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四川奮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04-10 16:52:00來源: 人民日報

  除雜草、剪舊枝、施新肥……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順河村的青花椒園裏一派忙碌景象。

  “過一陣子,打算再引進一批烘幹設備。”三麻子青花椒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楊洪軍(jun) 說,花椒枝條烘幹後可銷往生物發電廠,花椒葉、花椒籽可做動物飼料,幹花椒還能直接賣給成渝等地的食品加工廠,經過加工和循環利用,每年能增收40多萬(wan) 元。

  3月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培育發展農(nong) 村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

  四川幹部群眾(zhong)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聚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cang) ”,著力構建糧經統籌、農(nong) 牧並重、種養(yang) 循環的現代農(nong) 業(ye) 體(ti) 係,把農(nong) 業(ye) 大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巴蜀大地,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文化體(ti) 驗、健康養(yang) 老、農(nong) 村電商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蓬勃生長。

  拓展產(chan) 業(ye) 鏈,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優(you) 化升級

  產(chan) 品展示台上,花椒枕頭、花椒香囊、花椒足浴包整齊擺放。一粒粒青花椒,在順河村變出新花樣。

  拓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四川大力推進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初加工設施設備建設,累計支持新型經營主體(ti) 建設各類初加工設施2.4萬(wan) 餘(yu) 個(ge) ,全省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地初加工率達到64%。

  “我們(men) 支持各類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完善農(nong) 產(chan) 品倉(cang) 儲(chu) 、烘幹、加工、運輸設施,全區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轉化率已達67.5%。”羅江區委書(shu) 記黃琦介紹,今年將繼續推動青花椒、柑橘等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鏈向加工端延伸,提升產(chan) 品附加值。

  廣漢市高坪鎮李堰村,油菜花鋪滿大地,宛若一幅油畫。“馬上要與(yu) 益海(廣漢)糧油飼料有限公司簽新協議,繼續打造油菜種植生態基地。”廣漢市領先農(nong) 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張廷領介紹,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生產(chan) 和收購的油菜籽,每年售往企業(ye) 的有500多噸,“有龍頭企業(ye) 帶動,心裏踏實得很。”

  在廣漢,以龍頭企業(ye) 為(wei) 引領的糧油加工產(chan) 業(ye) 鏈正加速形成。“油菜籽被送到益海糧油加工生產(chan) ,隨後再進入翠宏食品有限公司加工成辣椒紅油產(chan) 品,形成了全產(chan) 業(ye) 鏈。”廣漢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唐曉瑋說,今年將繼續推動農(nong) 業(ye) 加工企業(ye) 做大做強,鼓勵龍頭企業(ye) 簽訂單合同,完善利益聯結機製,助力農(nong) 民增收。

  四川實施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排頭兵”工程,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精深加工水平,引導企業(ye) 自建原料生產(chan) 基地,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實現種養(yang) 加銷一體(ti) 化經營,推動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優(you) 化升級。全省已建成省級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示範園區30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營業(ye) 收入突破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

  “我們(men) 將積極推動生產(chan) 經營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jia) 值鏈‘三鏈同構’,指導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全鏈條開發、全價(jia) 值提升。”四川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徐芝文說,今年將選育50個(ge) “鏈主”龍頭企業(ye) ,培育100個(ge) “川字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提高農(nong) 業(ye) 綜合效益和競爭(zheng) 力。

  融合農(nong) 文旅,推動新業(ye) 態多元呈現

  入夜,篝火燃起,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鎮複興(xing) 村小廣場上,村民們(men) 敲起鑼鼓,與(yu) 來此康養(yang) 的客人載歌載舞。火光映紅了臉,年近60歲的毛洪鑫跳得起勁,“今年是第二次來了,瓦屋山空氣好,很適合康養(yang) 。”

  依托獨特的森林資源,洪雅縣積極完善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鏈,推動醫療服務、運動休閑等更多業(ye) 態呈現。洪雅縣商務和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局局長楊洪琴說:“我們(men) 將加強護理、康複等方麵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開展康養(yang) 教育培訓,提高從(cong) 業(ye) 人員技能,為(wei) 中老年人提供更好服務。”

  大力發展養(yang) 生養(yang) 老、鄉(xiang) 村旅遊、文化體(ti) 驗,培育鄉(xiang) 村多元業(ye) 態,四川將持續開展鄉(xiang) 村旅遊名鎮名村建設。

  小院裏,籬笆旁,遊客三五人圍坐一起,沐浴陽光。端茶倒水,“望月小院”的老板漆海彥忙個(ge) 不停。擁有近月湖、羅家老街等旅遊資源,廣元市利州區月壩村入選首批“天府旅遊名村”,年接待遊客逾15萬(wan) 人次。

  針對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品單一化等問題,四川今年將開展鄉(xiang) 村旅遊服務管理提升行動,推動景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數字化轉型,實現鄉(xiang) 村旅遊高端化、多樣化發展,推動鄉(xiang) 村觀光旅遊向觀光休閑度假多元發展。

  “今年我們(men) 將打造近月書(shu) 屋、黃蛟棧道等旅遊業(ye) 態,讓休閑度假成為(wei) 遊客新選擇。”利州區月壩旅遊服務中心主任張菊容說。

  在成都市大邑縣安仁鎮新福社區,農(nong) 事體(ti) 驗中心即將建設。新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胡永洪說:“村裏保留有完整的傳(chuan) 統水稻種植技術,市民對農(nong) 耕文化有強烈興(xing) 趣,我們(men) 已經準備了600畝(mu) 稻田發展農(nong) 事文化體(ti) 驗,爭(zheng) 取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農(nong) 事體(ti) 驗中心。”

  “截至2022年,四川已培育形成鄉(xiang) 村旅遊景點1363個(ge) 、省級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鎮320個(ge) 、鄉(xiang) 村民宿等各類經營戶5.3萬(wan) 餘(yu) 家,全省休閑農(nong) 業(ye) 營業(ye) 收入913.1億(yi) 元。”徐芝文說,下一步將繼續拓展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促進產(chan) 業(ye) 融合增效。

  貫通產(chan) 加銷,推動鄉(xiang) 村電商更好服務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

  一大早,裝箱、打單、發車,90後小夥(huo) 羅翔忙個(ge) 不停。在德陽市羅江區新盛鎮,羅翔把村裏的柑橘、豌豆尖等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賣到全國多地,年銷售額達200萬(wan) 元以上。

  貫通產(chan) 加銷,四川積極拓展鄉(xiang) 村電商覆蓋麵,完善物流配送網絡,推動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截至2022年底,四川建成縣鄉(xiang) 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站點超1.3萬(wan) 個(ge) ,快遞鄉(xiang) 鎮覆蓋率接近100%。2022年,四川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零售額達441.8億(yi) 元。今年四川將推進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支持農(nong) 村商貿和流通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推進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

  各色竹編燈籠掛滿展示室,藝術感十足。在眉山市青神縣蘭(lan) 溝村,青神竹宜居竹木製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銀海正指導工人將新式竹編燈籠裝進快遞箱。得益於(yu) 電商和物流網絡發展,公司一年外銷的燈籠產(chan) 值逾千萬(wan) 元,還帶動了20多名村民就近務工。

  “現在雖然有了自己的品牌,但還需要繼續提高知名度,進而促進銷售額持續增長。”李銀海說。

  新型電子商務人才缺乏、產(chan) 品質量把關(guan) 難、品牌化程度不高等問題,曾經製約四川農(nong) 村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今年,我們(men) 將繼續開展農(nong) 村電商人才培訓,破解人才短缺瓶頸。”四川省商務廳市場體(ti) 係建設處處長朱允慎說,四川還將通過農(nong) 產(chan) 品溯源機製夯實產(chan) 品質量基礎,同時加強品牌打造,實現規模效益。

  走進位於(yu) 羅江區的德陽通用電子科技學校,農(nong) 產(chan) 品直播帶貨培訓班教室裏坐滿了人。“我們(men) 與(yu) 區就業(ye) 局等部門聯合辦班,重點麵向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等開展培訓。”學校負責人徐程際說,今年將開展相關(guan) 免費培訓10餘(yu) 次,培養(yang) 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直播帶貨達人。

  在青神電商創新創業(ye) 孵化園,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張無為(wei) 正籌劃縣電商和數字文創產(chan) 業(ye) 園。“有了新園,可以引進更多電商專(zhuan) 業(ye) 人才,滿足農(nong) 業(ye) 企業(ye) 電商直播等業(ye) 務需求,同時幫助進行網絡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張無為(wei) 說。

  鄉(xiang) 村電商帶動村民致富,需要不斷開辟新形式新渠道。“我們(men) 還要繼續探索鄉(xiang) 村電商新業(ye) 態,鼓勵社區團購、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流通新模式在農(nong) 村地區發展,推動農(nong) 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一道體(ti) 驗方便、快捷的流通業(ye) 態。”朱允慎介紹,四川還將持續開展“交商郵”合作,打造融合發展試點縣,實施“川貨寄遞”工程,助力更多農(nong) 產(chan) 品出村進城。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