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農村消費者在當地買到過“三無”產品 留守老人消費權益保障、快遞不進村等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日前發布的《2022年農(nong) 村消費環境與(yu) 相關(guan) 問題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農(nong) 村居民對當前農(nong) 村消費環境的綜合滿意度為(wei) 75.35分,總體(ti) 表現良好,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44.5%的消費者表示最近一年內(nei) 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場上買(mai) 到過假冒偽(wei) 劣產(chan) 品、“三無”產(chan) 品。食品類預包裝產(chan) 品和部分煙酒、飲料產(chan) 品問題相對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農(nong) 村地區的老齡化趨勢加快,大量的老人留守農(nong) 村,他們(men) 更容易買(mai) 到假貨。此外,快遞服務進村“最後一公裏”障礙仍然存在。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jue) 。
商業(ye) 設施以小商店為(wei) 主,“三無”商品較多
“假貨太多,有的時候不敢在農(nong) 村購買(mai) ,隻能從(cong) 城裏買(mai) 了帶回來”“農(nong) 村購買(mai) 力不足,假冒產(chan) 品價(jia) 格低廉,農(nong) 民真假難辨隻在乎價(jia) 格,導致好東(dong) 西反而不好銷售”……
中消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農(nong) 村商業(ye) 組織形式較為(wei) 單一,商業(ye) 經營的規範程度不高,農(nong) 村的商業(ye) 設施以小商店、小超市為(wei) 主,銷售假冒偽(wei) 劣商品、“三無”商品的情況並不罕見,甚至可能因為(wei) 其價(jia) 格十分低廉而導致劣幣驅逐良幣。
從(cong) 一些受訪者的反饋來看,農(nong) 村居民由於(yu) 缺乏必要的消費知識和維權意識,對商品價(jia) 格高度敏感,特別是對於(yu) 大量留守農(nong) 村的老年人,分辨商品的真假以及過期與(yu) 否對他們(men) 來說並非易事,客觀上也為(wei) 低價(jia) 銷售的假冒偽(wei) 劣商品、“三無”商品提供了生存土壤。
有受訪者提出:“農(nong) 村大多留守的都是老人,分不清食品是否正規可靠,很多老人都沒有看保質期的意識。”還有受訪者提出:“農(nong) 民消費維權意識不是很強,買(mai) 東(dong) 西的時候沒有發票證據,買(mai) 到假產(chan) 品、壞產(chan) 品很多時候容易產(chan) 生糾紛,但是問題根本無法得到解決(jue) 。”
沒有快遞點,快遞不能到村問題受關(guan) 注
“物流周期長,長時間收不到貨物,取快遞需要到統一地點去取,太遠沒有配送上門的服務。”“提貨點比較少,導致售後服務比較費勁,有的品牌在農(nong) 村的售後服務點少,網購家電安裝時不省事,有的時候需要加錢”。
網絡購物已日漸進入農(nong) 村家庭,但從(cong) 受訪者的反饋來看,快遞點不能到村以及售後服務缺失、服務不規範的問題較為(wei) 普遍。
《報告》顯示,農(nong) 村快遞、物流配送體(ti) 係建設短板較為(wei) 突出。農(nong) 村居民在快遞配送方麵最經常遇到的問題便是所在區域不支持配送,占比為(wei) 34.2%;其次是配送範圍不到本村,需要到鄉(xiang) 鎮或縣城的快遞點去取,占32.2%;配送不及時、時間較長的問題也經常發生,選擇比例占27.7%。
“快遞不進村”的直接原因通常是本村沒有快遞點。《報告》顯示,824個(ge) 村居中,明確擁有快遞點的農(nong) 村占比為(wei) 56.6%;明確沒有快遞點位的村居占比為(wei) 34%。
建議盡快充實快遞點位數量、健全消費維權體(ti) 係
針對農(nong) 村商品質量問題突出的問題,中消協建議,加強商業(ye) 資源調度配置,著重發揮相關(guan) 商業(ye) 連鎖和供應鏈優(you) 勢,進一步明確惠農(nong) 屬性,共同參與(yu) 建設形成“縣-鄉(xiang) -村”三級流通網絡——縣級農(nong) 資、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農(nong) 副產(chan) 品專(zhuan) 業(ye) 市場、批發市場,鄉(xiang) 鎮級的中心超市、直營店,村級的連鎖便民零售網點,豐(feng) 富農(nong) 村優(you) 質商品供給。
同時,健全服務農(nong) 村基層的消費維權網絡體(ti) 係,在鄉(xiang) 鎮、農(nong) 貿市場、集市、專(zhuan) 業(ye) 市場和有條件的農(nong) 村設置消費權益服務站,實現農(nong) 村消費者“就近投訴、就地維權”,同時充分利用各地現有的以農(nong) 村居民為(wei) 主要受眾(zhong) 的電商平台、微信公眾(zhong) 號、短視頻平台資源,設置線上維權專(zhuan) 區,優(you) 化在線投訴、舉(ju) 報、維權流程,降低農(nong) 村消費者的維權成本。
針對“快遞不進村”問題,中消協建議:一是要“補缺”,應盡快充實農(nong) 村快遞點位數量,細化農(nong) 村快遞物流網絡。二是要“提速”,在縣級物流層麵實現倉(cang) 儲(chu) 、攬收、分揀、運輸、配送等過程的整合,推動涉農(nong) 數據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進農(nong) 村快遞物流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倉(cang) 儲(chu) 、分揀、配送、增值服務等一體(ti) 化快遞物流配送服務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