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背影匆匆再出發 首屆“朱自清文學獎”在浙江頒獎

發布時間:2023-04-11 11: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台州4月10日電(傅飛揚)“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men) 的日子為(wei) 什麽(me) 一去不複返呢?”101年前,24歲的朱自清應浙江省立第六師範學校校長鄭鶴春的聘請,隻身赴台州臨(lin) 海任教,其間創作了散文名篇《匆匆》。

  4月10日,“又見·紫藤花開”首屆“朱自清文學獎”頒獎典禮在臨(lin) 海舉(ju) 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大咖、專(zhuan) 家學者齊聚一堂,沿著朱自清先生的足跡重走“紫藤花路”。

  當日,“朱自清紫藤新苗獎”“朱自清詩歌獎”“朱自清散文獎”“朱自清小說獎”等係列獎項頒布。

  “我聽說朱自清文學獎中有詩歌獎時很心動,直接就寄出了作品《母親(qin) 》。”“朱自清詩歌獎”獲得者、中國現代詩歌研究院執行院長舒潔表示,一個(ge) 傑出的文學家所留下的文化符號是會(hui) 生長的,“我相信假以時日朱自清文學獎將會(hui) 成為(wei) 更為(wei) 權威的文學獎。”

  “朱自清文學獎”花落小城臨(lin) 海,源於(yu) 文學大家與(yu) 城市風物的“雙向奔赴”。

  臨(lin) 海的春日、清秀的山水、校園內(nei) 的紫藤花,都給朱自清留下諸多美好的回憶,他曾多次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對於(yu) 台州,永遠不能忘記!……我不忘記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台州的春日。”

  朱自清的嫡孫朱小濤表示,在臨(lin) 海這一年,是朱自清人生中的重要時期,“他在這片土地上寫(xie) 下了名作,也在這裏沉澱內(nei) 心、積蓄潛能,他的‘刹那主義(yi) ’就是在臨(lin) 海提出的。”

  “我兒(er) 子十幾天前去拉小提琴,其中配樂(le) 詩朗誦的內(nei) 容就是朱自清的《春》。他的作品‘進入’時間的力度是很大的,誰提起來都會(hui) 懷有一份敬意、一份熟悉。”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麥家受訪時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臨(lin) 海可以嫁接朱自清在國人心中的知名度與(yu) 熟悉感,讓更多人來感受當地的人文底蘊。

  一代文宗,匆匆而去,但背影長留。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朱自清文學獎每兩(liang) 年一屆,評審委員會(hui) 由中國作家協會(hui) 《小說選刊》雜誌社、魯迅文學院、浙江省作家協會(hui) 牽頭,並邀請中國知名作家、評論家、文學編輯、高校教授等擔任成員,負責具體(ti) 評選事項。

  此外,為(wei) 鼓勵廣大青少年走進文學,主辦方還麵向18周歲以內(nei) 的少年文學愛好者設立“朱自清紫藤新苗獎”。

  “首屆朱自清文學獎啟動以來,引起了全球華文作家和全國文學少年的廣泛關(guan) 注,收到了全球各地參評作品近4000件,參與(yu) 度和影響力持續擴大,獲得了海內(nei) 外文學界的高度認可。”臨(lin) 海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蔡建軍(jun) 說。

  蔡建軍(jun) 表示,當前,臨(lin) 海正處於(yu) 建設“曆史名城、製造強市、共富高地”的關(guan) 鍵時期,當地將深入實施文化先行戰略,積極繁榮文化事業(ye) 、壯大文化產(chan) 業(ye) 、豐(feng) 富文化產(chan) 品,以高水平文化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