) 西
格叔是山西人,大學畢業(ye) 後來臨(lin) 海旅行,便決(jue) 定留在這裏。因為(wei) 在大城市生活過,他反倒覺得小城可貴。
臨(lin) 海古城還有很多老手藝人。格叔常去和他們(men) 聊天,看他們(men) 做東(dong) 西,比如做秤、做棉花被。雖然很多老物件被新的工業(ye) 產(chan) 品逐步替代,但背後的文化不應消失。格叔就想,能不能做個(ge) “臨(lin) 海百工”?
行動之前,他常被問兩(liang) 個(ge) 問題:一個(ge) 是如何保護?很多東(dong) 西的消失是必然的,它們(men) 就是在特定曆史條件下服務生活的物品,不需要刻意地去保留。想明白這一點就不會(hui) 困擾。另一個(ge) 問題是,某些老手藝可能沒有典型性,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那麽(me) 記錄的意義(yi) 是什麽(me) ?“我想就是做一份地方手工誌,記錄這片土地上自然生長出來的東(dong) 西”。
2016年,格叔和小夥(huo) 伴一起做了第一期“臨(lin) 海百工”,主角是製作餅印的師傅。內(nei) 容發布後,反響很熱烈,因為(wei) 大家看過很多官方“大師”,但很少看到普通人視角的普通匠人的故事。
於(yu) 是,更多誌願者因為(wei) 興(xing) 趣和“好玩”加入,建立了一個(ge) 百工誌願者群,大家又發掘自己身邊的匠人,於(yu) 是有了一個(ge) 百工資源庫。大家有做文字的、有拍攝和剪輯的,湊齊了幾十人,在隻有很少經費支持的情況下做了一年。
有一次去拍攝用植物酵母做饅頭令格叔印象深刻。下午趕上匠人休息,晚上10點再過去,拍攝和麵、發酵;睡到半夜兩(liang) 點再趕去拍攝,一直到早晨6點結束。那天吃饅頭時大家都感慨,這是吃過的最好吃的饅頭。
當“臨(lin) 海百工”內(nei) 容越來越豐(feng) 富後,團隊就想把它做成一個(ge) 展覽,將其延續下去。恰逢臨(lin) 海博物館新館開幕,館長邀請他們(men) 去辦展,於(yu) 是又招募了很多誌願者,大多是大學生,大家各施所長,一起埋頭苦幹3個(ge) 月,展就辦起來了。前來參觀的人很多,排的隊很長,這是大城市才能看到的景象。
“拍了這麽(me) 多手藝人,我從(cong) 中看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堅持。”格叔說,通過“臨(lin) 海百工”,他重新認識了很多90後。
你get到小城的張力了嗎
五月於(yu) 2015年“出生”,到現在一直保持著比較“野生”的狀態。五月邊行動、邊摸索,大概經曆了3個(ge) 階段,第一個(ge) 階段是剛開始的空間運營,格叔先在老城區做了一個(ge) 有趣的空間“五月工坊”,類似於(yu) 手工作坊,做陶藝、皮革、咖啡和烘焙,由此認識了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比較活躍的青年朋友。
2016年的時候,格叔覺得光有一個(ge) 空間還不太夠,因為(wei) 每次舉(ju) 辦活動能接待的人數有限,他想把更多老城的信息傳(chuan) 播給這座城市的年輕人,於(yu) 是開始做公眾(zhong) 號,進行線上的輸出,讓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家鄉(xiang) 和城市。到現在,五月輸出了600多篇圍繞臨(lin) 海的文章,做了300多場城市活動,慢慢聚集了一群對城市在地文化關(guan) 注的人,相互之間可以交流學習(xi) 。他們(men) 找到一種跟城市一同成長的、健康的生存方式,進而不斷探索和發現這座城市。
五月品牌和內(nei) 容的負責人胡瑤婷,並不是臨(lin) 海人,但和她接觸過的人,第一感覺都把她當成臨(lin) 海人,特別是在她介紹臨(lin) 海的時候。
夏天,每天下午五六點,住在五月老廠房後麵樓房裏的阿公,就會(hui) 端把凳子,一個(ge) 人坐在樓頂天台乘涼。胡瑤婷站在五月小院子裏抬頭看他,“好孤單”。後來因為(wei) 某天超美的晚霞,胡瑤婷爬上那棟小樓的天台,意外發現那裏是俯瞰整個(ge) 老城區的好地方。
在外人看上去孤獨的畫麵,其實有屬於(yu) 自己的自在。臨(lin) 海老城區大概也是如此,很容易被貼上孤獨落敗的主觀標簽,但當你走進它時,會(hui) 發現這裏的生活別有趣味。
2018年開始,胡瑤婷突發奇想,開始拍攝“臨(lin) 海溜街”係列。她聽不懂當地方言,畫麵也隻是客觀地捕捉,有人評價(jia) 她這個(ge) 係列的照片帶著一種異鄉(xiang) 人的距離感。這個(ge) 評價(jia) 聽起來有點傷(shang) 感,胡瑤婷覺得這可能緣於(yu) 自己小時候經常搬家,所以對“家鄉(xiang) ”一詞無所寄托,“但以客居者的身份去了解臨(lin) 海,並不影響我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和外向表達”。
五月的成員以兼職為(wei) 主,平時主要在線上參與(yu) 支持。很多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靠聚集起來的這群關(guan) 注臨(lin) 海的青年來完成的,其中很多是大學生。
格叔覺得,做城市文創,一定是基於(yu) 對這片土地的了解和熱情,而不是簡單的一場“熱鬧一下”就行的活動。它的一個(ge) 基點是一定要讓年輕人去了解這座城市,再用青年文化進行一次輸出,找到更多人加入進來,這樣老城區才能形成老原住民和年輕人之間的文化傳(chuan) 承。
和臨(lin) 海共同生長
臨(lin) 海曾經是台州的行政中心,存在了1000多年。這裏文化和教育資源都很豐(feng) 富,所以老城裏聚集了很多人,原住民形態非常豐(feng) 富,同時很有人情味和煙火氣。
五月的早期,有兩(liang) 個(ge) 客服號,共有8000個(ge) 好友,大部分都是本地人。看這些人的朋友圈,會(hui) 發現小城的生活狀態確實有點無聊、單一,很多有想法的年輕人不敢回來,或者說回來之後什麽(me) 都做不了。
於(yu) 是五月就做了個(ge) “小城X計劃”的調研:你覺得小城市的弊端有什麽(me) ?很多人都提到無聊、溝通的代溝之類的。當時五月周圍已經聚集了一批比較活躍或者有意思的人,就想把這批人介紹給更多的年輕人。於(yu) 是五月“往平靜的湖裏扔了一個(ge) 小石子,想激發一些東(dong) 西”,他們(men) 做了一個(ge) “青年革新分享會(hui) ”,讓有趣的人來講有趣的故事,反響很好。
臨(lin) 海雖然名字帶“海”,但臨(lin) 海人自認為(wei) 受“山”的影響更大一些。無論是硬直的方言語調,還是執拗的個(ge) 性,都有“山的硬氣”,這種氣質的一個(ge) 典型案例,就是回浦籃球。回浦籃球是臨(lin) 海的一個(ge) 高中生籃球隊,外號“千年老二”。2017年,這支球隊奪冠了,終結了清華附中長達10年的冠軍(jun) 。當地人說這是“草根球隊打敗了‘天之驕子’”。紀錄片導演孫亮,跟拍了回浦籃球隊很多年,五月就請他們(men) 來分享跟拍記錄。
有人調侃孫亮,“回浦籃球奪冠了,你這片子終於(yu) 有著落了”。孫亮心情複雜,他回複朋友:“對不起,我不認同。”在紀錄片中,奪冠隻是一個(ge) 小片段,他更在意的是球隊奪冠背後所承載的期待,以及為(wei) 之付出的艱辛的、常被人忽視的種種努力——回浦籃球在這條路上走了35年,失敗和勝利在時間麵前都顯得何其渺小。
2020年,五月在團臨(lin) 海市委的支持下,參與(yu) 了團委的“青雁計劃”暑期實踐項目——帶領30個(ge) 年輕人深入老城區,以不同的視角和選題,通過溝通理解、探索嚐試將年輕人自己的答案呈現出來。其中一組,用5天的時間,最終跟4家老店鋪老板達成一致,為(wei) 店鋪做了新的招牌。這裏麵,有賣了30年酒釀的阿姨,有修了50年鞋子的大爺。年輕人嚐試去記錄這些普通的平凡故事,並將故事的元素和店鋪態度投射到招牌上,呈現出他們(men) 理解中的“好招牌”應該是什麽(me) 樣子。
參與(yu) 這個(ge) 項目時,正好是五月誌願者戈戈19歲的第一天。“招牌改造過程中,我也一點一點找回臨(lin) 海的記憶。在拿到成品之前,我從(cong) 沒有想過自己的小力量會(hui) 和大家一起注入這座城市的小角落。”如今,這些被改造的招牌依舊在店鋪門口掛著,這就是店鋪主人對年輕人設計的回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雨彤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新市民新角度,發掘小城之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